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数字媒介对文学时空形态的塑造

数字媒介文学消除了文学生成过程的时空间隔,把文学创作、传播和接受融为一体,消除了事物形成的过程性,把思维和想象的历时性熔铸在共时性的文本结构中。突出时空形象的塑造以获得陌生感和超越品质,以匪夷所思的时空想象颠覆纸质媒介传播过程所赋予的文学性生成的文化逻辑,甚至以乖谬的时空组合改变自然时空状态下的思维习惯。数字技术压缩了时空的长度,却开拓了时空的容积和高度。网络文学创作的无限可能和作品的无穷多样性,兼容在一个网络平台上,本身正好构成这种文学生产状态的隐喻。

从数字媒介作品的文本特征看,文学的时空超越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时空”形象美。文学形象审美应该包含“时空”形象塑造,而不仅仅是自觉地运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去加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时空形象是最基础的形象要素,填补时空的外界物象、人物形象、顺序展开的事件过程等构成一个纷繁复杂又错落有致的形象结构,其中思想艺术的丰厚与时空穿插组织的自由度与个性化有极大关系。

时空审美显著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场域给予的陌生感、新奇感,在特异的场景中体会日常人性、人生逻辑,这样的文学场景能产生极大的美学空间。武侠小说的审美趣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此,比如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以昆仑、武当、少林、雪山、大漠、绝域等为江湖背景,展现只能出现在历史时空中的帮、会、宗、门派社会,附会的是超越时空的人性的复杂险恶;科幻小说则跨越时空的限制,在不同星际、不同时代的时空中穿梭往来。非洲丛林、阿拉伯大沙漠、南洋的偏僻小岛、欧洲古老的城堡、古埃及的金字塔、古老而神秘的苗疆等对一般人来说是极具陌生感的奇幻场域。纵横开阖的自由抒写中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根本问题的思考,对人类生与死、阴间与阳间、外星人、宇宙、时空、人生、梦幻、宗教、人伦以及人类目前尚无法认知和无从把握的自然现象等的下意识构想。

玄幻小说糅合武侠、科幻、历史演绎等叙事因素,也同样以塑造奇幻时空形象,来挑战人们对异域场景的想象力。如《鬼吹灯》,通过人物进入精绝古城、云南虫谷、龙岭迷窟、南海归墟、湘西尸王、昆仑神宫等处的古墓探险活动,观察山川形势,辅之阴阳五行八卦的民间玄幻文化,排山倒海,上天入地,穷究探源,最后终于获得财富与爱情。《诛仙》中的普通农家子弟张小凡挣扎在正邪、神魔之间,在一个非历史化虚无背景中展开系列事件,以一个极其开放性的结构和无限延伸的空间为诛仙故事铺设了极具创意性的书写时空,其陌生化的审美情趣和奇异的审美感知确实吸引了无数生活在凡庸现实生活中的读者。

二是时空穿越的流动美,时空错位的奇幻美。文学展开的空间无限宽阔,一部网络小说和一个作家的主体表达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传播的空间可以无限延展。同时,时空感知和存在的虚浮,给文学作品的创作带来极大困惑。

三是原始时空的召唤美,原始场景的荒芜美。文学的救赎使命召唤着原始文学时空形态的回归。

文本内部的时空形态塑造与外部人类时空感知和感知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对时间与空间组织样态的思考,有的作家则不自觉地运用着,凭着生活时空逻辑和本能感知习惯,下意识地安排着作品中的时间和空间的变换。数字媒介通过改变文学创作、传播和接受过程影响文本内部时空意象的营造,数字媒介对人类生存时空感知方式的改变直接以文学构成材料进入文本的内部结构。

媒介对生存时空观的改变,是全方位的改变,甚至人类整个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包括文化、艺术、哲学形态都会相应发生改变。我们可以大致梳理一下这个改变过程对人类文化时空建构的影响,从而粗略考察一下未来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20世纪初由现代科学推动的现代社会建立,特别是人类进入电力时代,时空观念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推动一个区别于可度量的自然时空与这个物理性质的自然时空逐渐融合,形成一个广义的没有体积和长度的虚拟时空。虚拟时空不占物理时空,但与物理时空一样具有绝对性。虚拟时空是技术特别是传播技术手段建立的,它以多样丰富的信息为时空实体,交织着迄今为止人类精神所向往的生存图景的任何可能性。并且,种种由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合成的“虚拟世界”、网络空间对时空本质的主客观属性的两极化认知提出了质疑。毕竟,如果把信息时空、虚拟时空仅视为主观性的,无疑会漠视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积累起来的成果,但如果把它们视为客观的真实的时空,那么它们与我们现实生活时空的区别又显而易见。人类的时空感知给人类文明的进一步演进提出了认识论的挑战。那些依赖于个体体验的本能时空、心理时空、精神文化时空,不再因其不具公共校准性而被视为非真实的、虚幻的时空被人类遗忘。由于这种技术所虚拟的时空存在,人类清晰地感受到无论哪一种时空都是内在于人的生存的,我们总是生活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中,有的空间使我们感到悦目舒适,有的空间则使我们感到厌恶不适,同样有的时间我们感到悠闲自在,有时则烦躁不安,有时嫌时间过得快,有时又嫌时间太慢。时空的主客观属性日益融合,时空日益与人类的精神层面密切关联。

虚拟时空和网络空间可以看作是人类集合一切技术手段和历史积淀的对未来向往的心理愿望,所共同塑造的既真实又虚幻的信息空间、精神空间和知识空间。这个时空以技术革新的形式承载一切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艺术所建造的人类精神大厦,与文学艺术在久远的历史空间中所塑造的精神的、文明的、美学的、心理的、理想的、哲学的时空有同质同构性。它与自然物理时空相辅相成但也有根本不同。首先,自然时空的运动性在虚拟时空中并不存在,虚拟时空的实体超越物理时空逼真地得以延续或者跳跃,这在科幻小说或者网络比特空间得以呈现。物理时空中的人类,可以无限附加虚拟时空中的实在,并能使其在人类的精神意识领域得以永恒地识别。其次,艺术,特别是文学艺术,以语言为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中介,在虚拟时空的构建和推动人类精神实体进入虚拟时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在人类精神发展历程中,以思想叠加的方式获得一种超越性和永恒性,足以证明在超越物理时空之外,有一个人类诗意的栖居地,因此,人类在面对自然法则下的毁灭时才能坦然和接受。

由于现代媒介科技的发展,对现实逼真性的模仿,对人类精神和心灵全方位的描述和洞察,一个虚拟时空的客观性显现逐渐被人类认知。网络空间以比特为载体,而比特是物理世界的电子元素,无影无踪,超越物理时空,却塑造着虚拟网络间的无数真实。然而,面对虚拟网络空间技术手段所造就的虚拟时空,人们对时空观演进在人类经验构成中的位置也发生了质疑,“从人类对时空观的一般认识过程来看,我们发现原来的许多绝对概念现在都变成相对概念了,这反映了新的联系被揭示,原来的僵化对立被消除,同时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和相对稳定的规律。我们注意到,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爱因斯坦的四维空间、量子论中的定态跃迁过程,还有耗散结构理论中的不可逆过程所揭示的时空观,都是在各自适用的范围内成立。我还要重复一个问题:自然界的统一性还成立吗?这有待于科学的新发展给出解答。相信科学的发展不是在给自己挖掘坟墓。”[18]

一方面客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各有自己的哲学体系,两个领域各自独立,那么自然界的统一性也就不存在了。于此,科学发展和人类文明演进规律得到最为深刻的揭示:自然界的统一性被割裂,人类认识自然的理论与自然本质发生了偏离。电子媒介、比特叙事、现代传播等带来了艺术和文学的终结理论,其背景是微观世界的研究和洞察改变了传统时空认知,带来了微观世界哲学与客观世界哲学体系的分离和各自的独立,从而自然界同一性在认识领域发生了危机,哲学面临走到尽头的危险,由此文学赖以生成、存在、发展的基础动摇,文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但是,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哲学真的走到尽头,文学与艺术也将走到了尽头,那么伴随着自然统一性认识的逝去,自然科学的最终结果也必然如此。

另一方面,文学的时空从根本上来说,它又不是以物理时空为根据,而是以人生为参照。即使是典范的现实主义作品,其叙事时空也是以充沛的主体想象和人生逻辑为出发点来展开。叙事技巧上的插叙、倒叙、补叙等时空腾挪跳跃,始终以一个生命主线来贯穿。所以,传统以及现代时段的小说,多以描写人物和人物相关的事件为主,把情感倾向、美学旨趣和思想追求寄寓于事件和人物形象上。而21世纪传播媒介颠覆旧的时空感知,追求异域场景和人类的新奇感受,追求感官时空形象刺激,塑造匪夷所思的时空穿越,等等,逐步倾向对经过技术精细分割的物理时空形态进行描绘,以及对其投射到生活中的幻境进行缺乏人文色彩的构拟。这是媒介技术通过改变时空感知形态规约的当前创作实践倾向。


[1]冉然:《试论媒介时空的构建及其影响》,《新闻世界》2008年第9期。

[2]傅美蓉:《论网络时空审美的自由无限性》,《当代文坛》2003年第4期。

[3]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8页。

[4][美]爱德华•W.苏贾(一译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杨“译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美]爱德华•W.苏贾(一译索亚):《后现代地理学——重申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页。

[6]黎正光:《仓颉密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7]袁园:《历史书写的新维度——评黎正光长篇历史小说〈仓颉密码〉》,《当代文坛》2010年第6期。

[8]黎正光:《仓颉密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9][美]爱德华•W.苏贾(一译索亚):《后现代地理学——重申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页。

[10]同上书,第10页。

[11]转引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62页。

[12]同上书,第70页。

[13]冯梦龙:《警世通言》,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页。

[14]见《太平广记》484卷。

[15]见《隋书•经籍志》。

[16]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1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文(上)》,《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0页。

[18]张俊青:《时空观的历史关注与未来展望》,《理论探索》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