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谢天振 柴明颎

翻译和翻译研究在我国应该说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了,有人根据《册府元龟》里的一则记载,推测中国的翻译活动距今已经有4300年左右的历史。《册府元龟》里的《外臣部朝贡》有一条记载:“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参见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第1页。还有人把三国时期支谦写的“法句经序”推作中国翻译研究第一篇,据此声称中国见诸文字的翻译研究至今已有超过1700年的历史了。参见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载《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4页。这些事实,自然让我们感到自豪。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却一直比较缓慢。其中原因,我们以为恐怕与我们长期以来对翻译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性质认识不足有关。尽管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甚至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高等院校里,翻译和翻译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anacademicdiscipline)、一门“毫无争议的独立学科”,然而在我们中国内地的高等院校里,翻译更多地是作为外语教学或学习的手段,所以它的位置也就更多地放在相应的外语学科之下。而翻译研究往往只是作为某一外语学科下面的一个“方向”,譬如在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下有一个“翻译方向”,这个“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可以研究翻译,撰写关于翻译的学位论文,但他们得到的学位仍然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位。上世纪90年代初,曾有过短暂的一两年时间,在我国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见诸少数几所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目录)中曾经出现过“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硕士学位点,但后来很快就消失了。再后来,翻译就作为应用语言学下面的三级学科了。这种变化的背后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当时我国学界对翻译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和对它的定位。

值得庆幸的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学的学科建设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自80年代以来,我国翻译界的理论意识空前高涨,学科意识也日益觉醒,于80年代后期译学界已经明确提出了“建立翻译学”的口号,至90年代译学界的有识之士都已认识到,“翻译学之在国际上成为一门独立‘学科’(discipline)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要“加强与国际译坛的对话,借鉴引进国外最新的翻译理论,结合中国翻译的历史与现状,加强翻译学科的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迎头赶上世界潮流,为国际翻译学科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终于,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相继建立了独立的翻译学硕、博士学位点。此事不光是从学科体制上对翻译学学科地位的确认,它更为我国内地高校的外语院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学科和学术生长点。紧接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1月正式通过设立翻译专业硕士学位(Masterof Translation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同年包括北大、上外、广外在内的15所院校获准开始招收MTI硕士生,从此拉开了我国翻译专业教学的帷幕。

翻译学硕、博士点和MTI学位点的建立,对翻译学学科理论的研究、对翻译专业教学的理念探讨,以及对翻译专业教材的编写等,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翻译和翻译研究视作外语教学和研究的一个附庸,如今我们要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建设,来发展,那么就必须从理论上深入阐释它与传统外语学科中的翻译教学与研究的实质性的区别。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语学科的大发展,各个语种、各个层次的翻译教材层出不穷,成百上千,那么我们今天编写的翻译教材又该怎样体现翻译学的学科特性呢?为此,我们邀集了国内翻译学领域内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一个编委班子,策划推出一套“翻译专业必读书系”,以期对国内刚刚起步的翻译学学科理论建设和教学教材建设一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本“书系”由两个开放的系列组成。第一个系列是与MTI课程设置相配套,可作为MTI教学选用的教材系列。这套系列同时也能为广大报考翻译专业(方向)研究生学位的考生作为考研参考书,或作为进入正式MTI教学训练学习的教学用书。目前正在编写的有:MTI专业笔译教材(一套四册),MTI专业口译教材(一套四册),《简明中国翻译思想史》,《简明西方翻译思想史》,《中国文化概要》和《西方文化概要》。第二个系列是与翻译学学科理论建设相关的译学理论专著,拟成熟一本推出一本。

无论是MTI的教材编写,还是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理论探讨,都是充满挑战的全新事业。我们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本“书系”肯定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我们殷切期望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师生读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