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企业的适应性与适应性企业

基于进化理论,企业需要与环境保持较高的适应性,成为适应性企业,并且在不断地适应环境过程中向更高级的层次进化。一个具有较高进化能力的适应性企业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学习性,提高企业的学习性能够达到提高企业适应性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进化能力。

一 企业的适应性与学习性

所谓企业的适应性,是指企业能够即时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吸收并筛选出对自身有利的环境变化信息,改变自身的系统结构来适应这种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

影响企业适应性的因素很多,我们将从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企业的进化提供了很多机会,企业对外部环境要实施监控,面对泛滥的发展机会,企业需要进行控制,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机会空间,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界定在机会空间内。我们在阐述企业进化过程中健康的标准时,以文化、能力、结构作为评价的基础,在进化的不同时段上,由于外界环境的不同,文化、能力、结构会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企业能够适应环境表现出健康的状态,取决于企业的文化、结构、能力所组成的内部环境。企业文化要包含企业创新意识,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包含有助于创新的规范和价值观,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性;企业对自身结构的管理需要有很大的灵活性,要建立起有利于适应环境的某种机制和保障管理体系自身顺利扩展的制度。企业能力体现在人力资源能否对企业自身的物质资源和来自外部的物质能量进行整合、利用,可以说企业能力是保持良好适应性的关键因素。

企业的适应性由外部环境界定,由内部环境决定,如何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就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学习性。企业的学习性不同于个人的学习,它体现的是一种团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习如何吸收外界环境变化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企业学习性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如何提高学习性依然取决于文化、能力、结构所构成的企业内部环境。企业的组织结构应具有较高的开放度,与外界保持畅通的联系与交流;应该具有“扁平型”或“倒三角形”的组织结构,为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创造和提供民主、平等、双向沟通的良好学习氛围;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学习性和能动性,鼓励员工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对市场变化莫测或新形势下产生的任何新思想、新问题,能够做到质疑原有的知识,从新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企业要具有改进学习方式、选择学习内容、加快学习速度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具有从客户、供应者和竞争对手等外部资源中学习的能力。

企业是一种非平衡的开放式系统,需要从环境中摄取相应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以满足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需要向环境输出它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要,企业在这种自组织过程中,形成更高级的有序结构。

适应是企业进化的本质之一,是环境与企业之间变化的互动过程,环境促使企业改变,企业也改变了环境。没有完全的适应,百分之百的适应意味着平衡;没有完全的不适应,百分之百的不适应意味着死亡。企业只有处于混沌和有序之间,适应又不适应的状态之间,才能进化下去。

企业的适应性通过学习性体现,企业必须有一个开放的组织结构,以特殊的方式管理信息,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必须承诺不同的责任和行为。适应性是企业要实现的目标,学习性是企业为了实现适应性必须具备的能力。适应性与学习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交替进行的,从而真正实现企业自组织功能(见图1-3)。

img

图1-3 企业的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关系

二 适应性企业的含义与特征

(一)适应性企业的含义

“适应”和“适应性”属于生物学范畴术语,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或者性状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适应性是指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生物通过自身遗传赋予其的生存潜力和性能。自适应是一个控制理论的概念,采用自适应策略所构成的控制系统在运行期间能自身在线积累与实行有效控制所有有关的信息,并能及时调整系统结构的有关参数,使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或次优。任何一个实际系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它们来自系统内部或外部。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各式各样的不确定性,如何综合出适当的控制方法使系统达到最优的指标,就是自适应控制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随着知识时代、网络时代的发展,变化与不确定性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题和主旋律,顾客需求主导、竞争激烈、变化快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特征,在这种环境下,要求一种新型企业模式诞生——适应性企业,从而满足不断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应对激烈的竞争,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甚至即刻的反应,从而达到适应的目的。

适应性企业是在当前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成为主旋律的环境下,企业运行所遵循的一种崭新的战略思想。国内外对于适应性企业的含义已经作了一定的研究,如阿尔文·托夫勒早在1985年就提出“适应性公司”,认为当今世界变化迅猛,“企业生存的第一条定律是:最危险莫过于昨日之成功。”他还预言,“中央集权管理、标准化生产、普遍服务”的垄断企业尽管当时“誉满全球”,但可能都“活”不过20世纪末,只有解体转业才能生存。他从公司的结构、功能方面提出适应性公司的雏形。

罗仲伟在《适应性企业——急剧变动时代的战略思维》中提出适应性企业是急剧变动时代下的战略性思维,提出在以“不可预测性”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以“随机应对”的战略选择代替“提前计划”,以“意识—反应”的企业运行模式代替“制造—销售”的适应性思维。

王淼在《急剧变化环境下的适应性企业》中提出适应性企业是信息时代企业运行的一种崭新的战略思维,意味着比再造、灵捷、柔性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内涵,它要求企业随着变化的进程做出合适而快速的反应,企业系统从企业运行的焦点、企业运行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以及企业应对变化的随机方式等角度阐述了企业适应性的含义。

(二)适应性企业的特征

从适应性企业含义看,适应性企业是在环境纷乱复杂的条件下,关注信息和数据,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合适的即时反应或者进行自我调整,富有效率的复杂系统。适应性企业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1)适应性企业的可分解性。适应性企业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由大量的按一定规则或模式进行非线性作用的要素组成,其可以被分解和简化为较低层次,进行模块化分解,同时这一系统呈现表面模糊混沌,内在存在更好秩序的状态。

(2)适应性企业的学习性。适应性企业在与环境中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流过程中,不断“学习”或“积累经验”,并根据经验不断地改变着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不断适应环境变化。

(3)适应性企业的权变性。无论是适应性企业管理者的权变思想,还是适应性企业自身结构的自我调整,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适应性企业中,管理者强调权变观念,即在管理实践中,根据现实情况,选择适当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而不是教条地应用管理理论知识与过去经验;另一方面,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结构、规章制度、运营流程、管理方式等行为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的管理手段,以提高企业的适应性。

(4)适应性企业与环境的交互性。适应性企业关注信息和数据,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能够及时感知环境变化,特别能够准确地确定作出反应的阀值,即临界条件,这是适应性企业发挥自适应调节作用的基础。同时,适应性企业能够提供和得到及时可靠的反馈信息,这是自适应机制运行并使企业自身得到正确调节的基础。

(5)适应性企业的聚集性。“聚集”是指主体通过“黏合”形成较大的所谓多主体的聚集体,可以把相似的事物聚集成类,然后再把它们看成是等价的,即聚合、集合的含义。具有同种功能和为了完成共同功能的主体能够通过“黏合”形成较大的主体,较大的主体再通过特定方式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更高层次的个体。这个过程重复几次后,可以产生典型的层次结构,从而涌现出大尺度行为。适应性企业系统包含多个分主体(比如说部门、目标等),而各个分主体之间有着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每个主体都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取向,各个主体不断聚集,通过“黏合”形成整个适应性企业,调和目标和取向,建立相对统一的目标体系,并获取竞争优势。

(三)适应性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差异

我们通常认识的企业组织是“金字塔”式结构。这种企业组织以某种权力机构和某些等级制度为基础,等级分明,专业分工细致入微,高度集中。管理学家认为这种“命令—支配”企业组织模式的产生是由于企业过于庞大复杂,需要像升降梯和传动杆一样的层层管理以传达上层的决策并反馈实际情况(所以有时也被称为机器模式)。

适应性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见表1-1和表1-2),由于技术基础所发生的革命性变化,现代企业的知识、技能、文化、领导方式、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管理思想等都发生了变革。新的组织、新的任务、新的管理风格、新的组织文化等也都在适应性企业中得到体现。

表1-1 适应性企业与一般企业的比较(1)

img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人们在管理中通常采取扩展组织活动范围和将不确定性因素置于其内部控制之下的方式来适应环境。由此,组织目标复杂化导致组织活动的空间和内涵的全面扩张。而这些扩张了的组织所需要的管理系统就比原先只从事单一活动的组织具有更复杂的灵活性和动态性。由此,更多的组织将其结构从传统的稳定的机械式层次结构转为新型的适应性学习型有机结构。

综合企业在技术、管理、组织方面为适应环境所做的改变,企业适应环境所需具备的一个很大特征是企业的柔性和敏捷性。柔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具备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武器。

表1-2 适应性企业与一般企业的比较(2)

img

[1]由于本书的研究是对张铁男教授关于适应性企业战略管理的延续,所以,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张铁男教授在其著作《适应性企业战略管理》中对基于企业生命本质与企业进化的适应性企业战略观点的阐述,进而交代写作基础。

[2]林定夷:《近代科学中机械论自然观的兴衰》,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3]张铁男:《适应性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