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回顾

一、地区生产总值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生产增长明显,地区生产总值不断提升,结构组成亦日趋合理。尤其是通过我国一个个五年经济计划的相继提出与实施,各民族地区取得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日益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成绩。本书采用各民族地区按收入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以2000年为基期平减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进步十分显著。

(一)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内部分布明显不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其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170亿元,逐步提升至2008年的2208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2%。从图1-1中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始终保持了增长趋势,没有出现倒退和反复的现象。这与我国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及民族地区各级政府与民众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

图1-1 民族地区历年生产总值走势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虽然我国民族地区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不断积累与发展,经济总量提升迅速,但是生产总值在各省区之间的分布明显不均衡。以“十五”期间为例,如图1-2所示,广西、云南和内蒙古三省区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关口,分别为14034亿元、12962亿元和12035亿元;紧随其后的新疆和贵州,两省区生产总值分别为9050亿元和6619亿元;宁夏、青海和西藏三省区的经济总量则相对较小。

图1-2 民族地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分布概况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从图1-2中还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各民族地区的表现值得期待。尽管“十一五”规划尚未结束,民族地区通过2006-2008年三年的努力,经济总量上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内蒙古用三年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十五”期间五年的经济总量;其他各省份和地区较历史同期的生产总值明显增长,也大有提前赶超“十五”期间经济总量的趋势,但是依旧没有改变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在内部之间的分布差异。

与“十五”期间相比较,“十一五”期间民族地区经济规模的主要格局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经济总量相对较大的区域仍然依次为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和贵州,与“十五”期间一致;宁夏、青海和西藏经济总量排位在民族地区中仍靠后。八个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均增长明显。如广西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225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124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2.5%。而内蒙古地区增长最快,年均增速达到18.6%。图1-2表明,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十一五”规划后的经济总量超过“十五”期间是大势所趋。

(二)宏观经济总量增长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图1-3显示,从相对增速来看,各民族地区生产总值经历了四个发展历程:1978-1989年期间为频繁波动增长阶段,1990-1993年为加速增长阶段,1994-1999年为渐缓发展阶段,2000-2008年为持续增速发展阶段。

图1-3 民族地区生产总值环比增速 (%)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第一阶段(1978-1989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持续上升,但是年度波动明显,如1983年环比提升14.2%,1989年则仅为4.5%,其余年份均在此区间大幅波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道路曲折,在此期间,中国经济片面追求粗放型发展,不重视经济增长质量,忽略了对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是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局面的主要原因。

第二阶段(1990-1993年),各民族地区生产总值都出现大幅上升,地区生产总值环比增速逐年提升。改革开放后,生产力活力显现,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前期的基础上不断上扬。通过改革开放后几年的积累,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增快,同时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

第三阶段(1994-1999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先后受到国内通货膨胀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经济整体受挫,导致各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缓慢,由1993年12.5%的水平逐年下降至1999年的8.0%。

第四阶段(2000-2008年),各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再一次加快,至2001年达到环比增速的历史最高水平。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战略指导下,全国各省区包括民族地区在内所选择的发展战略,无一例外的都是“经济发展优先”的战略。30多年来这一战略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效应,民族地区的发展说明这一战略选择是正确的。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国家政策的扶持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与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特色资源的开发、一些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帮助以及大量资金、社会技术的引进密不可分。并且,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明显加快,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故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如图1-4所示,“九五”时期我国民族地区的第一产业对生产总值贡献并不丰厚,在八个民族省份和地区中,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均没有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以广西为例,其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在民族地区中最大,但总值依旧低于该区第二和第三产业;除西藏外,其余各省区的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中排名为末。图1-4显示,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此种局面持续存在,我国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始终不及第二、第三产业。总体来看,我国民族地区第二和第三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程度不相伯仲,但具体到各省份地区却差异明显。其中第二产业相对较强的是云南和贵州,第三产业对地区贡献较大的是内蒙古、广西和西藏。

图1-4 “九五”期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构成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十五”期间(如图1-5),民族地区经济总量较“九五”期间同期上涨幅度明显,而各民族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其中最明显的是贵州和西藏,第一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构成分别下降8%和11%。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西藏上升幅度最大,达到11%,弥补了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部分;其他地区也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只有云南省小幅下降了1%。所有民族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均保持了上升,总的上升幅度在2%-4%之间。

图1-5 “十五”期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构成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如图1-6所示,从“九五”到目前为止,各民族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中,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分布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优势不突出,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第三产业态势良好。长期来看,各民族地区的三次产业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攀升。第一产业从1978年的569亿元到2008年的3089亿元,增加4倍多;第二产业截止到2008年在1978年的水平上增加逾25倍;第三产业在此期间接近翻五番。在经济总量高速发展的同时,民族地区的三次产业构成日趋合理化,尤以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良好。

图1-6 民族地区历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截至2008年,内蒙古、宁夏、广西、西藏和青海的第三产业总额在该地区三次产业构成中均排名首位,占据了地区生产总值的重要地位。贵州、新疆和云南地区的第三产业总额在各自三次产业中排名第二,同样表明了这些地区第三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二产业作为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发展情况不容忽视。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具体指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行业,囊括的大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故而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参考标准。例如拥有广袤土地的西藏经济相对落后,经济总量较低,其原因就是第二产业生产不足,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其邻省青海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表明其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经济追赶型”的特点。由于西部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自身的时候,首先定位的一个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上向发达地区看齐,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追赶型经济”的特征。二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这种追赶型、自然资源型的“经济发展优先”战略,所产生的效果是双向的。一方面,从纵向比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从横向比较,西部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一年比一年扩大。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计量的是各种经济类型的商业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用以确立和描述各类消费品市场对居民和社会集团出售商品的总和。它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反映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的规模状况。其规模由社会商品供给和有支付能力的商品需求的规模所决定,是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社会零售商品购买力、社会生产、货币流通和物价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资料。

这里选取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和青海八个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消费支出的历年数据,以2000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处理,进而考察民族地区居民的消费状况。

(一)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加

从历年发展状况来看,民族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这与各地区经济总量水平不断增长密不可分。图1-7显示,从1990年起至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攀升,只有个别年份个别省区出现下滑。如2003年广西、新疆和青海三个省区出现下降,除此之外民族地区都出现持续不断的上升趋势。1990-2008年期间,八个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整体年均增速为9.19%,各地区年平均增速分别为内蒙古11.51%,宁夏8.48%,贵州8.53%,广西9.72%,新疆7.26%,云南8.50%,西藏7.41%,青海6.35%。

图1-7 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截至2008年,尚未结束的“十一五”计划中各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新高度。其中内蒙古、广西、云南三个省区总额较大,前两个地区超过4000亿元水平,云南省超过3000亿元。贵州、新疆地区居于中等水平,略高于2000亿元。宁夏、青海和西藏较低。但相较于“十五”期间,各民族地区增幅明显,全国民族地区总量上保持年均12%的增速。

图1-8 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对波动明显

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可比价格分析不同,民族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历年环比增速则呈现另一番规律。如图1-9所示,各民族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波动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个省区的增长趋势明显,在2005年出现明显峰值,该年度青海和广西的数据较前一年出现37%和40%的增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2003年各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下滑,青海、新疆和广西出现负增长,尤以广西为甚,环比降低17.27%。故而广西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值并未超过2002年的总额,但是环比增速却大幅攀升。2004年以后,各个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不断上升,年均增速也都维持在10%-20%之间。

图1-9 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 (%)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范围稳定中微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范围分为市、县、县以下三个行政级别,不同行政级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各地区的最终消费作出的贡献不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攀升的动力来源,主要为市级单位及个人,但是组成格局也在发生缓慢变化。

由图1-10与图1-11对比分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内市级统计数字占据了消费总额的重要份额。市级消费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内蒙古地区,由“九五”期间1243亿元增长到“十五”期间的2737亿元,增长速率达到120%,此外各民族地区均有50%-70%的增长。

此外,县级统计数字与市级统计数据相比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随着各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起攀升,但是增长速率略有不同。其中,增长最快的为西藏,“九五”期间和“十五”期间相比,西藏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由53亿元升至110亿元。但是从总量上来看,西藏依旧居于末位。县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大的省区分别是内蒙古、广西和云南,其“十五”期间的总量分别达到917亿元、943亿元和846亿元。

图1-10 “九五”期间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再者,县级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历来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份额不大,但是通过“九五”、“十五”这十年的发展,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前期有一定发展。与前两个级别相比,县以下的单位增长幅度较小。增加最明显的当属内蒙古地区,“十五”期间较“九五”期间增加67%,其余各地区亦有增加,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贵州52%,宁夏49%,云南48%,青海26%,广西24%,西藏22%,新疆17%。然而从绝对量上看,广西、云南、内蒙古、新疆和贵州五省区较大,宁夏、西藏和青海三个省区仍居于其后。

图1-11 “十五”期间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十五”期间和“九五”期间相比,各民族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和个量双双提升。以两个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占据第一位的广西为例,在总量上从“九五”期间的3262亿元跃升为4594亿元,五年总量增加40.8%;而总量上增加最大的莫过于内蒙古地区,由“九五”期间的2169亿元增加到4142亿元,增长幅度达到90.9%,接近翻一番;其余各省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增长明显。同时,市级份额逐步下降,县级和县级以下单位与个人的消费量逐渐攀升,代表了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的分配格局缓慢改变的发展方向。但是,我们依然希望这样的发展能够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能够加速推动社会财富的均衡分布,尽快完成社会消费品分配格局的全面完善,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分享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四)民族地区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攀升但波动相对频繁

对一个地区消费能力的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其重点关注最终消费的总和。但可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除去居民消费和企业消费,占据重要份额的是政府消费,而且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政府消费更是占据了重要比例。鉴于我们的研究致力于把视角重点放在“民生”方面,故进一步关注民族地区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动,数据处理方法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致。

图1-12显示,“十一五”前三年(2006-2008年)民族地区的居民消费总额攀升潜力很大,其中内蒙古三年的总额与“十五”期间的五年总额基本持平,宁夏、贵州和新疆都已经超过“十五”期间的总体水平。而广西、云南和青海三个省区按照目前年均10%左右的增长势头,截至2009年即可超过“十五”期间的总量。

图1-12 民族地区居民消费水平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截至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居民消费总水平达到8416亿元,其份额占据最大的省区分别是广西、云南、内蒙古和贵州,分别是2342亿元、1669亿元、1603亿元和1340亿元,其余几个省份占据的份额较少。具体而言,民族地区居民消费能力呈现出以下特征。

1.民族地区居民消费能力逐年稳步攀升

图1-13显示,从1978年起我国民族地区居民消费逐年上升。2004年以前,年均增速为7%,个别地区表现突出,例如新疆年均增速达到12.5%。2004年后,民族地区居民消费增长加快,整体增速达到年均10%,新疆地区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加率为22.8%。总体上,由1978年的818亿元跃升至2008年的8416亿元,民族地区居民消费总量增加9倍之多。

图1-13 民族地区历年居民消费支出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我国民族地区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加与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密切相关。在农村地区,劳务产业的大发展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因,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今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又一动因。此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亦推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同时,农民生产投入积极性增强,家庭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为农民收入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城镇地区的政策因素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保障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的政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入,居民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中的一部分人的经营性理念增强,使得收入来源增多,这部分人的投资渠道增多,理财意识增强,从财产中的获益增加。

2.居民消费总量相对波动频繁

图1-14显示,我国民族地区居民消费额度波动明显,各年份波动幅度较大。自改革开放以来,环比波动持续增加,1989年较上年同期出现负增长,2005年较2004年水平激增。导致居民消费波动起伏较大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民族地区居民消费主要依靠个人收入。由于总体上民族地区相对落后,大部分居民没有普遍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即很少能通过股市或公司盈利而受益来提高收入,在缺少社会保障网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较高的预防性储蓄实现自我保障,从而影响了消费支出。

图1-14 我国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环比增速 (%)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3.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份额不断下降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地区居民消费在支出法统计的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最高的年度为1982年,达到78.72%;最低在2001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63.7%,如图1-15所示。

图1-15 民族地区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例 (%)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总体环境正处在工业化进程当中,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导致消费不足。从居民消费能力看,民族地区居民消费主要依靠个人收入,由于家庭没有普遍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即很少能通过股市或公司盈利而受益来提高收入。从消费的市场条件看,消费者很难通过借贷来满足当前的消费。从消费信心和欲望看,因缺少社会保障网,只能依靠较高的预防性储蓄实现自我保障,从而抑制了消费。从消费环境来看,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等制约了居民消费。

此外,受基础资料的局限,我国居民消费计算方法也有一些缺陷,致使某些方面居民消费真实水平反映得不充分,例如,居民消费中灰色支出的数据难以搜集。在住户抽样调查中,由于居民不愿填报灰色支出,如就医、上学和求职方面支付的礼金、择校费、赞助费等,造成消费统计有所缺失。而且,按成本法计算的自有住房消费也低估了居民消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较快,房屋租金也随之上涨。在这种情况下,自有住房消费按成本法计算可能会比按市场租金计算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本书选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考量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发展状况,因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投资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与大陆合资经营、与大陆合作经营、港澳台独资及其他经济的单位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包括城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个人建房和农村个人建房及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我国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统计也遵循上述标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类似,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迅速上涨。这里选用内蒙古、宁夏、贵州等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历年名义值数据,并以2000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平减处理。

(一)民族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攀升

如图1-16所示,自1978年起到2008年,各个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度持续上升,并且从攀升速度快慢程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1978-1993年为持续小幅度攀升时期;(2)1994-2002年为基本维持时期;(3)2003-2008年为大幅攀升时期。

图1-16 历年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走势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第一个时期(1978-1993年),大多数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速维持在8%-9%的水平,个别地区表现突出,如广西地区达到14.83%,青海地区较缓慢,年均增速为6.44%。

第二个时期(1994-2002年),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活跃程度一般,年均增速持续在5%-6%,广西和青海地区与上一时期相比表现活跃,在此期间保持了年均14.36%和12.89%的较高增长。但从绝对量上看,青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仍待提高。

第三个时期(2003-2008年),也是各个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活跃时期,五个省区年均增速超过10%,其余三区(新疆、西藏、青海)也相去不远,增长速率为9.36%、8.09%和9.28%。

整体而言,1978-2008年改革开放这30年间,各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加明显,大部分地区达到年均增速10%,内蒙古和广西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较高,达到12.28%和13.54%,西藏地区稍缓慢,但也达到年均增速8.08%。

近两个五年规划中,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较高的省区分别是内蒙古、广西、云南和新疆。图1-17所示,与“十五”期间相比,“十一五”计划尚未结束,但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固定投资总额都赶超了前期水平。其中内蒙古地区尤为突出,“十一五”前三年的投资总额已经较“十五”期间五年总额上升67%,增长速度惊人。广西、云南两省区“十一五”期间三年的累计也明显超过了“十五”期间五年总额的水平。

图1-17 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截至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14000亿元,各民族地区总量都达到新的高度,分别为内蒙古4153亿元,宁夏649亿元,贵州1494亿元,广西3044亿元,新疆1669亿元,云南2586亿元,西藏123亿元,青海446亿元。近几年的总量与个量分析将在后文的近期分析中具体介绍。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波动频繁

虽然民族地区固定投资总额绝对量不断增加,但从相对比较的方面来看,民族地区固定投资总额环比增速波动很大。由图1-18可以看出,各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速波动较多,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个峰值区域,如1985年、1993年和2003年前后年份。其中,广西和云南地区在1993年较前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66.76%和68.63%,内蒙古和宁夏地区在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达到64.84%和34.76%。可见,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度不够,年度间起伏差异较明显。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来源比较单一,抗击系统风险能力较低。

图1-18 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速 (%)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三)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来源较为稳定

我国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来源一共包括四个方面,即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实体,各个经济成分投资来源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占据份额差异较大,而我国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大部分来自于国有经济实体的投入。尤其是在1980年以前,各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几乎完全来自于国有经济实体。1980年以后,各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自于国有经济实体的份额不断地逐渐减少,究其原因是其来源逐渐丰富,来自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额度逐步增加,其他经济所占的份额也日渐加大。

(四)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来源结构不断多样化

“九五”期间,我国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已经大幅增加,仅从总量看,各个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提升明显,全国所有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八五”时期整体提高35%,其中广西、新疆、云南、内蒙古四省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名列前茅。以广西地区为例,该地区“八五”期间固定投资总额位列民族地区首位,投资总额从“八五”期间的960亿元增加至“九五”时期的2570亿元,整体总量提升近两倍。云南地区通过“九五”期间的发展,固定投资总额超过广西,跃居第一位,绝对量从“八五”时期887亿元升至“九五”时期的2758亿元,总量较前期增长三倍有余。

从结构角度分析,民族地区固定投资中,各所有制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均在增加,直接导致了固定投资总额的增加。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所占的比例变化不大,但是整个“九五”期间,较为明显的变化是其他经济的兴起以及其对固定资产投资所作的贡献份额增加。如图1-19所示,相较于“八五”时期国有经济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唱主角,“九五”时期依旧延续了这种格局,但是其他经济的份额明显加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日趋明显。例如“其他经济”实体在“八五”期间所占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份额宁夏为1%,内蒙古为2%,在“九五”期间都提高到10%左右,云南从4%提升为11%,西藏和青海地区由不足1%分别达到3%和7%的水平。

图1-19 “九五”期间民族地区固定投资结构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各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继续大幅提高,其中内蒙古表现突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其他民族地区独占鳌头,内蒙古、云南、广西、新疆和贵州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较大的省区,宁夏、青海和西藏依旧落后。从所有制角度来看,国有经济实体依旧是各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但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加。虽然国有经济继续担任主角,但其所占比例已经明显降低。从图1-20中可以明显看到,国有经济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据的比例显著下降,以云南、新疆、宁夏三地最为明显,分别下降13%、12%和20%。集体经济的份额日益下滑,这也是图中显而易见的,其中广西下滑幅度最大,由“九五”期间的11%下降至“十五”期间的5%。

其他经济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贡献大幅上升,且其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所占份额的上升是“十五”期间的重要变化。其中内蒙古、宁夏、广西、新疆和云南增幅明显。内蒙古和宁夏的其他经济在固定投资总额中占据份额逼近30%,与“九五”期间相比,上升了近20%;与“八五”期间1%-2%相比,上升近30%。广西、新疆和云南的其他经济实体所占份额亦有增加,分别增加到25%、17%和20%的水平。

图1-20 “十五”期间民族地区固定投资结构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四、财政收入

本书通过考察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来衡量地区政府财力水平,因为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财政收入进行不同的分类。国际上对财政收入的分类,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分类。在这种分类方法下,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本书依据数据的可得性与可比性,选择1959-2008年各民族地区统计年鉴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数据,同样以2000年为基期处理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长期以来大幅增长,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增长的财政收入不仅提高了民族地区的资金保障能力,有力支持了民族地区重大发展项目的建设;而且完善了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了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同时还发挥了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职能,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民族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长期保持稳定增长

图1-21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地区历年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从1978-2008年,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平均增速分别是内蒙古16.4%,宁夏12.0%,贵州14.3%,广西12.7%,新疆13.9%,云南14.1%,西藏18.3%,青海11.3%。但长期增长的趋势中也有小波折,例如在1983年以前,各个地区财政收入都处于低水平状态,最高数额为云南省,1983年财政收入达到17.17亿元;而且1978-1982年间,部分地区在某些年份都出现了财政收入增速为负的现象,但总体上民族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长期保持增长趋势。

图1-21 民族地区财政收入总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根据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各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3年的缓慢增长期和1994年之后的持续增长期。

第一个时期(1978-1993年),各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幅度在5%-7%之间。1994年为财政改革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税制改革后,这一年各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均出现下降的拐点,之后各地区财政收入又再持续上扬。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导致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出现下降拐点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时期(1994-2008年),各地区财政收入增幅提升较大,内蒙古、宁夏年增长率超过20%,贵州、广西、新疆、云南和青海年增长率处于16%-20%水平,西藏年均增幅为11%左右。

(二)改革开放后民族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环比增速比较稳定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民族地区财政收入较不稳定,多省区多年出现负增长。1959-1982年间,内蒙古地区财政收入平均增速为-1.31%,新疆地区为-0.91%,青海地区为-2.92%;其他五个省区虽为正向增长,但增速幅度较小,宁夏、贵州、广西、云南和西藏增速分别仅为2.2%、1.1%、3.2%、2.7%和4.1%,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如图1-22所示,从1978年起,我国民族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稳步上升,相对增长幅度波动趋于缓和,直到1993年达到第一个小高峰,民族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环比增速达到60%左右。

图1-22 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环比趋势图 (%)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1994年成为各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的低谷。从相对比较角度来看,1994年的财政收入较1993年有大幅下滑,其中内蒙古下滑了35.3%,宁夏下降33.9%,贵州下降44.7%,广西下降35.1%,新疆降低20.6%,云南和青海分别下滑62.6%和38.3%,但是西藏财政收入却较上一年大幅上升,环比增速达到25.5%。具体原因归属于前面提到的1994年国家财政分税制改革。1994年以后,各民族地区财政收入水平持续不断上升,并且保持了较高和平稳的增速。从图1-22中可以反映出,1994-2008年,各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平均增速从高到低分别为内蒙古22.88%,宁夏20.27%,新疆19.83%,贵州18.83%,青海18.05%,广西16.35%,云南16.01%,西藏11.33%。

(三)民族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迎来新高潮

图1-23 “十五”与“十一五”期间我国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对比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9);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图1-23显示,“十五”期间民族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4797亿元,与“十五”规划相比,“十一五”规划虽尚未结束,但民族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经完成6440亿元,已大大超过“十五”期间的总和,我国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总量上升幅度较大。其中最突出的为内蒙古地区,2006-2008年三年的累计已经接近2001-2005年五年总额的两倍。云南、广西、新疆和贵州省区的超出份额也十分明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十五”期间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云南、广西和内蒙古,三年后内蒙古跃升为第一位。

我国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总量幅度上升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经济蓬勃发展使财政收入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主体税种的增长起到了支柱作用,为各省市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提供了丰厚来源。

(四)税收收入始终是民族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重要来源

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民族地区财政收入中绝大部分都是依靠税收收入而取得的。各民族地区的税收收入逐渐上扬的趋势基本与其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上涨趋势一致。从绝对规模角度而言,云南的税收收入居首位,接下来依次为内蒙古、广西、新疆、贵州、宁夏和青海。其中内蒙古税收收入年均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4%,其余各省区的年均增长幅度也处于20%左右的水平。2001年是广西税收收入的提高年,该年度该地区的税收收入跨步明显;与之相呼应的是内蒙古从2004年起节节攀升,财政、税收收入有超过云南拔得头筹之势。我们可以从图1-24看出,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的大幅上涨是与各地区的经济总量不断上升而由此得到的税收收入的不断增加密不可分。

图1-24 “十五”期间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及税收收入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可见,我国民族地区的税收收入始终是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重要来源,各民族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重大差异主要来自于税收收入的差异。税收总量较高的地区,财政收入总量较高,反之亦然。故而,民族地区中税收收入的排列序位直接决定了财政收入总量的排列。同时不难发现,这个排列顺序与生产总量排序有极大相似性。

五、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商品价格水准变动情况的指数,本书选取消费者物价指数(CPI)[1]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来分析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走势。

(一)消费者物价指数

1.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高通货膨胀时期

图1-25显示,我国民族地区消费品物价指数自20世纪90年代起经历了一个大波动和三个小波动,分别是1994年的高通货膨胀时期,2001、2004、2008年相对温和的波动时期。其中1994年八个民族地区中七个地区的消费品物价指数环比超过120的水平,只有云南为119相对较低。在本轮全国范围的通胀问题笼罩下,民族地区的消费品价格指数亦无可避免出现相同的大幅上升。

图1-25 民族地区年度CPI走势图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图中1993-1995年有一个明显波动,该轮通货膨胀的原因需要追溯到1993年。因为1993年中国经济出现了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一是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根据官方统计资料,在1993年,超过90%的消费品是按照市场价格配置的。1993年中国有400多个生产资料市场,据估计,交易总额超过了1600亿元。沿海地区的企业90%以上的生产资料是在市场上购买的;国有大型企业大约75%的投入品在市场上购买。二是市场化程度提高,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资投入大幅增加。各种市场进一步发育,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虽然出现了一些混乱(特别是在这些市场上出现了国有、半国有公司的“公款投机”行为),但毕竟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三是非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超过50%。

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中央又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一些措施对通胀的发生有着深刻影响。

首先是价格改革的继续。1993年和1994年对原油、天然气、电力、化肥等要素价格进行调整,放开煤炭价格。1994年国家出台了粮油调价政策,棉花的收购价格有较大的提高。

其次为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开始了新一轮企业改革,以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为重点,推进落实企业自主权,并加速股份制试点。1993年11月《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即“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88年的《公司法》对于职业经理人的职权与所有者的产权的混淆,在1993年的《公司法》中也有所体现。不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还是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法》第45条、第68条、第113条都有“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规定,可见《决定》与《公司法》在产权的界定上是相互矛盾的。“由于没有强调要通过股权多元化把原有的国有企业改组为真正的企业……以至于在1990年末原定的试点验收阶段,几乎没有一个试点企业达到公司制的起码标准”。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进展不够顺利的情况下,中央对其进一步放权让利,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又拥有了以下两个权力:全面下放的投资项目审批权(市一级政府投资审批权扩大到3000万元,省一级则扩大到5000万元)和直接融资自主权。

最后是“金融-银行”体系的改革。《决定》提出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金融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和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建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体制;实现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经营和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组建三大政策性银行,以便承接原来由专业银行承担的政策性任务。

由于改革措施的推行,最后导致了明显的通货膨胀。首先,价格改革力度大形成了成本推进,导致物价全面上涨;其次,投资膨胀与需求拉动也是此次通胀的重要原因;此外,金融改革使货币非经济超量发行;又因汇率调控使得人民币贬值,进口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局面。在中国宏观经济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亦随之同向波动。

2.其余年份民族地区消费者物价指数波动相对温和

在其余的年份中,各民族地区的消费品价格变动总体趋势相似,但细节各有差异。以个别年份个别省份为例,2008年西藏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7%。其中:城市上涨5.7%,农村上涨5.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消费品价格上涨6.4%。在各类消费品中,除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0%外,其余七大类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是食品、居住类,分别上涨12.1%和6.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6%。各民族地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原因大同小异,主要仍然集中于食品类和居住类物价水平的变化。

图1-26显示,近期而言,民族地区消费者物价指数波动相对温和。月度CPI自2007年1月份以来上扬趋势明显,至2008年上半年达到峰值,此后一路走低,至2009年8月份创新低。个别地区情况稍有差异,以西藏为例,2006年3月,西藏消费者物价指数偏高,而后经过近半年调整逐步走低,并在民族地区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6月,西藏消费者物价指数攀升,至9月份停止上升趋势,随着与其他各地区集体下滑至2009年2月反弹。与其余几个地区持续维持稳定的情形不同的是,西藏地区消费者物价指数自2009年3月再度大幅下跌,直至6月基本收稳。

图1-26 民族地区近年月度CPI走势图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2007年民族地区消费品价格指数大幅上扬,对各地区人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以新疆为例,2007年1-5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0%,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4.1%。八大类商品全面上涨,其中,居住类上涨6.5%,食品类上涨5.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6%,衣着类上涨1.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由于此次物价上涨主要涉及生活必需品方面,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7年1-5月,新疆地区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其中粮食类价格上涨4.9%,油脂类上涨22.3%,肉禽及其制品类上涨12.2%,蛋类价格上涨28.4%,给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同期与新疆地区表现一致的云南地区的消费品价格指数也不断攀升,但是该地区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的原因大同小异。首先,食品类拉动整个居民消费价格水平走高,并成为总指数上涨的第一拉动力;其次,服务项目价格涨幅依然偏高,但影响程度次于食品类。此外,居民的其他消费尤其是工业品价格运行平稳,居住类价格涨幅回落,云南省价格涨幅高于全国,省内农村涨幅高于城市。

民族地区经济走势与我国整体经济环境的波动密不可分。2007年起,引起CPI逐步上扬的原因有多方面。例如当年猪肉价格上涨导致结构型通胀压力,国际性的初级产品(石油和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同时国内的流动性过剩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生产者物价指数

由于西藏生产者物价指数缺失严重,故这里仅考察2006-2009年民族地区生产者物价指数的波动情况。

1.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民族地区工业品价格稳中走低

自2006年1月起,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生产者物价指数走势较为统一,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云南、西藏和青海的PPI指数相对稳定;新疆地区的波动较大,起伏较多。但整体看来,民族地区在这个时期内,PPI指数始终保持在100-110之间,并且出现不断走低的态势。

2.2007年10月起民族地区工业品价格持续走高

如图1-27所示,自2007年10月起,我国民族地区工业品价格经历一次较大起伏,在2008年7、8月达到高峰,此后不断下降至2009年8月,之后略有回升。其中,各个民族省区表现不尽相同,如新疆地区在2006年5月至11月之间有一次波动,在7月达到峰值,之后稳定了一段时间,于2007年10月再次起伏,本次波动持续到2008年8月,其间先后在2008年1月与5月两次触及波谷,2008年8月之后大幅下滑至2009年1月,此后维系平稳,稳中略有上升。

图1-27 民族地区近年月度PPI走势图

数据来源: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统计年鉴(2008);新中国经济统计五十五周年,中经网。

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PPI的走高原因有多方面,尤以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最为突出。民族地区原材料主要集中于煤炭燃料、有色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材料和石油四个大类,而不同地区的具体原材料采用不同,故而直接原因有差异。例如宁夏地区工业品价格指数受到水泥价格的很大影响;贵州地区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出厂价格和电力产品出厂价格影响较大;云南和广西地区受到食糖工业的影响等。

2008年与2009年民族地区工业品价格指数变化,在后面第二部分中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