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络源流:探寻经络的历史

何谓经络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是中医中所特有的理论名词,中医中认为它是人体中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经络畅通了,人才能够身体健康。

人体中的“管道”

经络,就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不像心脏、肺、胃、肠、血管、四肢等是看得见的,而是人体内部遵循一定线路、互相联系、传输气血的隐性系统,解剖看不见,但遇到情况人体却能有所感觉。形象地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城市,而经络就像城市中的各种管道。在这些管道中,大的主干叫经脉,小的分支叫络脉。它们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向内连接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向外沟通着人体的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总之,经络将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有机整体。

经络除了连接人体脏腑器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运输气血。气血是人体中营养五脏六腑、抵御外部风邪、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精微物质。它们在人体中不断运动变化,使人体产生了各种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畅通无阻地通达全身,全部都是依赖于经络的传输功能。

人体健康的根本

《黄帝内经》中说,经络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也就是说,只有使经络畅通,人才会不生病,经络是人体健康的根本。

相传,黄帝本人就是经络学说的实践者,他活到了120岁,他的子孙也多长寿。在《黄帝内经》中提到,当人的身体的某些部分有疼痛和麻木感时,就说明这个部位的经络不通了,如果时间长了就可能引起肌肉的紧张、痉挛,进而产生实质性的病变。所以,在刚刚发现不适时就应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疏通经络中的气血,气血通了,人自然就好了。

人体经络主干

人体中的经络主干被称为十四经,下面就通过图示指出这十四经的具体位置,以此来认识经络系统。

人体十四正经脉

如图所示,人体十四正经脉包括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十二经脉包括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胆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督二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为其具有明确穴位,所以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

现代医疗技术可谓是日新月异,可是,医疗费用同样也是只升不降,如果是小病还可以,如果是大病,普通人家根本就看不起。要想避免这种状况出现,平时有必要掌握一些经络、穴位知识,这样就等于带了一个随身医生,随时随地保卫身体正常的运转,不仅能治病,还能够防病于未然。

小经络大作用

经络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却对人体的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下面就一一加以解说。

第一,在生理上,经络具有联络脏腑,沟通肢窍的作用;由于经络纵横交错,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能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外,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滋养周身的作用,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而滋养周身,从而完成调和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第二,在病理上,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失调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病邪壅阻或气血不畅会产生实证;经气虚陷、气血不足会产生虚证。因为经络在人体有内外相连的特点,既可成为传注病邪的途径,又可成为体内脏腑组织器官病理变化的反映系统。如内脏病变可以由内达表,从而在体表相应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从上面可知,经络具有抗御外邪,保卫人体的作用。经络系统中的络脉为卫气所充,散布全身,密布皮部,当外邪侵犯肌体时,有着抗御外邪的作用,是保卫人体的屏障。

第三,在诊断上,经络学说是指导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在中医的望、闻、问、切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望经络颜色,是临床望诊的内容之一;切手太阴肺经寸口以及趺阳、太溪等脉,经络穴位的察诊等,是临床切诊的主要内容。此外根据经络循行部位所出现的病候还可判断疾病所在的部位和与之相关的经脉脏腑。

第四,在治疗上,经络学说在药物归经理论的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根据经脉循行与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以治疗疾病;根据经络学说,内脏病变可通过针刺其皮部的方法进行治疗,经络淤滞、气血痹阻可刺络予以治疗,经筋疾病可以“以痛为腧”进行针刺治疗。

总之,人体的经络是气血的通路,起着决生死、调虚实的作用。如果身体的经络不通,就会发生疼痛、淤血、肿瘤等病理现象。只有疏通了经络,才能使身体健康起来。

经络决定着人体的健康

经络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很大的作用,下面就用图表加以形象地说明。

经络如交通

人体的经络就像是交通,如果交通阻塞,道路就会瘫痪,而人的经络如果不通,人就会生病。

经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