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经济学(2014版)
- 《图解经典》编辑部编著
- 925字
- 2020-08-29 14:56:29
5 非理性因素人们的消费总是理性的吗?
经济学理论预先假设了人是极其理性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卡奴”、月光族和购物狂表明,人们在购物中存在非理性行为。
我们知道,经济学理论假设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人是理性的。作为一名消费者,他应该在成本和收益之间尽可能地精确计算,努力使效用最大化。然而从事经济学和心理学边缘研究的社会科学家发现,人的消费行为是极为复杂的,他们既有经济学中的理性消费的一面,也有健忘、冲动、爱面子和目光短浅等非理性消费的一面。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卡奴”、月光族和购物狂就证明了人们在消费时存在非理性行为。
为什么会出现月光族?
非理性消费可以分为支配型、冲动型和攀比型三种。
支配消费型的人中女性居多,她们因为失恋或者工作的不顺心,就会把购物作为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因而购物时对商品的价格不关心,只要把钱花光了,把物品摆放在自己家中,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支配型消费者最容易成为购物狂。
冲动消费型也称即兴消费型。他们容易成为月光族,因为他们在事前并没有什么消费计划,直到逛街或者上超市看到物品时才引起临时的消费冲动。这时买回来的东西不一定是他们最想要的。
攀比型消费则根源于攀比心理,这一类的消费者购物不是追求效用,而是用所购得的物品来炫耀其地位和价值。这些物品往往是一些奢侈品,超出这些消费者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范围,例如一些名牌箱包、高级成衣和高档汽车等。
非理性消费的危害
非理性消费会把社会财富引导到无用或者效用被夸大,甚至有害的生活方式中去,而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却没有足够资源加以生产。
从人类的历史来看,近代以前的人以理性消费为主,崇尚节俭。直到20世纪中期凯恩斯的刺激内需理论出现后,人们才默认甚至鼓励非理性消费,世界奢侈品市场就是在这种鼓励中逐渐壮大的。据报道,200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就已达60亿美元(豪华游艇、直升机的消费额还不算在内),占全球奢侈品消费中的12%,和国内的整体富裕程度十分不符。其中国人消耗的奢侈品大多是国际品牌,少有国内品牌,因而挥霍了很大一部分国民财富,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人们的非理性消费
非理性消费的类型
经济学中“经济人”这一概念通常会意味着“理性”以及“被利益所驱动”,但生活中确实也存在着不理性的消费现象。
非理性消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