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唐诗的语音修辞
修辞现象和修辞方法构成修辞系统。修辞系统可进一步区分语音修辞、语义修辞、语法修辞、语形修辞等子系统,进而区分更小的系统和构成因子,由此构成修辞的层级体系。本著以此为基点展开论述,运用修辞学、诗学等多学科的视角、理论和方法,系统论述唐诗的修辞艺术,拟采取静态描写和动态阐释相结合,微观解析、中观考量与宏观概览相结合,定性为主、辅以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语音、语义、语法等三类唐诗主导修辞方法在词、句、篇、章层面的运用及其诗学根源和审美效应,进而主要从总体上探讨唐诗的言语风格修辞的表现和形成。
语音修辞方法是指利用言语单位的语音特征和语音关系所构成的修辞策略和技巧。
语音修辞方法不仅能利用语言建筑材料的音乐性建构言语动态过程的音乐美(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等),带来声音方面的修辞效果;而且能利用音形、音义结合关系的多样性以丰富表情达意的手段,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调、关联、变化、情趣、含蓄等),强化意义方面的修辞效果。
我们曾把汉语语音修辞方法分为语音选择修辞、语音组配修辞、语音谐拟修辞等三个封闭大类若干开放小类[1]。据我们考察,在唐诗中主要运用的语音修辞方法有双声、叠韵、叠音形式的选用,响音字与衬音字的选用,声韵调的协调与呼应,音节的协调与呼应,音组的协调与呼应,谐音修辞、拟音修辞等。在实际运用中,古体诗和近体诗在这些方法的分布、用法、作用等方面又有差别。作为语音修辞方法,在唐诗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建构诗歌的音乐美,产生语音修辞效果;但又不一定局限于声音方面,很多时候追求的是声情并茂,而语音的特点和联系也有可能只是媒介或手段,其目的则在表现视觉形象或含蓄达意、生动表意、多重表意,如谐音修辞是典型的借音表义,而拟音修辞往往也是绘声传情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