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要素配置视域下的产业转移分析
- 王欣亮
- 1191字
- 2021-03-26 17:38:52
序一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它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为学界和政策研究者高度关注。比较优势、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紧密相关。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出路之一就是推进产业在区域之间的有序转移。王欣亮博士的这部著作对此作了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相当现实应用价值的有益探索,论证了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趋同以及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正向推动效应的理论论断,提出了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
该书一反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中对于要素比较优势决定产业布局的观点,将交易费用也纳入区域比较优势的研究范畴,通过将传统比较优势涵盖的内涵扩大化,不仅对现有研究中关于传统比较优势陷阱和“里昂惕夫之谜”的争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而且通过将发展环境的制度因素纳入考虑范畴,突破了传统研究中以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前提,使得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更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意义。
该书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分析了区域产业的合理定位及布局,进而研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从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且发展方式亟待优化升级的现实出发,讨论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将产业转移界定为区域中基于比较优势驱动下产业生产规模的变动过程,就驱动要素而言,与比较优势理论相结合,认为区域间市场层面的要素价格差异与制度层面的发展环境差异是产业转移的动因;就作用机制而言,既包含以企业迁移为代表的显性产业转移,也包含以产业生产规模变动为特征的隐形产业转移。通过对产业转出区与转入区在短期及长期作用机制的差异,构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这相对于传统静态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及效用是一个突破,对我国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的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该书将D.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视角与E.赫克歇尔以及B.俄林的要素禀赋视角相结合,从生产成本与交易费用层面入手,构建了由要素资源禀赋、要素成本价格、要素使用效率以及基础条件、发展环境构成的比较优势测度指标体系,这种探索为区域比较优势的综合衡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有益的思路;该书综合运用博弈模型和比较分析方法,将完全市场状态的地方政府博弈为基准模型,分别构建存在政治收益、放松环境约束、中央政府调节约束等扩展模型,通过对均衡结果对比,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约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这使博弈模型分析更贴近于现实,具有实践意义。
该书运用建模的方式将比较优势、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同时在实证分析中也使用了大量的计量分析方法,从而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做了有说服力的阐释。
我相信该书将会有益于学界,有利于政策研究界。王欣亮博士踏实、勤奋、刻苦,敏于思考,相信他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期待他有更多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问世。
故以为序。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宗哲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