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习国际关系的作用

一、培养独立的分析能力

现代媒体为人们了解国际事务提供了方便,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误导大众的概率。在媒体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根据不充分的信息经常作出错误判断。在现代媒体发达的时代,人们在相互矛盾的信息和信口开河的评论引导下,依然经常作出错误判断。学习国际关系知识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有助于提高独立分析能力。

通过大学本科的学习,一个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刚入学时,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到毕业时,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参见表1-1)。大专院校辩论会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源于青年学生坚信自己正确的年龄特点。

表1-1 大学生认识能力的变化过程

大学生坚信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与青春期相关,二是与知识相关。心理学家们发现,青春期结束时间在19—22岁之间。这意味着许多本科生在大学毕业前,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其身体的变化使他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愿听从权威观点,但自己的知识又不足以建立有说服力的观点。这也许是为何对于国际事务的极端说在青年学生中有市场的原因所在。例如,将1991年苏联解体的原因说成是因为戈尔巴乔夫是美国特务,将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解释为美国搞的金融战争,将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解释成是因为布什家族是经营石油公司的。

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特别是那些上过一些国际关系学课程的同学,他们独立判断国际事务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由于上大学之前,多数学生没有机会与外国人进行较多的接触,因此刚入学时,他们会认为外国人的看法都是错的。经过四年的学习以及在学校里与外国学者、同学的接触,毕业时他们会觉得外国人与中国人不同的观念至少是可以理解的(参见表1-2)。

表1-2 大学生对外国人的观念的认识变化过程

二、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中国的特殊性

学习国际关系有助于理解国际社会的性质。由于人们多是长期生活在一个国家内,故此,人们所熟悉的社会环境是国内社会而不是国际社会。对于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中国人来讲,很难理解为什么世界许多地方的人天天都在进行战争或暴力军事活动。虽然通过媒体人们知道反全球化的抗议运动、联合国大会的争论、大国之间的间谍战等国际冲突,但人们普遍不理解为什么国际法不能和国内法律一样有效地约束国家的行为。

如果了解了国际社会的无政府性质,人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一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上所遵循的行为准则与其在国内社会所遵循的行为准则不同。当人们了解了没有一个最高权威机构能垄断国际社会的军事暴力时,就能理解为什么世界上的战争是无法消灭的,为什么国际法的约束力远远小于国内法,为什么联合国总是无休止地争论而没有执行效力,为什么国家可以拥有谍报机构而国内的任何单位都不能建立谍报机构等许多问题。

对于没有在外国生活经历的大学生来讲,更是难以理解为什么外国人的观念、逻辑和行为与中国人不同。在中国,学校和家长从小教育孩子要谦虚谨慎,在外面不要打架,因此很多中国大学生以进行战争的次数判断一个国家的性质。然而,美国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自我保护,在外面不要被别人欺侮。因此,中国学生难以理解美国学生对战争的看法。通过学习国际关系的知识,人们就能知道,一个国家所得到的国际尊敬是以其承担的国际责任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其君子风度为基础的。一国公民所享受的国际尊严也是以国家的实力地位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其悠久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的。

学习国际关系还有助于清楚地认识我们自己。一个人对国际社会的多样性有了基本了解,就能从宏观的角度增强对本国特殊性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在中国绝大多数人是不信教的,这样就难以理解宗教信仰对国家政策的影响,更不能理解信仰宗教的人是如何判断战争价值与经济利益的。目前世界上的70亿人中,不信教的人大约只占15%。当我们了解到多数人口不信教的国家在世界上是个别现象之后,我们就会认识到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最高利益不一定是物质性的经济发展,相反可能是追求精神价值或宗教信仰。这种知识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向世界宣传中国的对外政策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并没有有效消除国际上流行的“中国威胁论”。

三、了解国际关系的常用概念

国际关系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成为一个学科,此后的七十多年里有了系统性的发展。媒体上关于国际关系的报导量日益增大,但其中很多专业词汇是无法望文生义的,因此媒体经常刊发一些关于国际关系专业词汇的小知识,以帮助读者理解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

任何一门知识发展成为独立学科都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理论体系,二是专业术语。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的研究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四个大流派构成。虽然每种理论的核心变量不同,但是它们使用越来越一致的专业词汇来分析国际关系。例如,“实力结构”、“依存敏感度”、“无序性”、“效用”、“预防性外交”、“非传统安全”、“消极安全保障”、“结构性矛盾”等等。这些词汇的含义是很难通过字面理解的,生活中也很少使用。

以“结构性矛盾”一词为例。20世纪9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世界形成了美国治下的单极格局。为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美国要维持冷战后的单极格局。然而,中国提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战略目标,这与美国维护单极世界的目标相对立。在政策目标上,中美对于国际格局的设想就是矛盾对立的。现实是,中国成为冷战后唯一有可能在综合国力上赶超美国的国家。当世界上只有中国的综合国力与美国为同一级别时,就可能形成两极格局,美国的单极世界就维持不下去。这形成了客观上的“结构性矛盾”。在2000年学界人士就开始分析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了,而不熟悉“结构性矛盾”这一概念的人,到2002年还说这一概念不适用于分析中美关系。到了2011年,奥巴马政府强化以防范中国为目标的重返亚太战略,这才使中国官方和媒体开始谈论中美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了。

很多国际关系专业词汇来源于国际活动,因此有关国际组织、国际机制、国际会议、国际条约等方面的术语越来越多。为了描述和讨论的方便,人们通常使用缩略语,这给非专业人士增加了理解国际关系的新困难。例如:国际关系研究中经常使用数字表示组织或机构。东盟与中国之间的关系被称为“10+1”,东盟与中日韩之间的关系被称为“10+3”,东亚峰会被称为“10+8”,不结盟运动组织被称为“77国集团”,拉美加勒比共同体被称为“33国集团”,冷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组织的经济论坛被称为“八国集团”,中美等世界前20大经济体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组织的经济论坛被称为“20国集团”,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被称为“上海五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被称为“五国同盟”,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被称为“五常”,2008年后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改称为“金砖国家”)。

如果对这些专有名词的含义不理解,人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深入理解国际关系就更不可能。例如,如果没有专业词汇的知识,就无法知道下面这句话的含义:“2011年美国在APEC峰会期间推出TPP以破坏‘10+1’和阻止‘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