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劳动年龄人口同生产资料之间的平衡

从消费角度考察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若干比例问题,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还不在于消费而在于生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生产同消费比较起来“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2]。消费资料是物质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消费资料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探讨人口同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抓住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之间量上的比例关系。劳动力是劳动适龄人口中最主要的部分,劳动力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中在校学习以及病残原因等非自立人口,便是全部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生产资料之间的平衡,是通过劳动力和生产性固定资产之间的一定比例实现的。

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力和生产性固定资产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劳动力就业人数V同固定资产C的增长成正比,同劳动者技术装备K的增长成反比。假设基年的劳动力就业人数为V0,则n年的劳动力就业人数为:

显然,上式可以出现三种不同情况:

①(1+C)>(1+K),即固定资产增长的速度大于劳动者技术装备提高的速度,则劳动力就业人数相应增加。

②(1+C)=(1+K),即固定资产增长的速度等于劳动者技术装备提高的速度,则劳动力就业人数相应减少。

③(1+C)<(1+K),即固定资产增长的速度小于劳动者技术装备提高的速度,则劳动力就业人数相应减少。

今后,我国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变动,一般要经过这三个发展过程。以工业生产为例,作一点带有预测性的说明。

由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轻,按照本世纪末全国人口在12亿左右的总和生育率计算,直到2012年以前总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一直是增长的,2012年、2013年这两年劳动年龄人口不增不减,2013年以后开始减少。这样,为保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2012年以前应保证1+C>1+K,2012、2013年1+C=1+K,2013年以后应保证1+C<1+K。参照过去30年中C和K值的变动和国外有关资料,以1979年V0=5340万人为基年,未来80年的工业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变动情况是:

①2012年以前设C=6.5%,K=5%,则2012年的工业劳动力就业人数为:

Vn=V0·(1+C)/(1+Kn=5340×[(1+0.065)/(1+0.05)]33

=8528(万人)

②2012、2013两年C=K,设C=5.8%,K=5.8%,则2013年的工业劳动力就业人数为:

Vn=V0·(1+C)/(1+Kn=8528×[(1+0.058)/(1+0.058)]33

=8528(万人)

③2013年以后至2060年,设C=5.5%,K=6.5%,则2060年的工业劳动力就业人数为:

Vn=V0·(1+C)/(1+Kn=8528×[(1+0.055)/(1+0.065)]47

=5747(万人)

以上三种情况也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变动的三个发展阶段,这已为当今发达国家的历史所证明。随着固定资本和有机构成增长的速度不同,直接从事工农业物质生产的劳动力经历了增加、停滞和减少的过程,在农业和采矿业“一次产业”中劳动力的减少更为突出。从我们所举的例子中还可以看出,固定资产C和劳动者装备程度K增长的幅度尽管相差很小,但时间一长劳动者就业人数就相差很大。如2013-2060年这47年中间,K的增长速度仅比C高出1个百分点,然而就业人数却减少3054万人。那么,能否由此得出结论说,随着劳动者技术装备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劳动者就业的人数会越来越少呢?我以为不能。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要量,除物质生产部门以外,尚有庞大的非物质生产部门。物质生产部门的技术构成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确实减少了本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但却为科学、教育、卫生、服务行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增加了这些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就业人数。1950-1975年间,英国物质生产领域在业人数平均以每年以0.5%的速度递减,非物质生产领域在业人数平均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西德物质生产领域在业人数平均以每年0.35%的速度递减,非物质生产领域在业人数平均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法国物质生产领域在业人数平均以每年0.9%的速度递减,非物质生产领域在业人数平均以每年1.35%的速度递增,结果非物质生产领域增加的劳动就业人数超过物质生产领域减少的就业人数,社会总就业人口还是增加许多。

其次,物质生产部门技术构成提高以后,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不仅生活资料的大量增加支持了非物质生产领域就业人数的扩大,而且由于生产资料的增长也为更多人口就业提供了手段。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新的生产部门和行业不断涌现,大大扩大了劳动就业领域。因此,既要看到在物质生产领域所需劳动力数量同固定资产的增长成正比,同劳动者装备的提高成反比,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抑制劳动适龄人口就业的一面,又要看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扩大劳动就业的一面。从这种见地出发,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搞好劳动年龄人口和生产资料增长之间的平衡,以下一些比例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一)劳动年龄人口和生产资料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

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有很大的不同,人口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和稳定变化的特点。现在进入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是十五六年以前出生的,今后十五六年内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现在已基本定局,只需扣除十五六岁以下按龄死亡的人口。五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人是生产者,过高地估计了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和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甚至“大跃进”中还出现劳动力“不足”的说法;同时却忽视了人还是消费者,否认或过低地估计了人口多、劳动力增长快带来的各种困难,造成劳动年龄人口和生产资料增长之间比例失调。1952-1977年,我国每年新增固定资产平均在150亿元左右,1973年以来也只有200多亿元。且不说这些新增固定资产有一部分需要用来提高原有劳动者的技术装备,即使全部用来解决新增劳动适龄人口就业,按每个职工平均的技术装备为1万元计算,只能安排150万-200万人就业,使就业问题越积越多。

在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在,无论按人口还是按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说,我国都属于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国家。在东南沿海某些人均耕地只有几分的地区,已经出现农业劳动力过多,以致轮流出工、间歇待业的现象。我国农业现代化会有自己的显著特点,这是肯定无疑的,但是,农业机械化的道路迟早总是要走的,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多同耕地少的矛盾总是要解决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应逐步调整,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由于人口再生产周期长,本世纪内将要陆续进入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大体已经确定。到1990年以前,平均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年龄人口约在1400万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同生产资料增长速度比例失调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要想从根本上把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调整好,除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积累,创造更多的就业手段以外,还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切实控制人口的增长,因而也就控制了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

(二)增加劳动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劳动年龄人口和生产资料之间比例失调,尽可能多一点地安排劳动力就业,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三十多年来,我们在安排劳动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怎样处理增加劳动力就业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是需要总结的经验教训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得比较恰当,既解决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400多万人失业和大量新增人口就业的问题,劳动生产率也提高很快。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8.7%,工业产值的增加主要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一开始,“人海战术”盛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下降,增加的工业产值全部是依靠增加劳动者人数创造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略有提高,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劳动生产率又略有下降,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工农业产值的增加,主要都是靠增加劳动者人数创造的。由此可以看出,第二个五年计划以来,劳动就业人数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劳动生产率为代价的,使工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得不到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处在“低工资、多就业,劳动生产率提不高,只好再低工资、多就业”的很不理想的循环当中。

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抑制和扩大劳动就业的两重性,已如前述。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角度观察,总的说来,扩大劳动就业的一面毕竟居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这点反映在就业结构的变化上最为明显,一些发达国家物质生产领域和服务行业之间劳动力就业的比例变化,参见表2:

表2 美国等发达国家物质生产领域和服务业就业变动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这些国家服务行业就业人数上升很快,关键在于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目前,我国一个农民生产的粮食只有美国的几十分之一,煤矿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9,日本的1/3,法国的1/2;钢铁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26,日本的1/31,法国的1/14,没有那么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支持大量的非生产人口,服务行业不可能搞得很大,不可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到服务部门就业。要改变我国百分之八九十劳动力集中在生产领域的状况,归根结底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采取“两个人的活三个人干”,靠牺牲劳动生产率扩大就业的办法,虽然暂时可以增加一些就业人口,减轻一点就业的压力;但由于劳动生产率提不高,生产发展不快,积累增加不大,服务行业也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从长远观点看,有碍于劳动就业问题的解决。我们在安排劳动力就业时,一定要十分注重劳动生产率这项指标,确保劳动生产率的稳步增长。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从长远来看,也是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本身的需要。

(三)劳动就业和经济技术结构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在生产资料为一定量的前提下,劳动者的技术装备提高越快,吸收的劳动就业人数就越少,相反就越多。有一种意见认为,我们不宜采取现代技术,而应以中间的和落后的技术为主,以利于劳动力就业;相反的意见认为,现代化就是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一切物质生产部门,第二流、第三流的技术都应该摈弃。我以为,这两种意见都有合理之处,但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众所周知,发展生产可以有增加劳动者人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两条途径。不过,历史发展到现在,早已结束了单凭追加劳动者人数发展生产的办法,而代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我们发展国民经济,主要的也是要走这条道路。不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用先进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永远不能摆脱落后的面貌。因此,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要建立一批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现代企业,形成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同时,任何国家的技术装备都不可能是一刀切的,总有相对说来是比较先进的,中间的和比较落后的,象我们这样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尤其如此。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根本特点出发,把解决劳动就业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考虑,我们的技术结构就不应该是单一型的,而应该是多层经济技术结构,不过在这多层经济技术结构中要有主有从。要有以自动化、机械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又要有大量半自动化、半机械化和手工劳动为主的中小企业作为补充。要保证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和国防事业沿着现代化道路稳步前进,又要在工业中,特别在轻工业中多发展一些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工艺美术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农业中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使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有所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商业、修缮业、饮食业、城市公用事业等服务行业,广开门路,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