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译语”研究专题

主持人语

曾晓渝

“华夷译语”是明清时期官方编纂的汉族(“华”)和非汉族(“夷”)语言文字对译系列辞书的总称,根据其编撰年代先后可分为甲、乙、丙、丁四大类。甲、乙、丙三类译语仅部分保存于国内,大多已散落海外;清代丁种本数量最多,且完整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大半内容尚未面世,尤为珍贵罕见。

国内研究“华夷译语”的学者屈指可数,有闻宥(1936,1940)、方国瑜(1956,1979)、冯蒸(1981,1986)、陈乃雄(1982)、刘迎胜(1989,2008)、罗美珍(1983)、孙宏开(1989—2013)、孙伯君(1994,2004)、乌云高娃(2001)、覃晓航(2007),聂鸿音(2002),聂鸿音和孙伯君(2010)、汪大年(2012)、张公瑾(2013)、曾晓渝(2013,2015)等。国外研究“华夷译语”始于19世纪末的欧洲,如Hirth(1887)、Grube (1896)等;继而有日本学者如石田干之助(1931—1973)、服部四郎(1932,1946)、山本达郎(1935,1936)、田坂兴道(1942—1951)、泉井久之助(1943—1975)、西田龙雄(1960—2001)、太田斋(1980—2007)、竹越孝(2000—2007)、更科慎一(2000—2013)、远藤光晓(2007—2013)、铃木博之(2007—2009)、池田巧(2007—2013)、富田爱佳(2009—2015)等,国外研究成果中日本学者的最为显著精湛。海内外学者的已有成果是该领域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础。

以往研究“华夷译语”以文献学、历史学考释为主,涉及国内汉藏语言的不多,利用丁种本的更少,因此,着眼于丁种本“华夷译语”对音资料,并结合实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调查,来研究明清以来相关汉藏语言的历史及其演变,很有必要,且有望获得汉藏语言学方面的新发现,利于促进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

承蒙日本远藤光晓教授赐教,2013年始我和学生数次去北京故宫图书馆抄录丁种本“华夷译语”中有关国内汉藏语言的译语资料,2014年申报主持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华夷译语’的汉藏语历史研究”,与施向东教授、孔祥卿教授及博士研究生们组成研究团队,学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仔细研究分析“华夷译语”里藏汉、彝汉、傣汉、壮汉等对音资料,并赴四川、云南、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对应语言的实地调查,进而写出了本专栏的6篇论文,论文中有关汉藏语言文字、语音、语法等历史现象的新观点仅是初步研究收获,期望国内外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