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
- 杨师群
- 3419字
- 2020-07-09 17:18:47
四、国内革命派报刊的苦斗
光复会、华兴会等团体在国内创办了一批革命报刊。1902年末在上海创刊的《大陆》,是国内第一家革命报刊,主编与编辑主要为归国的留日学生。该报设有《论说》、《学术》、《中国纪事》、《外国纪事》、《军事》、《小说》、《工商》、《教育》等栏目,鼓吹民主革命,发表过许多批判康、梁维新的文章,也或有支持立宪的消息。编者取纯客观的态度,让各种观点的文章和新闻杂然并存。不过,从分量上看,革命派的揭露性文章仍占有主要地位。其后有1903年4月在上海创刊的《童子世界》,由爱国学社编印,是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以青少年为读者的刊物,呼吁青年要迅速奋起,为社会革命而贡献力量,6月随着爱国学社被解散而停刊。
1903年12月,在上海发刊的《警钟日报》(原名《俄事警闻》),先后由蔡元培、汪允宗、刘师培主编。该报关注日俄战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谴责清政府的外交政策。1905年春,因该报揭露德国人在山东的罪行,德领事与上海道向租界会审公廨提出控诉。3月25日,该报被封禁。会审公廨出票拘人,主笔与经理事先离沪,结果有关编辑被判年余或半年监禁。
著名报刊活动家林白水,1903年在上海创办《中国白话报》,其贡献是把用白话文宣传革命思想。该报《发刊词》说:“天下是我们百姓的天下”,官吏“本是替我们百姓办事的,就像店里请的伙计一样”。该报揭露清政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卖国政府,替外国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杭州白话报》由藻兰生创刊于1901年6月,初期也受改良主义影响,1903年由孙翼中任主编后转向革命,猛烈抨击清廷的黑暗统治。1906年孙翼中离开后,该报由胡子安等任主笔,依然对革命持同情态度,一直到1910年2月停刊。
陈独秀1904年在安庆创办并主编《安徽俗话报》,大力宣传革命思想。参加编辑的有房秩五、吴汝澄、汪孟邹等,主要栏目有:紧要新闻、论说、历史、地理、教育、小说、兵事等。创刊号就发表《瓜分中国》一文,用通俗的文字疾呼爱国救亡,提倡练兵习武,普及国民教育,还宣传科学知识,呼吁从外人手中收回经济权力,发展自己的工商业。该报销路之广,曾居海内白话报之冠。因言论激烈,该报于1905年秋被勒令停刊。
1904年1月在上海创刊的《女子世界》月刊,刊行3年多时间,是当时影响最大、历时最长的妇女刊物。该刊物由上海大同书局主办,丁初我为第一任主编,以反对封建礼教,主张男女平等,激发妇女的爱国热情为宗旨。该刊物刊有《女界革命》、《女魂篇》、《女权说》、《革命与女权》、《革命妇人》等大量文辞激烈的政论和文学作品,鼓吹“政治革命”与“家庭革命”并举,革命色彩明显,秋瑾称赞它是妇女报刊中的“巨擘”。
1905年9月在广州创刊的《时事画报》,是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画报。该报分文字与图画两部分,文字部分有论说、短评、杂文、谈丛、小说、剧本、诗界等;图画部分则以时事画、漫画为主,间刊岭南画派的山水花卉等作品。其特色是能配合时事作出别具一格的画面报道,如反帝斗争的漫画,反映革命党人起义的时事画,还有新闻人物画等。
于右任(1878—1964),原名伯循,字诱人,右任为其笔名,另有笔名骚心、大风、神州州主等。陕西三原人,家世贫寒,自学不辍,曾中秀才、举人,因写诗讥讽时政,被清政府通缉,逃往上海。1905年,他与友人创办复旦公学和中国公学,开始为革命党报刊撰写稿,倾向革命。次年,他与孙中山会晤,加入同盟会。1907年,他于上海公共租界创办现代大型日报《神州日报》,报名“神州”,是为“唤起中华民族之祖国思想,激发潜伏之民族意识”。该报以“有闻必录”为宗72旨,报道革命党人的活动,从侧面介绍当时的革命形势,如刊载徐锡麟起义失败后在刑庭陈述其革命观点的供词,报道秋瑾遇害的经过和各地武装起义消息等,借披露革命党“罪证”的方式宣传其主张。该报还揭露了满清官场的腐败,如披露庆亲王奕劻父子贪赃枉法的大量罪行,矛头实指专制王朝。于右任后因报馆失火而辞职离去。
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办《民呼日报》,更以大量篇幅揭露各级官吏的贪污、暴虐、宿娼、赌博等行径,报道各地人民之疾苦,尤其是一些地区在受灾之后,官府如何只顾自己保官,不管人民的死活,以致饥民易子而食、求生无门之惨状。7月,清政府以报社贪污募赈款项的罪名向上海公共租界提出控告,经14次研讯,查明诬告,在关押月余后还是判决将于右任逐出租界,《民呼日报》出版92天后被迫停刊。两个月后,于右任又创办《民吁日报》,改在法国领事馆注册,以范光启为社长,景耀月为主笔。该报把反帝与反清宣传结合起来,着力揭露日本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行径,评论赞赏朝鲜义士刺杀前日本首相,直斥清王朝为“日本之政府”、“东京之官员”。日本领事联合清政府札饬会审公廨,11月19日查封报馆,《民吁日报》只出版了48天。1910年10月,于右任在几个民族资本家的资助下再创办《民立报》,担任编辑工作的还有景耀月、宋教仁、马君武、章士钊、叶楚伧、张季鸾等。该报对革命党起义诸役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次年成为上海中国同盟会总部的机关报。宋教仁以“渔父”为笔名,写了大量政论文章,深受读者欢迎,报纸销量即逾2万,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派报纸。1913年,该报因二次革命失败而停刊。三报都由于右任接连创办,史称“竖三民”报。
上海发刊的革命派报纸还有1909年的《越报》,1911年的《锐进学报》、《大陆报》等。《大陆报》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日报,旨在向外国人进行宣传,以正国际视听,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革命的支持。
武汉在当时是国内仅次于上海的大城市,也是革命派报刊宣传活动的另一个中心。革命党人先后办有《楚报》(1905)、《湖北日报》(1908)、《通俗白话报》(1909)、《商务报》(1909)、《雄风报》(1910)、《政学日报》(1911)、《夏报》(1911)、《白话新报》(1911)等。其中,声誉最卓著者是《大江报》,1910年由詹大悲在武汉创刊,为文学社机关报。詹大悲(1887—1927),原名培瀚,字质存,曾为群治学社机关报《商务报》总主笔,积极宣传革命。他于1910年组织文学社,任文书部部长、评议员,负责宣传工作。《大江报》鼓吹革命,鄂督函请英领事饬令其迁出租界,被迫停刊。然而,其革命思想影响新军,最终引发武昌起义。詹大悲1912年任国民党汉口交通部长、湖北省议会议长,1922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的宣传委员,1927年任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等职,年底被桂系军阀以“阴谋暴动”罪名枪杀。
广州革命报刊主要有《群报》(1905)、《国民报》(1906)、《广东白话报》(1907)、《廿世纪军国民报》(1907)、《南越报》(1909)、《平民日报》(1910)、《可报》(1911)、《人权报》(1911)、《天民报》(1911)、《中原报》(1911)、《齐民报》(1911)等。由于广州是革命党人多次举事之地,清政府查禁甚严。这些报刊的特点是善于用文艺作品进行革命宣传。即使如此,其寿命也大都很短,多则数月,少则几天,就被查封。
此外,广西有《南报》、《漓江潮》、《独秀峰》、《南风报》、《广西日报》、《梧州日报》等。福建有《建言日报》、《警醒报》、《民心》、《福建日日新闻》、《南兴报》等。天津有《忠言报》、《北方日报》、《克服学报》、《民国报》、《民意报》等。保定有《直隶白话报》,重庆有《重庆日报》,新疆有《伊犁白话报》……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已出现革命报刊。在清廷统治中心北京,1911年,吴友石创办的《国风日报》、田桐等创办的《国光新闻》,主要采用“客观”报道的手法,揭露政府的昏庸腐败,激发读者的革命思想。
武昌起义之际,革命党人于10月15日发刊《大汉报》,胡石庵在创刊号上以“中华民国军政府”的名义撰写《布告国人书》,猛烈声讨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号召全国响应,推翻清廷,建立民国。第二天,该报又假孙中山之名,发布《告同胞书》。武汉城战斗险恶,但是该报照常出版,甚至一天内连发六次号外,远销各地,被誉为民国第一张报纸。10月16日发刊的《中华民国公报》,为湖北军政府军务部的机关报,亦称中华民国出版的第一份政府公报。该报假孙中山之名,发表《布告大汉同胞书》。初日出一、二次,后定为日出两大张,设有“论说”、“时评”、“紧要新闻”、“神州月旦”、“文苑”等栏目。该报初期发行4000份,全部免费送阅,另贴出200份,供公共阅览,“聚观者如堵”。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上海,《民立报》、《神州日报》等马上发布消息,热烈欢呼首义的胜利。革命者还创办了二十多种临时小报,如柳亚子的《警报》等。其他省市也突破清廷的限禁,纷纷开展对起义的宣传。不到2个月,便有14个省发动起义或宣告独立,革命舆论在这场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