第2章 新闻采访对象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采访的含义及特点。

2.掌握采访对象的类型及特点。

3.明确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导入案例】

未能谋面的采访对象

整整50年过去了,我才知道当记者后第一个采访对象的样子,解开了心头的这个大谜。这里边的故事可多了。下面我就慢慢道来。

那是1964年,我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西藏日报》当记者的时候。一天,突然接到了一个非常紧急的采访任务,要立即出发,赶往工布江达。那里发生了一场特大泥石流,把一个村庄全部淹没,河都改道了。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场半夜突发的灭顶之灾,只有一个小男孩被恶神带走,而把所有熟睡中的村民救出的,恰恰是那个小男孩的父亲——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这位可敬可爱的藏族村干部,正是为了救全村的乡亲,才失去了可爱的儿子。当他第一个发现大难临头时,并没有忙着带家人逃命,而是在屋顶拼命地呼喊,让大家赶快逃生。从屋顶下来后,他一面让妻子抱着两个小一点的孩子先走,一面抱起老二,领着老大,挨家挨户组织村民撤离。当他逃出村子后又发现,还有一个苦了大半辈子的老聋子没逃出来。于是,又掉转头回村去找。那老聋子根本就没听见他的喊声。他使尽了浑身解数,又是大喊又是砸门,硬把老聋子从熟睡中叫醒,拉拽着一起仓皇而逃。然而,当他们刚刚爬到山坡时,发现轰然而至的泥石流已经来到了身后。走在后面的老聋子和牵着他后衣襟的儿子,已经被泥石流卷走。后来,人们顺着泥石流的方向寻找,虽然找到了已被泥石流淤到了胸口的老聋子,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个孩子了。

我们到达工布江达,见到了被解放军、当地政府和附近村民救起并安置好的惊魂未定的受灾村民。他们激动万分,拉着我们的手,向我们哭诉的几乎都是一个内容,那就是他们的好书记,为了救全村的人,牺牲了儿子,还有共产党培养的这个好干部,在平常为他们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说不完的好事。

然而,我们始终没能见到这位村干部忙碌的身影,只见到他瘦弱哭泣的妻子,以及她怀中那两个小小的孩子。

值得庆幸的是,当时我们记者组里有两位年轻的男同志,整整追了两天,才在米林县追到了这位村支书。他们不仅面对面采访了这位英雄,其中的一位还专门为他画了一张像。可惜的是,直到50年后的今天,那位当年给他画像的小伙子晚年出版了回忆录,我才第一次看到工布江达泥石流中舍己救人的那位村支书的样子。尽管我对他的事迹那么熟悉,可愣是没机会见面,根本不知道他的相貌如何。我很感慨,我用了将近一生的时间,才解开心中的这个谜团。

现在,我把他的画像摆在案头,天天看,越看越熟悉。一位英俊洒脱的工布汉子,他的事迹和样子完全一致,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从内到外,全是透明的,好像找不出任何瑕疵。这是我们党最早培养出来的藏族村干部,我们的好兄弟。以他为代表的一组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里。

资料来源:西藏日报.未能谋面的采访对象[EB/OL].(2014-03-30).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4_03/30/35278409_0.shtml.


【思考提示】 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具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