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宗哲学 佛教哲学的基石

有部哲学、经部哲学、唯识哲学及中观哲学是佛陀经典中的四大哲学观点,任何佛经所述的哲学观点,都不超出这四宗的认知。

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佛教内部并没有出现不同的宗派,当佛陀圆寂后,由于对戒律乃至后来对经论的认识出现分歧,才诞生了宗派。宗派的诞生,除了经典内容庞杂难解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进一步说,即使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其实宗派观念就已经潜伏在佛陀所说的法要中。

根据后来的大菩萨们总结,佛陀在经典中主要阐释了四种哲学观点,以分别对应不同根基的众生,这就是四宗哲学——有部哲学、经部哲学、唯识哲学及中观哲学。任何佛经所述的哲学观点,都不超出这四宗的认知。到后来的汉传佛教乃至藏传佛教,其所有宗派所主张的观点也都不出于此。因此,萨迦班智达曾说:“如果某种认识不属四宗任一,那么这种认识就不是佛教的认识。”

在这四种哲学中,有部和经部是小乘的哲学观点,唯识和中观属于大乘的哲学观点。在认识的深度上,从有部到中观,后后胜于前前。从世界观来说,有部、经部和中观属于唯物论,而唯识则倾向于唯心论。

佛教是理性的宗教,认为人们如果想解脱轮回的束缚,必须去除错误的认知——无明,而能消除无明的唯一利器就是正确的认识和智慧。因此,佛教徒必须掌握四宗哲学的一种哲学思想,才能踏上逐渐消除无明的道路。依照究竟彻底的观点来说,必须掌握中观哲学才能真正消除无明的根本,其余三种哲学不过是通向中观的阶梯。

在佛教经典的学习中,也要善于区分四种哲学的观点,否则很难正确把握经义。因为对于诸如无常、空性、二谛、四谛、佛心等佛教理论,各宗都有自己的解读,若不学习四宗哲学,则难免陷入矛盾与颟顸之中而不能自拔。有鉴于此,藏传佛教传统的经院,都开有“四宗宗派哲学”的课程,教材亦不一。在汉传佛教中虽然没有这种归纳四宗哲学的著作,但仍然以此四宗作为佛教的正宗观点。譬如俱舍宗就是以有部观点为主,同时交叉以经部观点;成实宗则是以经部观点为主;《唯识三十论》、《成唯识论》等唯识宗论著则属唯识哲学;而三论宗、天台宗等,则以中观为主。因此了解四宗哲学,对于理解和学习汉藏两系佛教的宗派,极有帮助。

印度四宗哲学

佛陀的经典中,主要阐述了以下四种哲学观点,所有的佛教认识都属于四宗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