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亿美元和14.6%:中国带给“一带一路”什么

1/4:分享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蛋糕

就在泰国枕头等待入关的时候,数以千万计的包裹正从中国出发,运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14年,中国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品价值超过6,000亿美元,加上中国从沿线国家进口的商品5,000多亿美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已突破10,000亿美元,约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4。

在这10,000亿美元货物中,既包括中国出口的6万台工程机械、7,000万部手机以及1亿条花色各异的连衣裙,也包括进口到中国的14亿桶原油、3,000万瓶橄榄油以及无法准确计数的婴儿奶粉与纸尿裤。

如此之多的货物如何运送?

从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开始,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物流方式就是海运。但一直要到公元10世纪,这个古老国家的经济重心南移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海运才真正进入中国商人的视野。*

宋元年间,满载着丝绸、陶瓷与茶叶的船队由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出发,运往西亚与欧洲,而西域的香料、毛织品等物产又沿海路运到中国。至此,东西方贸易的海上通道逐渐成形。到了明代,郑和远下西洋的船队已经称得上世界规模第一,200条制造牢固、装备精良的海船上不仅有大副、水手,还包括医生、翻译等十几个工种,船员总数更是多达27,800名。

14.6%:全球最热门航线的逆势增长

600多年后,蓝色星球表面的船只已经多如繁星,现代通信技术可以对其进行准确定位。数据显示,四大洋上的货船数量如今已经增加到30万艘,承载着全球贸易量的80%。

如果将每一艘船的GPS轨迹在地图上描绘出来,我们不仅可以清楚看出船的位置、航速,根据不同船型停靠的港口和航线还能获悉国际贸易的最新动向。

中国港口网,隶属于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的电子企业,和其他IT企业喜欢扎堆北京中关村或者大城市科技园区不同,它静静地坐落在烟台海滨的一栋高层小楼里。如果不是走进它巨大的机房,你很难想象,在它的数据库里,就隐藏着破解全球海运秘密的钥匙。

“你在屏幕上所看到的每一个光点就是一艘大型货船的GPS轨迹,每5秒钟,数据就会自动更新一次……”

尽管还不到40岁,但刘飞龙已经是一名资深的数据专家,他所在的中国港口网为全球60,000多企业用户提供航运数据服务。依托800多个港口自建基站和国际海事机构的合作,他们甚至可以实时追踪一个上周从吉隆坡发出的货柜现在运送到了哪里。但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前所未有。他和他的团队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从30万条航船过去一年的航行轨迹中,筛选出途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船的数量。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获得的数据总量仍然令所有小组成员大吃一惊。

120亿行!

数据分析员们调用了6台分布式PC机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处理,累计运行1,400个小时之后,页面弹出这样一个数据:14.6%。在过去的一年里,途经“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货船数量增加了14.6%,而根据国际航运组织的统计,2014年全球航运总量仅增加了3.8%。

当程序员将这条全球货运增长最快的航线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与当年那条从中国出发,经马六甲、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的古航线重合度非常高,只不过在经过几个世纪的沉寂之后,它有了一个新名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现在,“海上丝绸之路”每年光是运送的集装箱数量就超过1,300万个,已经成为全球海运最繁忙也是最重要的航线之一。

5秒钟:1个集装箱从青岛港发往“一带一路”

有货才有船,有船才有港。要观察国际贸易的走向与变化,港口无疑是一个最佳观察点。

青岛港,位于黄海之滨,太平洋西海岸的天然良港。

但要拿下全球最大集装箱码头的闪光名片,光靠地理位置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百年航运史的积淀,屡屡自我刷新的装卸效率世界纪录,都使青岛港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李靖奎已经在青岛港干了23年,现在,他负责青岛港整个前湾集装箱码头的生产与计划。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上每一条船到达的时间、停靠的泊位,以及装卸的进展,李靖奎一清二楚。

“集装箱船越来越大,过去10,000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现在,18,000箱,甚至19,000箱的大型集装箱船都很常见。”

船型越大,分摊到每一个集装箱上的实际成本越低,这是航运界对冲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一种手段。位于伦敦圣玛丽娅斧头街38号的波罗的海航交所每天发布一次指数,被国际海运界视为最重要的经济晴雨表。码头上靠港船只的多少,国际运价的高低,甚至每个码头工人的薪水,都和这些跳动的数字有关。

在过去一年里,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一直徘徊在1,000点左右,这比金融危机前几乎跌去了九成。但是,马士基等国际航运公司却逆势而动,将马力更强、吨位更大的新型集装箱船投入到中国市场。

事实证明,巨头们眼光老到,扩大在华运力绝非是靠运气押赌注那么简单。

最近一年,青岛港与“一带一路”沿线新开航线22条,船的班期密度同比大增。2015年前7个月,青岛港与东南亚、中东和西亚的进出口重箱达到近百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占到了青岛港吞吐总量的70%。过去,发往缅甸、越南等的货船每周一班,现在几乎每天一班。

在青岛港的码头上,高峰时有4条10,000箱以上的大型货船同时靠港,青岛港高效装卸的优势正好派上用场。在作业高峰期,一昼夜的工夫,工人们要装运52,000个集装箱,这意味着,一分钟之内要把13个集装箱从80米外的码头货场吊运进船舱,平均不到每5秒钟就有一个货柜整装待发,去往“一带一路”沿线。

目前,青岛港与18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联系,其中,“一带一路”沿线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以及缅甸皎漂港甚至成为青岛港的“友好港”和“共建港”。

2014年3月,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宣布,中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4.16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约占全球贸易的12%。目前,中国已经成为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俄罗斯、新加坡、缅甸、蒙古国、越南、土库曼斯坦、黎巴嫩等国家都地处“一带一路”沿线。

未来10年,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双向贸易额有望突破2.5万亿美元,还有更多的包裹将上路出发,中国青岛港创下的集装箱装卸速度世界纪录,看来还有再次刷新的可能。

  • » 上海国家航海博物馆古船模型
  • » 屏幕上每一个光点就是一艘大型货船的GPS轨迹
  • » 海运轨迹特效
  • » 屡屡自我刷新的装卸效率世界纪录,让青岛港成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
  • » 青岛港凭借自身雄厚的综合实力,全面开启大船经济时代
  • » 在青岛港,平均不到每5秒钟,就有一个货柜整装待发,去往“一带一路”
  • » 目前,青岛港与18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联系

* 陆集源《宋元时期潮州的海运贸易》,http://cstc.lib.stu.edu.cn/chaoshanzixun/lishiwenhua/7117.html。

夏丹片语

回到我事业起步的地方——上海,却只有一天时间停留。上午在东华大学拍摄来中国学习纺织技术的外国留学生,下午转战到航海博物馆拍摄古代商船,晚上就要飞东莞了。匆忙的行程让我与异国面孔和千年古船擦肩而过。何时我也成了时间的过客,而这城市的那头,可是我曾经温暖的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