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二十四节气:中国独有的一种历法

第一节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我国是最早的农耕发达国家之一,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视天时,因为天时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只能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才能吃饱肚子,赶上灾荒年,便食不果腹,所以,人们对天时尤为重视。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天时中的“天”指的是气象条件,确切地说,就是农业生产的气象条件。“时”不是简单地指时间历程,它要求能反映出农业气象条件,反映四季冷暖以及阴晴雨雪的情况。而二十四节气之中的节气,则是表示一年四季天气变化与农业的生产关系的。

在古代,节气简称气,即天气、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据考证,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人们就发现人的影子长短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着某种联系,后来便用土圭来测量太阳对晷针所投影子的长短,即土圭测影,正确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4个节气。

土圭测影就是用一根直立的杆子,在正午时刻测量其影子的长短,把一年中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两至中间影子为长短之和一半的两天,分别定为“春分”“秋分”。

到了战国末期,又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至汉时,就已经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其顺序和我们现在的完全一样,而且还确定了15天为一个节气,以北斗星来定节气。

古时候的人们将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节气与十二中气。十二节气是指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中气是指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在古代,节气用“恒气”来规定。“恒气”又称作“平气”,就是把一年平均分为二十四等份,每等份大约为15天。这与现代节气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现代的节气称为“定气”,是以太阳所在的位置为标准,因为太阳在黄道上每天移动的速度不同,导致两个节气之间相隔的天数也不一样。冬至前后太阳移动的速度较快,两个节气之间相隔的天数大概为14天多一些;夏至前后太阳移动的速度慢一些,两个节气相隔的天数就要16天多。

其实,早在隋朝的时候,刘焯就发现用“恒气”法来计算节气不合理,并提出了用“定气”法推算日月交食,只不过直到清朝才完全改用“定气”法。用这种方法确定节气,可以将节气固定在太阳的一定日期上,不会随着农历日期发生变动,所以,它属于阳历范畴,这样一来,节气日在阳历上几乎每年的日期都差不多,最多相差一天。通常上半年的节气在每月的6日和21日左右,下半年在每月的8日和23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