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白族传统婚俗文化变迁研究
- 杨庆毓
- 5463字
- 2021-03-29 21:29:07
五 基本概念简析
(一)礼与俗
从古文“禮”的字形看,上面两个“丰”象征着玉条,曲是盛酒的玉器,豆是祭祀天神的器皿,合起来是祭祀用的物品。以器行礼、祭神祈福的活动是礼产生的重要根源,即人需要对丰富的情感和无穷的欲望进行适度的调节和控制,并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和规范。[5]礼文化发端于夏,流行于商,成熟于周,是包括礼义、礼制、礼乐、礼器、礼节、礼仪、礼教等在内的一整套社会治理、管理系统。
西周初年,政治家周公建立起一套与当时宗法社会相适应的礼乐制度,把礼乐作为治国的根本大法。儒家认为通过“礼乐政刑”就可以管理好国家,礼乐文化是提高人们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极好形式,以乐治心从内心感化人们,让人民的内心保持平衡,从而自觉按照规范行事,就能实现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礼既是社会各阶层的行为规范,也是中国传统社会追求的理想价值标准和政治思想。礼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变化。礼是道德原则的法律化、形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借助礼来进行的。礼涵盖了人生从成人(冠礼)、成家(婚礼)到死亡(丧礼)等主要环节,涵盖了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方面,蕴含着维系社会运行和国家稳定的许多规则,最核心的理念是和谐。“礼之用,和为贵”,确保社会稳定运行。
民俗又称风俗,这个概念在我国先秦、两汉的古籍中就已出现。如《荀子·强国》:“入境,观其风俗”,《礼记·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民俗主要指大多数人在语言、行为上所表现出的种种活动或心态,它带有一定的集体性、相对稳定性、传承性特点。
正如礼与国家层面相关联,俗与民相连。民俗是社会群体为适应环境和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产生、传承、重复采用的行为方式和文化现象。[6]人民作为社会文化的主体,以异彩纷呈的文化象征来彰显自身。民俗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解民族社会的过去,而且在于与民族的未来相联系,属于民族未来必不可少的东西。民俗的价值取向是民众文化心理需求的直接表现,民俗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反映人的内在需要。研究民俗是探讨和理解、研究当下现实社会、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整体的重要途径。[7]因此,考察在现代化进程中,当小康基本实现,民生幸福需要解决文化饥渴的问题时,民俗的变迁就能折射问题之所在。民俗的发展演化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形成的演化,一种是人为强制的演化。只有顺应民意、提升民德的民俗,才能实现民众精神文化的充实,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的人生。
俗作为一种朴素的文化现象,是礼最古老的渊源之一,许多礼仪规则就是将社会上流行的俗因袭整理而成。俗也把礼的要求和精神渗透于家规、乡规民约中,影响、制约着俗的发展和演变方向。因此在民俗的传承中,礼的意蕴也得以发扬。而礼要变为俗,首先必须能够顺应并反映民众的文化心理需求,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同时需要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足够的耐心和坚持。
在俗而礼、礼而俗的演变过程中,礼与俗相互交汇融合、共同作用,成为影响民族社会行为和仪式活动的必需准则。是一定社会区域的人们在与所处环境发生联系时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物质与精神两大层面。总之,礼俗作为一种文化,既包括日常所需要的物件(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超自然等关系),也包括制度与态度。
(二)婚姻与婚俗
《礼记·经解》郑玄注云:“婿曰昏,妻曰姻。”婚姻在古代是指夫妻的称谓、嫁娶的仪式、姻亲的关系。“姻”字的本意是一女子躺在布上,表明有了依靠。“婚”字本意是指妇女,古代“婚”亦作“昏”。源自抢婚习俗,男方抢到女子后一定要赶在黄昏之前成亲,等女方家人赶到时也就只能顺水推舟,承认婚事。所以又特指男子娶妇。[8]
《昏义》云:“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强调婚礼是礼之得以产生的根据或伦常最原始的基础,婚姻礼仪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部分,“昏礼者,礼之本也”。在对中国古礼的“五礼(吉、佳、军、宾、凶)”、“八礼(丧、祭、射、御、冠、婚、朝、聘)”和“九礼(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的概括中,婚姻礼仪是其中根本的一项。婚姻礼仪,作为中国传统仪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强调秩序和规范。《礼记》云:“天地合,而后万物生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即是说婚姻中的男女结合相当于天地之合。正因为婚姻以宇宙秩序为参照,婚姻也就具有了神圣性与不可颠覆性。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在传统社会,婚姻必须依礼而行。只有正婚姻夫妇秩序,才能正其他的社会秩序,才有社会的礼治。所以礼出于婚,婚出于礼,男女结合必须依礼而行聘娶,达到“序人伦”、“别夫妇”的目的。因为婚姻是维持社会关系和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伦理道德是传统婚姻的支撑,其本质是追求一种和谐文化。
在近现代各国立法中,婚姻的含义各不相同。总的来看,婚姻是一种为当时社会和法律所认可、男女两性结合所形成的夫妻关系,是一种特殊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其目的是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规范社会秩序。它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男女双方具有建立家庭和生育子女的意向,二是婚姻的性关系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认可的两性行为准则。[9]既包括由法律所认可的合法的婚姻,也包括被传统社会所认可的事实婚(不合法的)。婚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属于行政管理范畴。
对于婚俗,鲍宗豪在《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指出:“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这种约束主要“依靠的是习惯势力、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10]广义的婚俗还包括婚姻制度、婚姻仪式、婚姻心理及对婚姻的影响。婚俗具有普遍性、神圣性与相对性、民族性,蕴涵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
婚姻习俗是随着婚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反映一定婚姻意识积久成习的婚姻行为。不仅体现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而且能展示一个民族、一定地域的价值观、审美观、宗教观等民族文化内涵,是研究传统文化的极好载体。
本书认为婚俗是民族风俗习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为解决婚姻问题约定俗成的习惯。其内涵是指人们长期约定俗成的、为男女双方缔结婚姻关系的一系列传承性和规范性婚姻习惯、风俗、礼仪以及相关婚姻意识活动。它是民族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而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对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产生促进或阻碍的现实影响。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婚姻习俗各不相同。婚俗作为男女结合、组建家庭的一种习俗,不仅包括择偶阶段、成亲阶段,而且包括完婚后的表现阶段,是一种能够贯穿人生全过程的重要风俗。本书探讨的内容是婚俗在体现白族人民的智慧与不同时期白族人民生活和思想的要求方面有何变化及其作用和影响。
对于婚俗与婚姻的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婚姻是婚俗的依托和基础,没有婚姻就没有婚俗。但同样是婚姻的确立,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表达和表现,这就是婚俗。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婚姻习俗各不相同。婚俗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在谈婚论嫁中共同遵循的普遍价值、行为和禁忌,属于文化范畴。
与此相连,婚姻变迁研究和婚俗变迁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会涉及一些共同的问题,如婚龄、择偶标准和择偶范围等问题,婚俗研究主要是从民俗学、文化学角度,通过婚俗事项来分析婚俗变迁的因果关系,[11]以便了解、适应民众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婚俗改革。婚姻变迁研究主要是在社会学领域进行,主要研究解决婚姻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是一种趋势。本书从民族发展和社会性别视角探析婚俗变迁,也是一种尝试。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在我国古代,传统之传,本义是遽,有相传继续之义。传统之统,本义是丝的头绪。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从丝皆得其首,是为统。”引申为万物总束于一个根本,所谓“传统”,即历代相传、延续至今的根本性东西。
西方“传统”一词由拉丁词tradita发展而来,意指由历史沿传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思想、道德、风俗、心态、艺术、制度等,是一个外延很广、反映客观事物最一般规定性的概念。
传统是相对于现代、当代而言的,指历史沿袭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
与传统相联系,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延传下来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传统作为一个民族及其成员无可选择的绝对前提,构成特定文化的遗传基因和思维前提。从而塑造着民族的文化性格、心理结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制约着文化的创造和延续。在此意义上,传统就是民族自我,它融化在每一个民族成员的血肉之中,构成人们的文化本能。同时,传统又是有待于人们不断解读、重建的开放系统。
出于研究的需要,一般来讲,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文化。为了便于研究,本书所界定的传统婚俗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婚俗。
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使人类大多数民族处于不断的历史变革中。由于现代化是一个包罗宏富、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很难一言以蔽之,因此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现代化,自然形成不同的流派和概念。目前对现代化问题研究较多,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是一批英美学者,他们多以英美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状态做原型,并参照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特征,来概括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既是以当代发达社会为参照系的整体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又是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现代化首先是个时间上的概念,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总是以现代世界先进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为目标取向的。现代化作为一种标志,是人类始终作为目标来追求的东西,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力量的确证,是文明进步的表征,具有世界性意义。作为一种过程,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是包含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内的全方位的社会大变革。从这个流变过程看,现代化的内容具有相当大的宽泛性和模糊性。它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而具有不同的特征。因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选择实现现代化的不同模式和途径。现代化的目标是共同的,现代化的社会模式是各具特色的。
传统作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西,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生命之源。传统是心灵的栖息地,是每一个人塑造理想、能够安身立命的最基本价值的发源地。离开了传统根基,现代化就将丧失自觉的主体。现代化的生存方式为人们自觉反省传统提供了参照系,使传统通过民族的自我意识这一反思形式而被显性化。现实的人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中介。现代化过程也就是传统的创造性建构过程。现代化作为人类在新的生存条件下作出的、凝结着新存在方式特点的文化选择,能够赋予传统以生机和活力。传统实质是从过去至现在到未来的永恒创造和超越的无限过程。
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的进步发展,持续不断地改造原有的文化、迈向未来的过程。它内在地包含着各种文化的接触、碰撞、冲突、交流与比较、认同、会通、整合。传统文化现代化是在特定的时期与具体的阶段,表现出特殊的时空规定性。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条件、文化背景,各个民族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即使同处一个时期,所面临的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与所确立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现代化就是每一个民族根据自身特殊的“民”情,博采众长,铸造民族文化的过程。因此研究传统文化现代化,必须始终不忘其具体时空架构中的特殊形态与特殊规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间广泛而频繁的文化交流逐渐使区域界线模糊,文化的封闭性及隔膜在逐渐消除,日渐趋同。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民族文化生成的条件逐渐消失。传统民族文化要延续,有赖于民族主体的文化自觉,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现代民族文化改造。在少数民族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环境要求和努力实现民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深入考察和系统思考民族生存发展的人文环境,并深刻、冷静、理性地审视本民族传统文化,引导民族群众理性选择科学的现代社会生产生活观念和方式,充分发挥个体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现代化水平和情调的现代民族文化。按照现实人的需要和能力去创造,以实现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标,充分尊重人的价值选择使每个社会成员既是独立自主的民族文化创造主体,又是平等享用和消费民族文化成果的主体。[12]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2]数据由大理市经济开发区满江办事处满江村委会提供。
[3]根据大理市经济开发区满江村委会下庄村杨林回忆整理。
[4]资料来源:大理市经济开发区满江办事处满江村委会下庄村。
[5]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6]李绪鉴:《论民俗改革》,载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国民俗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7]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载《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转引自《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第110—113页。
[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5页。
[9]潘晓梅、严育新:《婚俗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0]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1]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12]王飞、杨玲:《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9—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