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瓷笔记
  • 刘涛
  • 1016字
  • 2020-11-19 04:59:25

红绿彩寒山拾得像求证

一九六九年,河南洛阳发掘出土一件金代三彩枕(图14)黄明兰《一对金代北曲三彩枕》, 《中原文物》一九八七年第一期,页38。。此枕束腰长方形,形如银锭。值得注意的是,枕腰部四面各刻有一首北曲小令,其中下款写明“词寄《庆宣和》”的一首,是写寒山、拾得的,这可能是迄今所能见到最早的与二仙相关的资料了。无独有偶,式样、釉彩与之相合并刻有同一首《庆宣和》的瓷枕,在首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藏瓷选》,图51,文物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和日本松冈美术馆《东洋陶瓷名品图录》(松冈美术馆),图40。相关介绍见注14所揭文。还各藏一件,想必它们共有一个出处,即金代洛阳附近某窑口。

图14 金代三彩划花曲文枕 洛阳博物馆藏

《庆宣和》文字不多,却活现出人物风貌:

寒山拾得那两个,风风磨磨,拍着手,

当街上笑呵呵,倒大来快活。

词寄《庆宣和》

这不就是望野博物馆那两个红绿彩人物的写照吗?

倘若判断无误,这可是一个我们还比较陌生的寒山拾得形象啊!

会不会是巧合?

当然,红绿彩寒山拾得像这两个人物不够“风风磨磨”应为“疯疯癫癫”之意。在古汉语中,风与“疯”通假;磨与“魔”同。早期汉译佛经将梵文mrar译为“磨”(承黄阳兴博士示教)。,反倒显得有些乖巧,用今天的话说,属于那类“甜俗”的艺术形象。但除此之外,还有疑义吗?披道袍戴佛珠,与宋元绘画中寒山、拾得相同的发式、相同的衣着,这都已清楚地显示出人物身份,而拍着手、笑呵呵的模样又与三彩枕上《庆宣和》词的描写相符。这难道会是巧合?

至于其年代,我们还可从以下相关的三个方面考察。

一、红绿彩:红绿彩是中原地区创烧的一个瓷器品种。见有纪年者,以金泰和元年为最早。现发现的所有金代红绿彩纪年器以及考古发掘品,年代都集中在金中晚期笔者曾对二〇〇三年前出土和传世的金代红绿彩瓷器作过统计(见《宋辽金纪年瓷器》,分类表四《金代红绿彩瓷器简表》,文物出版社二〇〇四年),其中一件“明昌七年”的红绿彩芦雁图盘(山西侯马董氏合葬墓出土),原以为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红绿彩瓷器,然后经郭学雷先生核实,该器入土时间应晚于明昌七年。参阅郭学雷《红绿彩瓷器创烧年代新探》(待刊)。。根据郭学雷先生的最新研究,金章宗朝是红绿彩烧造的高峰期,今天所见到的绝大多数高品质的红绿彩瓷器,都应出自这一时期同注18郭学雷文。。望野博物馆这尊红绿彩人像,制作精美,时代特色鲜明,亦当属章宗朝遗珍,殆无疑义。

二、束腰长方形枕:根据考古资料可知,这一式样的瓷枕,约出现于北宋中晚期,有纪年可考的,见有山西壶关下好牢村北宋宣和五年墓出土的一件黄釉网格纹束腰长方形枕等王进先《山西壶关下好牢宋墓》,页42,图23, 《文物》二〇〇二年第五期。。金代中晚期仍复流行,而以三彩多见。考古资料中,见有河南叶县文集遗址金中晚期地层出土品等王利彬、王龙正《一幅金代农村集镇的生活画面——河南叶县文集遗址》,页91, 《文物天地》二〇〇九年第六期。

三、北曲:金元时代北方散曲、戏曲(杂剧)作品及其所使用的各种曲调,统称北曲。在诸宫调的基础上,吸收唐宋大曲及当时北方民间流行乐曲,以筝、琵琶等弦索乐器伴奏,采用北方俚曲演唱,是当时民间的一项主要娱乐,或有点类似今天的流行歌曲、卡拉OK。金章宗时期,在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歌词的影响下,声律、词语均发生很大变化的北曲渐趋定型,风行民间。

可见,三者年代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金中晚期。这难道也是巧合?

其实,就连这尊人物塑像笑呵呵的乖巧模样,也是个中有因,值得说道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