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不畏惧分歧说服他人时要用事实说话

面对同一个经济现象,经济学家在做实证分析或规范分析时所提出的观点纷纭多变,这是由于他们的科学判断有别,价值观有异。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在许多方面经济学家也能有一致的看法。

在现实世界中,面对同一个经济现象,十个经济学家往往就会有十种或者更多的解释。经济学家们提供给决策者的建议往往观点针锋相对,那么令经济学家观点分歧的原因是什么呢?概括来说,有两个基本原因:实证理论的正确程度不同;经济学家们有不同的价值观。

科学判断有差异

四五百年前,天文学家在日心说和地心说之间争论不休,不久,新的发现证明这种争论毫无意义,因为日心说和地心说都不正确。

作为还处于年轻期的经济学也是这样。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定论,探测的技术在不断进步,新的理论会不断被提出来,流派分化,由此带来的意见不一致也很平常。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二战以来以德国为代表的高福利、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制度,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低福利、低社会保障的社会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根源则是两个国家的经济学家对社会福利和保障的影响看法不同所致。

价值观有差异

假如在西部的一个古镇上,人们每年都得栽种防备风沙袭击的防护林,以保证镇上人们的水田不被风沙吞噬。支付树种、浇树的水费需要每个人平摊。假设张三每年有4万元人民币收入,镇上征收2000元,也就是他5%的收入。李四收入为1万元,镇上征收1000元,也就是10%的收入。就这种征收的公平性而言,注重公平的经济学家会认为李四是下岗职工,理应减免征收,张三是高级白领,理应增加对他的征收;注重效率的经济学家会认为张三支付得太多,因为他的收入都是靠辛苦工作得来的,而不是因为吃他爷爷的遗产。

从这个很小的例子就可以证明,对同一个公共政策,经济学家们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实证分析再先进,也不能使人们的价值观完全统一起来。

事实胜于雄辩

经济学家在实证分析和价值判断方面的确存在争议,但是我们不必夸大这种分歧,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实证分析的不断进步,会对经济学家们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从而使经济学家们的观点趋于一致。

如何面对经济学家观点的分歧

经济学家存在分歧的经济主张

在指导整体经济运行的政策方面,经济学家总是各持己见,难以达成统一。素以“严谨、科学”著称的经济学在这些方面往往也表现得不太“科学”。

经济学家一致同意的经济主张

虽然经济学家之间充满分歧,但是不应过分夸大这种分歧,因为毕竟在许多情况下,经济学家们是可以达成共识的。

主张以及经济学家的同意百分比

租金上限减少了可得到的住房数量和质量。(93%)

关税和进口限额通常降低了普遍经济福利。(93%)

有伸缩性的和浮动性的汇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国际货币协定。(90%)

财政政策能强有力地刺激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90%)

现金转移支付使领取者福利的增加大于等量现金的实物转移支付。(84%)

最低工资增加了年轻人和不熟练工人的失业率。(79%)

政府应该按“负所得税”的思路重建福利制度。(79%)

排污税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优于实行污染上限。(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