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知识面和逻辑性算是不错的,也不只我自己认为,直接腆着脸说算是公认的吧。
尤其是跟我的沙雕表妹一起的时候,那种知识面上的优越感经常冲昏我的头脑,比如有次我俩一起玩密室逃脱,我一眼看出来书架上的书东倒西歪的样子〖类似II VII III IV〗是在表示罗马数字,而表妹完全茫然,问我什么是罗马数字,为何认识罗马的数字。
我说:总会认识的,表上就有。
表妹说:我家表不这样,你家表我记得也不这样啊,你到底怎么认识的?学过?
我说:没学过也总会认识的,反正就总会认识的。
——————
表妹第一次坐飞机,误机了,因为她直觉是坐飞机跟坐公交一样,到机场站点等机,机来了给乘务员看一眼证件然后上机。
我得知后震惊了,问她四不四sa。她一脸无辜,说第一次坐没有经验,也没有查,这么想不是很正常嘛?
我说不正常,我第一次坐之前也没有查,但我就是知道,坐飞机前有一大堆事,托运,安检什么的。
她说,那你肯定查了。
我说,我真没有查。
她问,那你怎么可能知道。
我说,反正就是知道,你活二十年,这里那里稍微留点心,一定不至于完全没有概念。
表妹很不忿。
——————
表妹在二炮当过兵,按说军工上应该比我见识得多。有次她问我,或者是考我:你知道有种很萌的飞机,背上背着个大蘑菇……
我说:预警机。
她有点吃惊,再次意识到我知识面确实还行,于是又问我:那你也许能解释清一个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你听说过固定翼飞机吧?一般咱们坐的飞机应该都是这种,但既然有固定翼飞机,就肯定有不固定翼飞机,不固定的话,顾名思义就是扑扇翅膀那种,可是我想来想去,滑翔机也不扇翅膀吧,沾边的就只有翼装飞行,可那能叫飞机吗?
我说:你听说过直升机吗?
——————
然而有一天,我被表妹嘲笑了,一直嘲到今天。
因为我对自己知识面和洞察力的过分自信,有些东西我一旦认定,就死死认定。通常我也的确是对的,因为我会做大量查询才去做出判定,但总有例外,比如从小认定且根深蒂固的东西。
先说一下,下面的事发生在我念大学的时候。
那天我跟表妹争论米和麦是不是一种东西,而我所持的观点是,是。
我从小在北方长大,而且生得比较早,那时候物资不丰富,记忆中从来没有听过“米粉”这个词,但是“面粉”这个词却很常见。
那时候我才很小,就开始分析:米必然跟麦是一种东西,不然,为什么有麦子磨出来的面粉,却没有米磨出来的米粉呢?而且,依据小麦产小麦,小米产小米,玉米产玉米,高粱产高粱,大豆产大豆,花生产花生原理,米应该是米产的,但是没有什么植物叫做米。所以,米肯定不是一种新的粮食,那只能是麦子的衍生物,因为大小口感最相似。
一旦这样认定,那么很多疑点就会被很牵强地解释出来(虽牵强,但足以障目洗脑):
米和麦长得不像,对此我的解释是,米是麦子又脱去一层皮的样子。
口感的不同也是上述原因——又少了一层皮。
后来发现真的有米粉米线,这也不难解释,就是麦子先脱去一层皮变成米,再磨成粉,就是米粉,口感自然更嫩滑。
总之,无论怎样,麦子脱去一层皮就变成米是没跑的。
就这样,我成功骗了自己二十年,期间常听到有个词,叫做水稻,比如新闻上水稻亩产多少多少,但这不会引发我去搜索水稻产什么,因为我相信,水稻产水稻。事实上,我根本什么都没想过,跟所有人一样,我在新闻里听到水稻都跟没听到一样,或者说,就跟听到艾哈迈德内贾德直布罗陀的感觉一样,更不可能想到米。初中地理课上也是,跟甜菜一起出现,那就一起背就好,管它是什么呢。
——————
终于有一天,忘了什么缘由,这个问题浮出水面,引发我俩的争执。其实不算争执,因为她差点笑死,只叫我去查一个词——水稻。
这么一点我就通了,不用查,就感到一阵清醒,水稻跟米一联系,那一切就都对得上了。
我记得当时还拼命给自己找场子,强调自己不是无知,是受了诱导:为什么其他的案例里面,植物跟所产粮食都是一样的名字,唯独水稻跟米不一样。
自我洗脑有时真的很容易发生,固化的思维更是愚蠢的表现,自以为是的分析让人感觉自己耳聪目明,其实不过是遮得更严实罢了。
所以我在《杠精随笔》中长篇累牍的文字,可能全是瞎扯淡,尤其是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