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规划建设(第8辑)
-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6247字
- 2021-03-27 22:30:23
江苏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模式探索
王思明 刘馨秋
摘 要 文章在总结江苏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概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将村落特色与保护相结合,提出适合江苏传统村落可持续利用的六种保护模式:①与典型古建筑和传统民居结合模式;②与农业景观结合模式;③与传统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结合模式;④与传统特色农产品结合模式;⑤与传统民风民俗结合模式;⑥多种形式相互融合模式,它们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未来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传统村落;保护模式;农业文化遗产;江苏
1 引言
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和灵魂,而村落则是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视察时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乡愁”就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记忆,而传统村落就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但是,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正疯狂地吞噬着农耕文明,传统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农业文化、民俗、特色民居被湮没,乡村社会在成片地急剧消失,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村落正面临激烈的冲击。
江苏农业历史悠久,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由于较高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自然、历史等因素,江苏传统村落的数量较少。截至目前共有26个村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占全国的1%,而且现存状态也不容乐观。鉴于此,对江苏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系统整理,探索适合的保护与利用模式,对长久留存江苏有限且珍贵的传统村落,传承江苏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具有现实意义。
2 江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概况
2.1 数量与分布
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村落。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先后评选了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646个、第二批915个、第三批994个),确定了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2 5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江苏入选村落第一批3个,第二批13个,第三批10个,共26个,其中13个村落已入选中国或江苏历史文化名村名录。
从分布来看,苏州入选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数量最多,为12个;其次为镇江,4个;无锡、常州、南京、南通各2个;淮安、盐城各1个;徐州、连云港、宿迁、扬州、泰州则无一村落入选(图1)。
图1 江苏传统村落地域分布
上述统计结果显示,入选名录的村落主要集中在苏南五市,即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约占84%,其他地区则较少甚至无村落入选国家或省级名录,传统村落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图2)。
图2 江苏传统村落资源区域分布
2.2 类型与特点
农业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与人类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物质与非物质遗存的综合体系。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可划分为农业遗址、农业物种、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聚落、农业技术、农业工具、农业文献、农业特产、农业民俗文化十个类别(王思明、卢勇,2010)。村落属于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同时村落内部又涵盖了其他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一定的复合性和交叉性。为了使村落的传统农业特色更为突出,本文以农业文化遗产分类方法为基础,将江苏传统村落划分为六个类别:传统建筑型、农业景观型、农业技术型、农业特产型、农业民俗型、综合型及其他,旨在为江苏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传承提供一个以农业文化遗产为视角的切入点。
(1) 传统建筑型。传统建筑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研究等价值的建筑物。此类型村落应具有保存完好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传统建筑数量较多,质量较好,且具有观赏性。
(2) 农业景观型。景观类农业遗产是指具有观赏价值而规模较小的农业设施或农业要素系统,包括农地景观、畜牧业景观、渔业景观等。此类型村落应具有独特人文与自然结合的农业景观。
(3) 农业技术型。技术类农业遗产是指历史时期创造并沿用至今的种植和养殖方法与技术,包括生态系统优化技术、防虫减灾技术等。此类型村落应保持独特的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和生产生活方式。
(4) 农业特产型。特产类农业遗产是指历史上形成的某地特有的或特别注明的动植物、微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初级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品等。此类型村落应具有长期历史传承和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或加工农产品。
(5) 农业民俗型。民俗类农业遗产是指传统的成文农业制度、不成文习惯等民风民俗,包括与农事活动有关的村规民约、农业节庆、民间艺术、农业信仰等。此类型村落应具有独特的农业生产、生活民俗。
(6) 综合型及其他。
3 保护与利用兼顾,创新保护利用模式
传统村落是一种活的遗产,也是一种生活景观,文化习俗和生活场景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村民更是传统农业文化和民俗的载体,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与利用兼顾,要使农民能够从保护中获得经济利益和精神满足。可以尝试发挥村落的自身优势,探索切入点,将村落保护与建筑民居、景观、生态农业、特色民俗、农产品生产等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
3.1 与典型古建筑和传统民居结合模式
村落由建筑构成,村落的生成也是一种社会性建筑行为。村落中的古建筑、传统民居以及错综复杂的古街巷弄构成了村落的骨骼。谈到村落保护或是村落旅游,人们首先想到的大都是装饰精美的古民居和古朴厚重的石板路,就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制定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也将“村落传统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列在第一位。因此,将村落保护与古民居建筑保护相结合,是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模式。
案例:安徽宏村与徽派建筑
宏村位于安徽省南部黟县,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宏村有140余幢明清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了明、清徽派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是中国古村落的代表,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的三方合作模式,现已成为皖南古民居旅游的典范。据统计,2013年宏村景区接待游客152.03万人,旅游总收入达7.97亿元。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了大量资金,经营方每年将宏村景区门票收入的33%返还给当地,其余部分用于维护整个景区的文物保护、维修和旅游经营。村民不仅为家乡的古民居自豪,会自觉参与保护,而且还能从中获得经济收益,实现了遗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江苏陆巷村、明月湾村等可以参照此模式。陆巷村是目前江南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村落,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有30多幢,有“东山古建筑博物馆”之称。明月湾村保存有明清建筑20余处,面积约20 000平方米,其中瞻瑞堂、裕耕堂、黄氏宗祠、明月寺四处古民居为市级文保单位,瞻乐堂、秦氏祠堂、礼和堂、礼耕堂、凝德堂、汉三房、仁德堂、姜宅、古码头九处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对于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保存较好,典型古建筑和传统民居数量较多、质量较好、观赏性强的传统村落,应加强古民居建筑的保护,突出建筑特色,以此带动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3.2 与农业景观结合模式
案例:云南元阳县村寨与红河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分布于云南南部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其中元阳县是哈尼梯田的核心区,面积达24.9万亩,有82个行政村坐落其中。哈尼梯田完美反映出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体现了当地民众对自身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尊重,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自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以来,文保部门与国际同行加强交流,为红河哈尼梯田制定了生态可持续和旅游管理策略,由政府补贴村民按规定翻修房屋,部分开发收益也投入景区建设中,用以改善村寨生活条件,同时保护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发展特色农产品经济,使农民从中受益,使传统村落焕发生机。
江苏兴化东旺村等地可以参照此模式。垛田是兴化地区一种独特的农田地貌,是在湖荡纵横的沼泽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每块垛田四周均被水环绕,各不相连,面积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高低错落,似水面上的万千小岛,因此又有“千岛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兴化利用垛田从事大规模油菜生产,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中国兴化千岛菜花旅游节,垛田也已成为享誉全国的乡村旅游亮点。同时,这片奇特的农业景观也先后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录,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与保护。
3.3 与传统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结合模式
案例:浙江龙现村与青田稻田养鱼
龙现村位于青田县城西南部方山乡境内,当地村民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将山地开拓为梯田,种植水稻,同时利用山林中丰富的水资源,在稻田中养殖田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稻田养鱼生产方式,至今已经延续了1 200多年。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此后,青田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进行持续性管理,为龙现村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农村经济方面,稻田养鱼的品牌效应刺激了农产品价格的提升,通过稻田养鱼技术的推广,龙现村水稻亩产和田鱼亩产都得到大幅增加,稻田养鱼与农家乐休闲旅游相结合也极大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在农村社会文化方面,稻田养鱼边际效益的提高促进了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解放,提升了当地农民的自豪感,而且传统稻田养鱼中的优秀非物质文化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在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由于保护力度的加强,稻田养鱼过程中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也获得稳定提高(刘伟玮等,2014)。
江苏淮安的龟山村以及苏州吴中区的传统村落大都可以参照此模式。例如,龟山村的传统生产方式以捕鱼为主,家家户户都会晾晒渔网,修补渔具、渔船,晾晒鱼干。再如,三山岛是目前太湖中唯一未与陆域直接连通并有居民生息的独岛,至今保留着湖岛的传统起居生活方式。舟楫轮渡仍是出入三山岛的唯一交通方式,岛上交通以非机动交通为主。岛上居民主要种植橘、梅、枣、枇杷及茶等经济作物,其中洞庭红橘与马眼枣等较为著名。岛上菜地里多种植白菜、青菜、豌豆、蚕豆、菠菜及水芹等蔬菜。环岛湖岸带均有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分布,包括芦苇、荷花、睡莲、茭白、野菱、千屈菜及空心莲子草等。河道和湖岸带区域有大量的鱼类,如具有太湖特色的“三白”——白鱼、白虾、银鱼,以及大量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同时,岛上居民大多养殖鸡鸭等家禽,也有部分农户饲养家兔。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三山村最大的亮点,以此提升村民经济收入和自豪感,从而促进三山村的可持续发展。
3.4 与传统特色农产品结合模式
案例:日本“一村一品”运动
“一村一品”是日本造村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形式,其目的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如以朝地町、九重町为代表的丰后牛产业基地;以大田村、国见町等地为代表的香菇产业基地,都是因地制宜培育优势农特产品并建立品牌意识的成功产业基地。大分县自开创“一村一品”运动以来,县内各地共培育特色产品306种,总产值高达10多亿美元。同时,“一村一品”运动也极大地提高了大分县的知名度,大分县的别府市每年接待逾1 000万游客,人口不足1万的汤布院町每年要接待380万游客,为当地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益(李乾文,2005)。
江苏的传统村落大多拥有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如东山镇、金庭镇村落的杨梅、枇杷等瓜果、碧螺春茶,李市村的螃蟹、河虾等水产品,广济桥社区的石港腐乳、石港硬糕、石港烤虾,余西村的葡萄、蔬菜等。通过大力打造、宣传特色农产品,不仅可以为村民创造直接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提升村落的知名度,将传统特色农产品与村落保护有效结合,为传统村落注入活力。
3.5 与传统民风民俗结合模式
案例:贵州苗族村寨与斗牛节
斗牛是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的民俗活动。近年来,贵州各地为了开展乡村旅游,都把斗牛节作为主打产品。2014年,镇远县涌溪乡芽溪村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斗牛节,吸引观众5万余人次,为当地居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80余万元;凯里舟溪镇举办的斗牛节,吸引了来自贵州各村寨的上百头牛参加争霸赛,6万多村民和游客观看比赛。
江苏的礼社村、华山村、杨桥村等可以参考此模式。礼社村九龙宫的舞龙表演在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村每年有五个庙会,分别在正月十五、二月初八、三月十五、七月十七、十月十五,庙会包括舞龙、腰鼓等表演活动。杨桥村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的庙会都有四五百人参加表演,吸引了周边几万人参加。特色传统民俗既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拉动农村经济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可以借助的有效途径。
3.6 多种形式相互融合模式
案例:江西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县内历史遗迹、明清古建遍布乡野;徽剧、傩舞、徽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歙砚制作技艺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坑、汪口、延村、虹关等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清华彩虹桥、婺源宗祠、理坑村民居三处13个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江岭的梯田油菜花、篁岭的“晒秋”景观、产于婺源境内171个行政村的婺源绿茶享誉中外。婺源整合各类遗产资源,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绿茶之乡。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3.5亿元,全年共接待游客839万人次,门票收入2.14亿元,综合收入43亿元。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使当地传统村落得到重视与妥善保护。
江苏东山镇的村落保护可以参考婺源模式。东山镇有陆巷、杨湾、三山、翁巷四个传统村落,其中陆巷、杨湾、三山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明清古建和历史遗迹数量多,质量高,保存程度较好,国保、省保单位20余处。东山镇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是享誉全国的瓜果之乡、名茶碧螺春产地和太湖“三白”产区。将处于临近区域的多个传统村落统筹串联,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生态物产资源进行整合,有助于打造区域品牌,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推动该区域传统村落的全面、可持续保护。
4 结语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根系所在,是历史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当前中国仍处于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江苏城镇化水平更居全国前列,由村民外迁引起的村庄空心化、村民老龄化,外地民众涌入和文化入侵导致的本土文化衰退与异质化,以及建设与开发不当、村民意愿与村落保护之间矛盾凸显等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在这一时期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存,传承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为子孙后代保存好这厚重的“乡愁”,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这项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于法制化、科学化、系统化、完善化,还需要多方面的相关理论支持和实践操作。当然,在呼吁村落保护、探索保护模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业与城市发展、经济与社会转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全面、大规模地保护或原封不动地留存传统村落是不现实的。传统村落能否存活,最终取决于它的现实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取决于它的经济适应性、生态适应性和历史文化魅力。研究村落保护,既要考虑到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更要使农民能够从保护中获得经济利益和精神满足,只有这样,传统村落才会有生命力,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这也是我们保护这些传统村落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乾文:“ 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及其启示”,《世界农业》,2005年第1期。
[2] 刘伟玮、闵庆文、白艳莹等:“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为例”,《世界农业》,2014年第6期。
[3] 王思明、卢勇:“中国的农业遗产研究:进展与变化”,《中国农史》,2010年第1期。
作者简介
王思明,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刘馨秋,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