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方案的设计

1.定性研究的逻辑

科学研究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与传播学定量研究的过程不同,定性研究的逻辑基本上是归纳的,即,通过具体的个案来总结、归纳出具有特点的或典型的规律,也就是说,是在研究的具体情境中去体验和解释。具体的传播情境是多样的、变化的,有时是模糊的。因此,定性研究的方案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允许对问题和方式进行修订,以便真实地反映被研究对象的实际。

定性研究的逻辑过程大致有如下几种:

(1)直线型

直线型的研究逻辑以一个明确的理论框架为起点,沿着框架所规定的范围和顺序,对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做出描述。然后将对部分的描述汇总,形成对总体的描述,并上升为理论。换句话说,直线性的研究逻辑是:从框架指导下的描述到结论的形成。

(2)螺旋型

螺旋型的研究逻辑没有一个明确的起点。相反,它可以从几个点同时开始。它的探究过程也不是线性的。正如它的名称所示意的,它可以向前一步,同时又可以循环,并呈螺旋形向前发展。博格丹(Bogdan)和比克兰(Biklen)这样描述螺旋型的研究逻辑:

“研究的起点是多重的。研究者同时对一些相关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进行初步的探索,做出评估,以找出那些适合其研究目的的资料。然后是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评估,同时不断地修正和确定下一步资料的来源。在这样的过程中,研究渐渐向前推进,焦点不断集中。”Bogdan, R.C.&Biklen, S.K.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Boston: Allyn&Bacon,1982.

从中可以看出,螺旋型的研究逻辑是:从探索性的起点到逐渐清晰的资料搜集和分析以及结论的形成。

(3)循环型

循环型与螺旋型逻辑都不是线性的。循环型逻辑遵循一种更清晰的环行路径。具体来说,研究者从研究问题出发,经过观察或访谈,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然后,再次回到被研究的对象,去搜集新的资料,修订或形成新的解释。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回答了研究问题。循环型的研究逻辑基于文化解释的理论。也就是说,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传播行为(如话语)的意义的廓清。因此,就需要有循环往复的解释、廓清、再解释的过程。

2.研究方案的内容

选择了研究的逻辑和路径,还要制定切实和具体的研究方案。事实上,我们在第四章第一至三节所讨论的都是有关研究方案的问题。本小节要谈的是,如何将这些准备和思考以目标、措施和步骤的形式落实下来,以按部就班地遵照执行。

研究方案应包含下列内容: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研究什么

问题的提出部分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研究方案要开门见山地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问题要以清晰扼要的一句话提出,并做简单必要的解释。

(2)研究的意义:为什么研究

研究的意义回答的是为什么要研究和为什么要在当前研究这个课题的问题。研究的意义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来阐述。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探讨已有的理论和概念中的弱点和模糊点;

对已有的理论和结论的证明;

对一种未被注意的传播现象的描述;

为政策或策略提供案例支持。

(3)研究方法:如何研究

研究方法的陈述包括两个方面: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

在这部分,要对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有所计划和交代。从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如抽样)到途径、步骤等,要尽量详细和具体。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是研究成功的保证。我们考察一项研究,不仅仅看它的结论是否有价值,更要看它的研究或论证过程是否科学、严谨。

(4)经费、设备、人员等:需要什么条件

不同的研究方法需要不同的条件。条件包括经费、设备、人员等。在定性研究中,条件还涉及获取进入实地调查的许可、接近被研究对象、安排访问或观察的地点,等等。

(5)研究进度:何时完成

研究方案要分阶段实施。每一个阶段都要有大致的预期时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研究按时完成。时间进度的分配要合理,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一般来讲,研究的准备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