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社会化是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自然人只有自然的生理需要和动机,而社会人则具有独立的人格,有自我意识,并能依赖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产生互动,并学会适应社会的技能。人的社会化可以从依恋关系的形成、道德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来看。

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是人们之间亲密的、可以相互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始于婴儿期,主要表现为婴儿和他的看护者之间的沟通。婴儿会有一系列的动作,如吮吸、抚摸、对视、微笑和哭叫等,这些动作向他的看护者传递信息,与看护者建立起依恋关系。一般来说,婴儿最初的看护者为母亲,因此母亲对儿童的成长负有重大责任。依恋关系有不同类型,表现了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依恋程度,这些将影响婴儿人格的发展。

道德的发展

道德是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较为系统的行为准则。在不同的社会中,社会道德会有不同,但也有人类在各个时期共有的道德准则。道德的发展则是人们在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学习并遵守道德准则的过程。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会经历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两个时期,他律时期的儿童受到约束,而到自律时期时,儿童则意识到应当以行为动机而非结果来进行道德的判断,而且儿童将认识到规则可以修改。

人格的发展

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建立贯穿了人一生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和习俗的制约。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出发,认为人格发展的决定时期是儿童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儿童要处理自身身体、性本能以及和社会的冲突。艾里克森则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低估了社会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对人格的发展有特定的意义,都是在正面的和负面特质的冲突中权衡。他认为,如果人们可以解决这些冲突,那么就将形成健康的人格。行为主义学派则更为强调环境对人格的影响,认为学习和模仿将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是否被强化则决定着儿童的未来。

心理的社会发展的八阶段

艾里克森则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低估了社会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对人格的发展有特定的意义,都是在正面的和负面特质的冲突中权衡。他认为,如果人们可以解决这些冲突,那么就将形成健康的人格。

我们如何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