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軨广路:中国古代交通史论集
- 曾磊 孙闻博 徐畅 李兰芳
- 1155字
- 2021-02-03 11:08:45
一 “卢龙—平刚”道
对于该干道的基本走向,《交通》勾勒如下:“过北京以东通县和河北蓟县、玉田、卢龙,然后进入滦河下游。自此古道避开辽西傍海道,稍转西北行;溯滦河谷地而上,越古‘白檀’山地,由滦河支流青龙河溯源北行,再出青龙河或瀑河河口,上游进入今辽宁省西部青龙河上游凌源县叨尔登一带,这一带已勘察有汉代古城遗迹。由叨尔登再西北行经平泉,而进入老哈河上源五十家子河畔‘黑城子’,即右北平郡治平刚故地。过平刚沿老哈河继续北行出塞,即到达匈奴左部之地。”[12]
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遗迹定点、连线的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明晰该道的具体走向(表1),同时对其形成时间得出相对准确的认识。
表1 燕秦汉时期“卢龙—平刚”道文化遗迹分布情况[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结合图1可见,由卢龙塞前往平刚大致有两条道路可循:一是经令支沿濡水(今滦河)北行,再沿滦河支流瀑河进抵今河北平泉(A1),由此进入发源于平泉西北的乌候秦水(今老哈河)谷道,循此谷道即可到达平刚。二是由肥如沿玄水(今青龙河)北行进入今凌源境内,此后道路可分为二:其一溯青龙河源穿越努鲁儿虎山,循山间河谷进入老哈河谷道,进而抵达平刚;其二取道青龙河支流西行前往平泉(今沈阳至承德铁路线、101国道均由此路),再由此前往平刚。相比而言,后者的通行效率低于前者,无论是穿越努鲁儿虎山,还是由青龙河流域前往瀑河流域,似乎都不如由滦河(瀑河)流域直接进入老哈河流域快速便捷,所以,将前者作为“卢龙—平刚”的主干道或许更加接近历史原貌。
图1 燕秦汉时期辽西走廊示意图
说明:此图绘制参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之相关部分及王绵厚《大凌河水系历史地理考辨——兼与张博泉同志商榷》(《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1期)一文之示意图。其中,“●”为燕秦汉时期文化遗迹,括号内为古地名,“卢龙—平冈”道、“白狼水—渝水”谷道和辽西“并海道”之主干分别为Ⅰ、Ⅱ、Ⅲ。
从《交通》的框架、行文看,该道形成时间应在汉代。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即已开辟。例如,在今平泉县城以南的南五十家子乡发现辽金元时期会州城遗址,在遗址及周边也采集到陶器残片、铁犁铧、五铢钱等典型的战国、汉代遗物,据此,考古工作者推测“会州城下应有战国及汉代时期的遗存”[25]。在今宁城县甸子乡黑城村,除了有西汉右北平郡治平刚城(A2)外,还有一座位于平刚城后外部并以其北墙作为南壁的城址,当地俗称“花城”。据考察,花城应是战国燕修筑的一座军事防御城堡。[26]顺老哈河而行,在赤峰美丽河镇美丽河村、敖汉旗四道湾子镇均发现具有战国燕文化性质的遗迹(A7、A12),而后者竟已远在燕长城以北约13公里处。依次将这些文化遗迹连接起来可见,“卢龙—平刚”道在燕国占领辽西走廊后即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开辟。遗憾的是,这在《交通》“战国时期燕秦辽东和辽西的古道交通”章节中并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