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胡先骕精神,为学校改革发展积累正能量——在胡先骕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张艳国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梅子流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的仲春时节,我们在美丽的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召开胡先骕教育思想研讨会,并纪念江西师范大学的人文始祖、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胡先骕先生诞辰120周年。60多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怀着无限缅怀之情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江西师大校园相聚,纪念先贤,砥砺学术,探讨学校改革发展大计。胡先骕先生的亲属代表、台湾中正大学的代表、国立中正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的校友代表及胡先骕研究专家代表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其中10位代表作了大会发言。对于一天来各位的辛勤劳动和激情分享,我受学校委托,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借此机会,我对会议成果作一个简单总结。

一是学校高度重视,各方精心组织。我们这次研讨会是在成功举行了校庆70周年活动之后召开的,此次研讨会定位为“传承学校学统文脉,提振现代大学精神”,借此机会纪念胡先骕,研究胡先骕,弘扬胡先骕精神,推动江西师范大学改革创新,加快发展;这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办人民满意的师范大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任重道远,探讨新形势下的现代大学发展之道,意义重大。因此,从4月份开始,学校高度重视此次会议,学校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会议研究筹备工作,列支专项资金,成立了会议筹备小组,由学校分管副校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筹备组多次召开协调会,部署协调各项事宜。学校党校办、教务处、校友办、宣传部、国教处、图书馆、文化研究院以及相关学院都积极投入此项工作,为会议圆满召开付出了辛勤劳动。会议邀请函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发布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令人感动的是,国立中正大学的校友们,把此次研讨会当成了寻根之会,省内外胡先骕研究专家把此次会议当成了思贤之会,社会上关心我校改革发展的热心人士把此次研讨会当成了聚力之会,这些都为我校筹办此次研讨会提供了极大的正能量。

二是会议硕果累累、亮点纷呈。胡先骕《古风》十四首中说道:“知今不知古,是谓之聋瞽。知古不知今,是谓之陆沉。”要办地方一流师范大学,我们必须经常回顾走过的路,不忘我们的本,不失我们的根,不缺我们应有的大学精神。我们以文相会,相互切磋,纪念胡先骕,研究胡先骕,是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江西师范大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为了在胡先骕精神的感召下,把江西师范大学办得更好。胡先骕先生虽然离开我们近半个世纪了,但我们还要研究他,学习他,弘扬他的精神,因为他播撒了江西师范大学的文化种子,寄予了江西师范大学灿烂的未来。

胡先骕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诗人。他思想独立、思维严谨,学贯中西、功底深厚。面对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思想激荡,他坚持“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不急功近利,不急切浮躁,更不趋炎附势,而是勇于担当,坚守责任,专注教育,专心学术,走着一条艰难的教育救国之路。这次研讨会,从胡先骕与国立中正大学、胡先骕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胡先骕与生物学、胡先骕与教育救国、胡先骕教育思想研究和“五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等六个方面对胡先骕进行研究,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我们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开拓了新选题,深化了老问题,得到了新观点、新启发和新认识。比如,专家们在研讨中把胡先骕放在“五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坐标中进行了探讨,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把胡先骕放在国立中正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7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探讨胡先骕与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精神的内涵关系,具有浓厚的文化感;对胡先骕在生物学、教育学、文艺学等方面的成就进行多维度透视,予以互动性研究,具有浓烈的时代感和科学精神;把胡先骕对江西师范大学的精神滋养与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联系起来,探讨现代大学发展规律,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责任感。这些都囊括了本次会议的精彩和亮点,必将为胡先骕研究、江西师范大学校史研究,乃至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留下厚重而珍贵的学术精神,为后人所珍视。

三是通过此次研讨会,我们分享了胡先骕精神,从胡先骕先生身上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滋养和文化力量。回顾我们的校史,展望我们的未来,我们更加觉得要有敝帚自珍的文化自信,要有开放办学的文化自觉,要有时不我待、加快发展的自强精神。

在办学理念上,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德为先”不动摇。江西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70多年历史的老校,文化底蕴深厚,国内曾有一大批精英学者在这里洒下智慧和汗水,姚名达、蔡方荫、杨惟义等先生,他们不仅学术精湛,而且人文功底深厚,特别是胡先骕先生本人,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中华文化大旗,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文明,坚持把修身立德放在教育的首位。这是我们丝毫不能忘却的文化立校的源头。

坚持“立德树人”,这在今天社会功利化、大学生厌学、学风浮躁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办现代一流大学,离不开中华德育传统和人文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与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频频告诫当代青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古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尤其要吸取其中的道德文明,比如“君子喻于义”、“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等等。就目前我校现状来看,我们正面临着社会所广泛关注的道德难题,德育体系还不太完善,德育课程资源和德育实施也还不到位,存在重才不重德的倾向,不能把德育与学科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以先贤为榜样,将中华传统道德文明切实贯彻到德育实施中去,用德育之光照亮学生进步的前程。

在培养目标上,我们要坚持以学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动摇。胡先骕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就像会上研究专家所说的那样,我们要抓住教育的本质,把教育的目的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胡先骕倡导了生活教育的思想,围绕人的生活需要进行培养。就当下而言,我们要提倡教育本质的回归,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制订分类分型培养方案和课程模块,完善学分制管理,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大学教育“既贵精专,尤贵宏通”。我们要加强通识教育,拓宽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强化学科基础。真正做到宽口径,强基础,长技能,有作为,真正实现本科阶段应用型通才基础上的专才教育。

在教师教育上,要坚持“术德兼修”不动摇。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学生要学得好,老师首先要能作出榜样。我校是一所地方性师范大学,一方面教学上要有自己的优秀老师,另一方面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未来称职的老师。胡先骕先生说得好:“大学教授必须学术宏通,品德高尚,可为青年表率者始得充任。”我们要坚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为师标准,加强师资培训,使老师敬业乐教,爱生爱教,专心治学,安心育人,用良好的师德、一流的学识,守稳三尺讲台,满足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担当学生满意的人民教师责任;在师范教育上,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丰厚学养,薪火相传,不断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总之,我们要弘扬胡先骕修身立德的道德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明;我们要弘扬胡先骕孜孜不倦的学术精神,“勤修道义”,攀登科学高峰;弘扬胡先骕爱国荣校精神,忧国忧民,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把振兴中华的伟大中国梦深深根植于伟大教育实践之中!

四是要把纪念胡先骕、研究胡先骕、传承胡先骕精神的活动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在现代大学改革创新中不断光大胡先骕精神,并为胡先骕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会上宣布成立了胡先骕研究所,我们要办好胡先骕研究所。胡先骕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光照后人。我们对他的研究还很不够,目前更多的是各自为政,呈现分散性、业余性和临时性等特点,不仅影响了研究质量,而且也难以产生应有的社会效能,这与胡先骕在中国教育史上的突出贡献和在江西师大校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相符的。我们成立胡先骕研究所,就是要聚合一支胡先骕研究生力军,集中研究力量对胡先骕的思想文化进行有组织、有规模、有计划的研究,使之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胡先骕研究阵地。

我们还要建立健全弘扬胡先骕精神的长效机制。在这次会议中,专家学者付出了很多的智慧,论文质量很高,但有些文章是为了开研讨会才写的;如果不开会,就可能没有这些文章。这使胡先骕研究带有临时性和任务性。我们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长效机制的作用,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合力,带着感情和自觉性去研究胡先骕,真正使胡先骕精神成为无处不在的崇高文化符号和精神高地,使胡先骕精神成为鼓舞江西师范大学发展和进步的精神正能量。

我们还要定期开展相关学术研讨活动。我们要以胡先骕诞辰纪念、校庆等重要文化节点为载体,开展有文化主题的研讨会、纪念会、讲读会、歌咏会、文化沙龙等文化活动,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和文化传播手段定期开展有品位、有内涵、有分量、有影响的文化活动,真正做到以文化为内核,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宗旨,为现代大学建设增添一道文化亮色。

同志们、朋友们!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生命复苏的季节。在今天这个文化春天里,我们重温了先哲的思想,追怀了学校的历史,研讨了学校的改革发展方向,成果令人鼓舞,友谊令人难忘。让我们珍藏胡先骕精神之光,牢记过去江西师范大学的文化之旅,向着文化春天大声呼唤:我们是文化的使者,我们一定会高举胡先骕爱国荣校的旗帜,把江西师范大学办得更加灿烂美好!

(作者为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