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语言与思想制度
- 尚杰
- 2193字
- 2020-07-09 16:38:24
序
这是一本从哲学上考察汉字与拼音文字差异的学术专著。语言问题不仅是语言学科本身的问题,语言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思维类型的习惯。在这个意义上,思维就是使用语言,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可能的。汉语不仅决定我们精神生活传统的本色,汉语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的道德、艺术、政治、宗教与迷信等属于精神风俗的内容,与实际使用语言的习惯须臾不可分离。本书试图以详尽中外文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分析和澄清这样一些观点,纠正近百年来纠缠在国人心中的民族偏见或在语言文字上潜在的民族自卑心理。
20世纪初期的白话文运动的功绩,常常被人们过分加以强调。这场运动的目的,是解决汉字几千年来口语或语音与文字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走汉字拼音文字化的道路。它的结果,就是“消除”文言,把文言当成阻碍现代科学文化的因素。就汉语而言,时至今日,有一个重大的问题与上述目标是相悖的,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由于汉语本来就是声音与字形相互脱节的文字,汉字是不写音的文字,因而汉字的本色就是文言,即书面语言,所以,只要汉字不彻底变成字母,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根本解决的。但是,所谓彻底的“白话文运动”,几乎完全无视汉字的这个根本特点,把这个“优点”(或者优良传统)当成汉字的“罪过”,一味地强调“吾手写我口”,强行加强来自异族的形式逻辑语法,其结果就是当下汉语的实际情形:现在的口语与书面语言统一的文风,在经历了高峰之后,口语与书面语又趋于分离(这是因为汉字与语音脱离的顽固本性所决定的)。这种分离,口语自不必说,书面语言竟然形成了一种非常别扭而又失去了灵活性的套话,显得非常拘谨,没有生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渐渐成了脱离口语、冗长难解的“新文言”(它大量见诸于我们各种体裁的文字作品中),这是当初白话文运动的积极推行者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一个事实。另外一个事实就是,随着白话文运动一起诞生的“新诗”(即所谓“自由诗”)在当今几乎完全丧失了生命力,而在当初,“新诗”打出的旗号就是“新鲜活力”,并且认为古诗没有生命力、束缚人。事实上,现在如果还有人喜欢诗歌的话,肯定是喜欢朗朗上口的古诗,当代诗歌几乎已经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消失了。
上述种种严重的现象,是悲剧性质的,但它具有不可逆转性。也就是说,我们事实上已经不再可能重新使用“文言文”,而放弃文言的现代汉语的情形,又陷入以上的困境——白话文运动在过分地解决了汉语实用性问题的同时,又过分地失去了汉语的优雅性或文学性,汉语事实上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场危机的实质在于对汉语的本质从来就没有清楚的哲学思考,以往中国传统的“小学”或“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大多只能从“技术”上回答文字的形状和声音在历史上是如何演变的,以及这样的演变规律是什么。但是对思考的灵魂也就是哲学,却很少涉及。
本书认为汉语的危机在于,没有认清汉语的构造方法与形式逻辑是格格不入的,汉语从造字到使用有自己一套特殊的分类,这是一种“横向逻辑”的分类方法(以类比或“好像”的方式思维),属于人类文明的“原始”思维形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落后的意识形态。事实上,汉字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种与拼音文字不同的道路,这在当代世界诸民族中,是仅存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汉字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它现在还在被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使用,不仅说明了它的生命力,更说明了它的独特性。
鉴于以上的理由,本书试图寻找汉字之“根”,它类似于某种词源学的方法,以哲学的眼光分析属于传统的“小学”、“训诂学”、“音韵学”的内容,以分析汉字的本质特性,说明为什么汉字最高的学术价值在于它的文言或诗。特别重要的是,这样的眼光,也就是上述所谓“横向逻辑”的眼光与拼音文字之形式逻辑或语法的眼光相比,并没有高下之分。
本书在哲学上寻找汉字家园的过程中,详细地分析了“汉语”的哲学基础,也就是墨子、公孙龙、惠施、庄子、荀子这些所谓“中国古代名家”;然后,进入汉字本身的讨论;最后,与拼音文字进行比较,分析出两种文字在思维类型上的差异,以及具有的不同可能性。
本书的讨论并不局限于语言文字的意义,更涉及目前国内很少讨论的汉语语言哲学,并且由于这样的语言哲学而具有汉语背景下的一般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意义。在与拼音文字的比较部分,本书作者将充分利用熟悉西方语言哲学和法国当代哲学的优势,尽可能进行横向比较。本书的后一部分,将进行这样的比较,重点是将汉语“横向的逻辑”及其思维与索绪尔发动的现代西方语言学运动及其成果进行比较。这种成果,主要体现在法国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运动——作为一场20世纪后期开始的内容广泛的新启蒙运动,它反对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的西方语言传统,并且试图给拼音文字一种新的分类方式。这种新的分类方式与本书作者以上所谓“横向的逻辑”具有相似之处。
本书的重点和价值,在于用大量的原始资料、以新的眼光分析汉字的优雅性或“横向思维”方式,它涉及重新理解和解释中国思想、语言传统。所谓“重新”,是因为这样的解释,一直是直接或间接地以西方学术为标准建立起来的。本书作者认为,回到汉字的纯粹性本身,也就是追溯到了原创性。这样的理论分析同时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就像海德格尔的著作虽然不是诗人的作品,但是可以启发诗人一样。本书也试图与读者一起探讨汉语的复兴之路,亦即恢复汉语的典雅与创造性。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并获得相应的课题资助,在此特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