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转变观念,凝聚创新治理的大共识

创新社会治理是一场深刻的政府和社会变革,需要从根本上实现理念的转变和共识的凝聚。长期以来,政府的大包大揽减少了群众参与治理的机会,也影响了群众参与治理的意识,造成了群众参与意识淡漠、干群关系紧张、政府与社会的对立。为了破解治理乏力的困境,海沧区以共同缔造为核心,首先进行思想转变,改变政府原来的管制思想,通过政府观念的转变带动全社会观念的转变,树立了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新理念。让“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成为凝聚海沧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一)以简政放权凝聚政社合作共识

简政放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通过简政放权,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促进政府高效协调运转,激发社会活力。试点开展以来,海沧区认真贯彻市委王蒙徽书记提出的“要处理好政府、社会和群众三者的关系,政府不能一直充当万能政府,要简政放权,通过社会组织,推动群众自治”的指导精神,改变原来“政府配餐”的理念,下沉城乡社会治理重心,向镇街社区放权,向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放权,充实社区服务体系,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凝聚政社合作的新共识。

1.向镇街社区放权

一直以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镇街和社区的职能定位不清,尤其是社区成为政府的“腿”,承担了大量的行政事务,服务居民和凝聚群众的功能弱化。海沧区推动简政放权,强化街道的社会管理职能,并且以实现社区职能回归为着力点,健全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便民利民工作架构,将部分基层需要且能够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放给镇街和社区。在原来已经下放58项的基础上,按照共同缔造精神,海沧区在充分征求社区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围绕百姓“房前屋后”小事、实事,继续下放27项行政事项;同时为镇街和社区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资金资源,加强培训指导,确保下放的同时不松懈管理。此外,进一步明晰社区职责、理顺社区关系,减轻社区负担,让社区集中精力抓好公共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真正实现基层有权管事、有人做事、有钱办事,不断激发基层活力,凝聚了各方共识。

2.向社会组织放权

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海沧区出台《社会组织培育试点项目实施暂行办法》和《志愿者管理办法》等,创新社会组织培育机制,向社会组织放权,积极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登记与备案相结合的管理制度,采取“先发展、后规范,先备案、后登记”的办法,大力扶持和培育兴趣类、互助类、公益类、维权类及服务类等具有导向作用的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和去垄断化改革,推行“一业多会”。同时,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备、网络及资金补助等支持,助社会组织发力。海沧对义工个人和公益组织的活动进行信息跟踪,对义工发放义工卡,记载义工参与活动的次数和时间累积的时数。根据义工卡的信息记录,年终以召开感恩派对和表彰大会的形式,对表现突出的义工给予表彰。通过向社会组织放权,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营造政社合作的氛围。

3.向自治组织放权

群众自治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可以弥补居(村)委会管理和服务上的不足,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让居民的需求满足在社区、矛盾化解在社区、关系融洽在社区。海沧区坚持“激发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塑造群众精神”的指导精神,大胆创新,在完成全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和网格化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后,将政府不该管或管不好的事情依托“网格化·微自治”的创新管理模式,移交给“四民家园”、“乡贤理事会”及“同心合议厅”等自治组织操办,通过事权下放激发群众参与共治热情。兴旺社区名仕阁无物管小区探索“自助家园”建设机制,放手让业委会管理小区事务,形成由小区业委会负责自治管理、社区公益组织实施公益服务和社区居委会提供“以奖代补”的“三元治理”机制,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被激发,为凝聚政社合作打开了局面。

(二)以同驻共建构建社企合作理念

企业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海沧区作为工业新城,辖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商家众多。在充分认识到企业和商家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海沧区以同驻共建为指引,注重激发企业的社区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建构社企合作新理念,把企业拉进来,共同缔造美丽家园。

1.通过宣传发动培育理念

为了提高企业对共同缔造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海沧区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培育企业参与精神,构建社企合作的新理念。在企业员工食堂放映宣传片、发放宣传册,制作宣传展板;组织领导干部深入企业走访,截至目前已经走访了上百家不同规模的企业,先后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活动3300余场次;邀请企业员工免费参与公共自行车骑行体验,在体验中征求企业员工的意见,引导员工参与。如东孚镇工会、团委组织山边村周边100多家企业工会主席和共青团代表共150人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宣讲活动,介绍山边印象湿地公园共同缔造项目,征求大家意见,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合作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培育企业同驻共建共识,激发企业参与共同缔造的热情。

2.通过平台共建深化理念

企业和商家参与社会服务和社区治理需要平台,为此海沧区积极探索,引导企业参与平台共建,不仅为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搭桥铺路,也在共建过程中深化社企合作理念。兴旺社区从社区范围内的1400多家企业中提取出20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组建“社企同驻共建理事会”,成为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化平台。通过同驻共建的平台不仅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社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加了企业的社区认同感,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新阳街道借助台企长庚医院志工队的良好基础,与长庚医院共建“义工培训基地”,借助台企的先进理念培养群众的志愿精神。通过引导企业参与平台搭建,强化企业参与共同缔造的意识,让社企合作的理念深入企业之中。

3.通过参与共治提升理念

海沧区鼓励企业捐资出力,在参与共治中激发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升社企合作的理念。在海沧湾公园改造过程中,有51家企业参与共建共管,认捐资金115.78万元。其中,鼓浪湾酒店除了主动共建海沧湖边的鼓浪亭,还退线让路,腾出了酒店的绿化用地,用于拓宽自行车道;同时腾出酒店绿地建设听涛亭,供骑行居民纳凉休息。厦门和昇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是第一家主动参与活动的民营企业,该公司的负责人不仅自己认捐了8辆公共自行车,而且将共建共管的理念带给孩子,带动7岁女儿也认捐了1辆自行车。在山边榕树公园改造过程中,村里经营石材生意的李先生主动跟村干部联系,捐赠4套石桌石凳。厦门钢宇工业有限公司了解到建设公园需要健身器材时,当场提出愿意捐赠,并且派人定期对健身器材进行维护。通过引导企业参与共同缔造行动,增进居民对企业的认同,也让企业在活动中体现了自身价值,使社企合作成为普遍共识。

(三)以借脑引智形成政学协作观念

政府简政放权以及企业社会同驻共建,从社会和企业的角度为凝聚互动共治理念打开了局面。为了进一步转变观念,凝聚共识,海沧区积极大力借智引脑,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派出考察团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邀请专家学者驻点参与观察,参与共同缔造,形成了政学协作共商共进的新观念。

1.请进来“教”

创新社会治理是一项新的重大工程,离不开先进理论和理念的指导。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海沧区勤于学习,先后邀请了中央编译局俞可平副局长、中科院孙玉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徐勇教授、中山大学李郇教授以及云浮市副市长冯彤、人大副主任金繁丰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对试点工作进行指导,让专家学者通过指导也参与到“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中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沧区先后召开两次大规模的专家研讨会,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海沧区政务综合体的建设和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指导。2013年12月初,即试点工作进行4个月之后,海沧区在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支持下,适时召开“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专家研讨会,对全区各试点的基础设施、议事平台、自治制度、文化建设等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点评、分析。通过专家会诊,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明确方向。政学协作、共商共进成为海沧推进工作的基本观念。

2.走出去“学”

海沧区十分注重学习各个地区创新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按照“缺什么学什么”、“学为我用”的原则,对先进经验做法进行分门别类,采取“点对点”、“结对子”等学习方式,真正做到学深、学透、学到位。试点以来,由区领导带队,先后组织了12个考察团100余人赴广州、深圳、云浮、上海、江浙和台湾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理念、经验,为试点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海沧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做法与云浮市创新社会管理的实验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在专家的指导下,海沧区先后多次派团到云浮市考察学习,寻找创新社会治理的好经验。2013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海沧投资区党工委副书记黄锦坤率团赴云浮学习考察,云浮市景观效益化、管理自治化、村财效益化、精神引领化、细节人性化的做法,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比云浮,考察团认识到海沧区应该在宣传发动、精神培育、社区自治、特色彰显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持续着力,为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

3.邀请学者参与观察

除了引入专家学者调研讲学、指导考察外,海沧区还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全程参与观察,指导、帮助开展试点工作。2013年9月,海沧区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为创新社会治理寻找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在徐勇教授、邓大才教授的带领下,中国农村研究院课题组先后派出3批博士、硕士,开展了5个多月的驻点观察。驻点课题组成员在充分了解全区情况的基础上,参与试点方案、政策的制定讨论,深入试点街道和社区,进行参与式观察,全程参与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如课题组参与东孚镇、海沧街道、新阳街道共同缔造推进工作,帮助东孚镇整理案例、总结机制、设计规划;指导新阳街道和兴旺社区归纳出“网格化·微自治”特点所在,并参与设计了社区治理流程图;此外,课题组深入调研、认真分析海沧街道海虹、海发、未来海岸等社区存在的困境,指导社区深化和推广群众参与,为全面铺开共同缔造行动打开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