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望田野:西北民间舞蹈的人类学考察·二
- 邓小娟
- 6577字
- 2021-03-31 02:45:12
第一节 张掖民乐县顶碗舞概述
一 地理概况与文化背景
(一)地理概况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民乐县位于祁连山北麓,坐落于河西走廊中段,地处张掖市东南部,南以峨博岭为界与青海省毗邻,东邻山丹,西接肃南,南达青宁,北依张掖,史有‘河西走廊南大门’之称。县境东及东北与山丹县为邻,东南与永昌县接壤,南靠青海省的门源、祁连二县,西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毗连,西及西北与张掖市甘州区接界。东西宽73.8公里,南北长95.4公里,总面积3687.32平方公里。”[1]
图1-1 民乐县政区图
巍峨高耸的祁连山脉,由东南向西北环矗于县境南缘,酷似慈母的胳膊把民乐大地搂入怀中。民乐县的自然地理情况为,“民乐县城位于县境中部洪水河东岸,东北距山丹县城75公里。民乐县城南距青海省祁连县城136公里;距门源县城165公里;距青海省会西宁市285公里,直线距离220公里;北距张掖市65公里。目前,(西)宁张(掖)公路纵贯全县,北与甘新公路、兰新铁路相接,交通便利。”[2]
民乐县的行政区划为,“目前,民乐县辖6个镇、4个乡:洪水镇、六坝镇、新天镇、南古镇、永固镇、三堡镇、南丰乡、民联乡、顺化乡、丰乐乡,总人口23.08万,有汉、藏、回、壮、土、蒙古、白、满、裕固、维吾尔等10个民族。”[3]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背景
1.民乐县的历史沿革
民乐县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六坝一带就有人类繁衍生息。2009年在六坝镇五坝村发现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墓群,出土的彩陶器距今4000多年,将民乐历史推前了4200—4300年。“考古资料证明,属四坝文化类型的东、西灰山遗址所处的年代,应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属早于青铜器的砷铜时期,具体年代为公元前近5000年。”[4]
“到西周、东周、战国时,史书已明确记为虞氏、禺知,即古国月氏。在秦始皇时期,月氏最强,攻灭乌孙,统一了河西,东部即以今永固城为月氏城,西部以今临泽昭武为国都,建立了河西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着东起凉州西至沙州(今敦煌)绵延2000公里的广大地域。”[5]
从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月氏人受匈奴冒顿单于的第一次打击而西迁,史称大月氏,少数留居祁连山未西迁者史称小月氏。后又连遭二次打击,被迫进行了三次大迁徙,匈奴乘势占领了河西。从此,东起番和(今永昌县)西至盐泽(今罗布泊),南界祁连,北连居延,都成为匈奴右贤王属下的浑邪王的分地,其最初的驻牧地即史家称为单于城的永固城,浑邪王统治张掖前后80余年。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奔袭浑邪王,战果辉煌。浑邪王杀休屠王,率众四万余人归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张掖郡,境内始置氐池县,属张掖郡所辖10县之一。东汉时期,张掖属国都尉窦融掌管河西,民乐境内仍置氐地县,东汉设氐池县。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频仍,民乐县的地位亦较为凸显,西汉时期的张骞凿空,霍去病远征匈奴,东晋时期的法显西行求法,都在民乐县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
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巡”经行民乐县,并在这里举办了中外交流史上举世闻名的万国会议;自汉至唐,民乐扁都口一直是汉、羌、匈奴、突厥、吐蕃等民族互相联系的重要通道。唐代民乐沿隋制不变,唐中后期和五代十国时,境内随张掖先后建立的沙陀、吐蕃、归义军和甘州回鹘等政权而变更隶属关系。1028年,西夏李元昊夺取甘州,称帝后,境内属治所甘州的镇夷郡、宣化府。西夏统治张掖长达199年。1226年成吉思汗攻陷甘州,县境归元,设甘肃行中书省,省会为甘州,境内属甘州路。
图1-2 民乐扁都口
“明代,甘州置甘肃镇和陕西都指挥使司的派出机构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民乐县境属分巡西宁道的甘州前后左中右5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所制为府县制,废陕西行都司,置甘州府,改山丹卫为山丹县,曾置东乐厅。乾隆八年(1743年),迁张掖县丞驻东乐堡,置东乐分县,又称东乐县丞,隶甘州府。辖一驿十四堡。民国二年(1913年),东乐县丞升格为东乐县,属甘凉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迁县址于洪水城,12月19日更名民乐县,取‘人民安居乐业’之意。童子坝、大小堵麻河流域的村堡都划归民乐县管辖,这是民乐历史上县域面积最大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民乐县先后分属张掖、武威等地区,现属张掖市,为市辖五县一区之一县。”[6]
图1-3 洪水古城遗址
2.民乐县顶碗舞的文化背景
民乐县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丰厚,历代文化名人辈出,为民乐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魏晋南北朝时期,沮渠蒙逊(366—433年)是北凉武宣王,临松卢水(今民乐县南古镇)人,匈奴族,十六国时期北凉的建立者,军事统帅,公元401—433年在位。北凉国的建立,为古代张掖地区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乐县人文底蕴丰厚,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地处甘青交界的民乐盆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争夺、交往与融合的前沿阵地。千百年来,氐、羌、乌孙、月氏、匈奴、卢水胡、吐蕃、回鹘、党项等各少数民族都曾经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逐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各少数民族杂居的格局,他们共同创造和传承了民乐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图1-4 圣天寺庙会活动——浴佛
民乐县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主要民间艺术形式有:顶碗舞、皮影戏、圣天寺庙会、社火等,此外,还有秦腔、皮影、踩高跷、骑竹马、跑旱船、太平车、耍狮子、耍龙灯等民间戏剧、歌舞等文化娱乐活动,在全县各地广为流传。每逢节日、庙会、艺术节都要表演,参与人数多,融戏剧、舞蹈、杂技、演唱为一体,鼓乐齐鸣,歌舞相伴,舞姿轻松,自由多变,甚为壮观,内容丰富多彩,地方特色浓郁,全县共有上百支民间艺术队活跃在乡村大地,使民乐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热闹非凡,品位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1999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春走河西”摄制组来民乐采风,摄制完成了顶碗舞、秧歌社火、狮子龙灯以及山乡刺绣展等一系列节目和活动,在甘肃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相继播出,进一步推动了民乐文化事业的发展。[7]
二 历史语境中的张掖民乐顶碗舞
(一)张掖地区舞蹈的历史传承
张掖舞蹈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就已形成,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汉武帝平定河西,建立河西四郡后,将张掖的民间乐舞《文康伎》传入中原地区,进入汉朝宫廷。
西魏时期,常驻西凉州(州治在张掖城)的安国大商人安诺盘陀,财力雄厚,地位显赫,很受当时西魏王朝的器重,曾作为西魏的使者出使突厥。他非常喜爱舞蹈,在张掖融合各民族的舞蹈,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舞蹈《安国伎》。《安国伎》以其优美曼妙的舞姿,为世人所称道,很快便传入西魏宫廷。正如王克芬先生所言,“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都属西域乐舞。早在汉代,西域乐舞已逐渐传入中原……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乐舞大量涌入中原,许多音乐舞蹈家在中原献艺、传艺。有的得到皇帝宠信,被封为高官”。[8]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在西巡张掖时,观看了张掖舞乐,又新创作了《康国伎》,带回宫廷。隋炀帝在编制隋代九部乐时,将流行于张掖地区的《文康伎》《安国伎》《康国伎》等列为国乐舞,用于宫廷演出,这在礼乐安邦的中国封建社会是无上的殊荣,可见张掖地区舞蹈在当时煊赫的艺术地位与丰厚的文化价值。
唐代张掖地区的舞蹈继续流行于宫廷,并成为唐代燕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十六国之一,位于现今甘肃省西北部的张掖、酒泉地区,当时西凉是内地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冲。西凉乐是南北朝时期沮渠蒙逊进入凉州建立北凉政权后,“变龟兹声为之”,吸收了龟兹民间乐舞的成分,当时“号为秦汉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河西后,改《秦汉伎》为西凉乐。“西凉乐既吸收了汉族乐舞,又接受了西域乐舞的影响”。[9]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立部伎唯庆善乐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隋唐时期把西凉乐列为诸乐舞之首,并流传全国,足见张掖地区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张掖民间舞蹈丰富多彩,传承不衰;舞姿古朴优美,豪放粗犷;舞蹈动作幅度大,灵动自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舞姿简练但套路复杂,舞蹈语言虽然简单明快,但跳耍时路数变化多样。目前流行在张掖地区的民间舞蹈主要有:太平秧歌舞,跑牦牛舞、跑黄羊舞,顶碗舞,顶碗龙灯舞,太平车舞,灯杆会舞等六种,其中民乐顶碗舞的历史最为悠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二)民乐顶碗舞的发展概况
顶碗而舞,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极为喜爱并极其流行的舞蹈形式,特别是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历经悠久岁月的磨砺而愈加受人欢迎。这类舞蹈奇就奇在技与艺的交融性上,对舞蹈演员的要求极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演员们不但要练就过硬的舞艺,更要具备高超的顶技,而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的结合与展示,带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顶碗舞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民间舞蹈,这个舞蹈的创作出发点在于使用舞蹈中最重要的道具碗,而有意识地淡化舞蹈的情节性,突出舞蹈的形式美和体态律动性。
民乐顶碗舞是一种独家传承的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甘肃省民乐县洪水镇汤庄村。汤庄村属甘肃省民乐县洪水镇所辖,位于县城东南2公里,全村总人口约1300人,均属汉族。流行于张掖民乐县的顶碗舞由来已久,传说为清乾隆年间汤庄驻军梁军门所流传。汤庄村村民汤治民,自幼爱好社火,潜心于传统社火的研究和整理。他刻苦钻研舞技,年轻时一边耕作一边练习顶碗舞,技艺日渐精熟,逐渐带动村民练习了起来,遂成顶碗舞中一支独特的流派。
和蒙古族传统顶碗舞不同的是,张掖民乐顶碗舞更加注重社火形式的热闹和场景。当地顶碗舞的特点是融舞蹈与杂技为一体,舞姿漾洒,造型优美,内容丰富,舞具多样,只用二碟一碗一双筷子,一根竹条,少至一人,多至成百上千人,男女老幼、台上台下均可表演。舞者头顶瓷碗,牙咬竹条,两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按音乐节奏,磕动“口条”敲打出有节奏的悦耳声音,表演走、跳、站、跪、爬、滚、翻等许多高难度动作,颇吸引人。
因此,民乐顶碗舞融杂技与舞蹈为一体,是一个集民族性、民间性、技巧性和欣赏性于一身的集体舞,是民间舞蹈艺术中的精品。
三 张掖民乐顶碗舞的发展历程
张掖民乐顶碗舞,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于甘肃省民乐县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洪水镇是民乐顶碗舞的发祥地,该舞融杂技与舞蹈为一体,具有民族性、民间性、技巧性和欣赏性等特点,是一种独家传承的民间舞蹈。顶碗舞自18世纪(清乾隆年间)传入民乐县以来,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顶碗舞已成为民乐县地方代表舞蹈。
顶碗舞作为民间舞蹈形式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历史、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顶碗舞主要存在于蒙古族和维吾尔族中,体现出这一舞蹈艺术形式在民族交流与民族融合中的生命力。顶碗舞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在各时期融合了本民族特色,同时也体现出这两个民族相似的审美情趣。
(一)早期雏形
早在公元3世纪,匈奴人就有了类似“瓶舞”的舞蹈形式。瓶舞是一种来源于生活,以器皿为道具,并且带有一些技巧性的舞姿,瓶舞与顶碗舞在舞蹈形态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讲,瓶舞可以视为顶碗舞的雏形。西汉初年匈奴基本控制了西域,匈奴乐舞开始传至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乐舞带回中原,丰富了百戏的内容。据《晋书·乐志》的记载:
务手以接杯柈反覆之,此则汉世惟有柈舞,而晋加之以杯,反覆之也。
“盘舞”是北方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以器皿为道具并带有技艺性的舞蹈形式。西晋时期,女乐杂舞中流行一种“杯盘舞”,有学者推断“杯盘舞”是汉代“盘舞”的发展,而“杯盘舞”和“盘舞”都与今天所看到的顶碗舞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唐朝燕乐中的软舞,其名称大都是因西域地名而来,其舞蹈也多是从西域流传而来,如“凉州”乐舞。唐代诗人张祜的《悖拏儿舞》一诗,生动描绘了“凉州”乐舞:
春风南内百花时,道唱梁州急遍吹。揭手便拈金碗舞,上皇惊笑悖拏儿。
由此可见,这种托碗而舞的形式与西域少数民族乐舞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成熟阶段
元代是顶碗舞的成长期。元代有一种带有伴唱的独舞形式,即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倒喇。“倒喇”在蒙古语中的意思为歌唱。清人颜光酞在《京都杂咏》中写道:“倒喇传新曲,瓯灯舞更轻。筝琶齐入破,金铁作边声。”诗中描写“倒喇”舞蹈的表演者既能演奏,又能歌唱,还能顶灯起舞。另据《历代旧闻》所载:“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瓯灯起舞。”由此可见,元代盛行的“倒喇”在舞蹈表演风格和动作形式上与《顶碗舞》极其相似,说明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元代的宫廷舞蹈中还有一种酒杯舞,元代诗人杨允孚在《滦京杂记》一诗中写道:“东凉亭下水濛濛,敕赐游船两两红,回纥舞时杯在手,玉奴归去马嘶风。”这种来自回纥部族的持杯而舞与“倒喇”中的顶瓯起舞相互融合,已初具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顶碗舞的舞蹈形态。
顶碗舞在明清时期已基本成熟。明代刘侗、于弈正在《帝京景物略》有言,“倒喇者,掐拨数唱,谐杂以浑焉,鸣哀如诉也。”清人陆次云在《满庭芳》词中生动地描绘了倒喇舞的演出实况:
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烛,故使人惊,哀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
由此可见,“倒喇”这一舞蹈形式不仅被传承保留,而且在流传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完整的音乐舞蹈表演模式。正如于平先生所言,“‘倒喇’和‘莽式’均为北方民族的民俗舞。如果说,中国传统舞蹈的发生期的文化焦点在古吴族与古氐羌文化的互补中;那么,其生成期和成型期便是对西域大漠文化和北疆冻土文化的吸收。中国传统舞蹈的成型期,作为主流舞蹈文化形态的是戏曲舞蹈;而戏曲的前身——元杂剧的兴起正与蒙古族在政治上治理天下同步”。[10]顶碗舞的形成,与“倒喇”在中国舞蹈史上的重要地位亦密切相关。
民国时期,蒙古族和维吾尔族依然盛行这种以顶碗为道具的舞蹈表演形式,并且动作仍在不断完善,最终在民间艺人和舞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将其动作形式、舞姿形态固定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维吾尔族的民间歌舞艺人康巴尔汗·艾买提便采用这一民间舞蹈素材创作了《盘子舞》,将维吾尔族独特的舞蹈形式和舞蹈魅力展现在舞台上。蒙古族舞蹈艺术家斯琴塔日哈将鄂尔多斯的《酒盅舞》与杜尔伯特部的《顶碗舞》相融合,创编了《顶碗舞》。随着时代发展,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维吾尔族和蒙古族舞蹈家们先后运用这种舞蹈形式进行编创,使更多顶碗舞的舞蹈精品呈现在舞台上。
(三)民乐顶碗舞的现代演进
民乐县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据民乐县志记载,顶碗舞最早为18世纪(清乾隆年间)民乐汤庄驻军梁军门的部队所留传。传承人汤贤才对顶碗舞逐步完善,在村上教会了许多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民乐顶碗舞已趋于成熟,除汤庄村外,就连邻村的群众也会跳。20世纪50年代,村民汤治铭、汤立浩、汤克芳、汤立顺等人前往省城兰州表演,每到一处都深得好评。20世纪80年代后,顶碗舞又盛行起来,尤其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经文化部门历次挖掘创新,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民乐顶碗舞是民乐县洪水镇汤庄村独家传承的一种民间舞蹈。自清末至今,顶碗舞在民乐民间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后,顶碗舞作为独家地方民间艺术,常年活跃在农村,为广大农村群众所喜闻乐见。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二代传承人汤治铭、汤立浩、汤克芳、汤立顺等人赴省城兰州参加调演并获奖,1984年由地区群艺馆王耀丽等人挖掘整理重新谱曲,参加全国民间调演并获奖。此后民乐顶碗舞作为一项优秀的民间舞蹈,多次被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参加市、县演出并获奖,2000年春节,被中央电视台“新春走河西”摄制组录像,在中央电视第二频道播放。目前,顶碗舞已成为民乐县地方代表舞蹈。
民乐顶碗舞主要传承艺人情况简介。
汤治铭,男,1923年出生,汉族,高小文化程度,民乐县洪水乡汤庄村人。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担任过乡文书、乡长、县水利局局长等职,现已退休在家。他自幼爱好社火,学艺很刻苦,青年时曾一边扶犁耕地,一边在犁过的地里练习顶碗。目前,他作为民乐顶碗舞唯一的第二代传人,已经培养了多批徒弟,为民乐顶碗舞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张掖民乐县文化馆资料库,1992年搜集整理,就现有资料,可知自20世纪初以来,民乐顶碗舞的主要传承谱系见下表:
图1-5 汤汉铭(左一)、民乐文化馆干部沈晓军(左二)和汤生(右一)向笔者讲述民乐顶碗舞的发展历程、传承现状以及保护措施
图1-6 第二代传承人汤治铭
图1-7 笔者采访老艺人汤义铭
图1-8 笔者向汤庄村长辈汤汉铭学习顶碗舞
图1-9 笔者向汤庄村长辈汤汉铭和汤生学习顶碗舞
图1-10 笔者聆听艺人演奏顶碗舞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