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舞蹈:坚守艺术的贞操

舞蹈是用身体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的一种艺术,它既没有话外音,也没有字幕,完全靠身体与声响、灯光的配合。它曾让人视为“象牙塔”,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它会做出怎样的反映?

舞蹈学家郑维忠颇有感慨地说:“以前我们总把舞蹈看作是神圣的艺术瑰宝,在舞厅,只允许歌伴舞。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开始出现了以舞蹈语汇挣钱的现象,在歌厅,翻新为舞伴歌,这是对艺术的考验,也是对艺人的考验。”

踏着市场经济的节奏,一些艺人为了实现利益纷纷下海到歌厅、动物园等娱乐游玩场地卖艺。要说,这也不是不可以,因为艺术本身,既不是为了艺术家自己,也不是为了艺术同仁,而是为了艺术深处其中的社会。但郑维忠认为,“不要把舞蹈这种高雅艺术‘贬值’了。现在有的舞蹈艺人去拍一些广告,我觉得这样能让广告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当今,有许多人在尝试舞蹈艺术适应市场经济的各种路子。郑维忠说:“我认为寻求艺术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值得探索,但曾有人说拍卖舞蹈精品‘鱼美人’,我觉得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件事。舞蹈不像其他的文化艺术,它拍卖的是‘人才’。最后,这部民族佳作还是留在国内了。”

郑维忠最后说:“艺术不管在什么经济体制上,都可以去实现对自己有益的最大经济价值,但艺术的民族品质不能变。”

(原载《中国市场经济报》1996年3月2日)

文学作品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快餐文化”有合理性,但也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