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中国南部发展新闻报业

1822年8月,葡萄牙文周报《蜜蜂华报》在澳门创刊,这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从1822年到1839年,澳门共出版过葡文报刊八种,然而时间都不长。1827年,中国第一家英文报《广州记录报》在广州由英商出版,为鸦片贸易辩护,攻击中国官府,主张对华采取强硬策略。该报读者广布英美与南洋,影响颇大,1839年迁往澳门,1843年再迁至香港。1831年,美国商人又在广州创刊《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鼓吹自由贸易政策。

1831年,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带着搜集情报的使命来到中国,他用华名、着华装、讲华语、认义父,以“归化华人”的身份进入广州。他以免费给人治病的手法笼络人心,还通过贿赂得到地方官的默许,终于在封闭的中国口岸打开一个缺口,于1833年8月在广州出版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为中国本土第一家中文报刊。该刊物沿用《察世俗》的外装模型,封面左边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左下印“爱汉者纂”。它在内容上以更多的篇幅介绍西方的社会文明和文化知识,力图改变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形象,消除中国人妄自尊大、敌视排外的蒙昧思想,宗教色彩不甚浓厚;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展示西方科学文化的优越之处,让中国人确信需要向西方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它与《察世俗》等宗教刊物的编辑方针有所不同,重视新闻与言论,几乎每一期都有“新闻”专栏,报道各国近况,主要译自外报,再经编者加工,还有少量来自广州和澳门的新闻。26同时,其言论重点也转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这都是以前的宗教刊物所未有的。此后,“新闻”一词成为报刊常用语。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宣传“天下万国应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各国人士应该互相学习。1833年,郭士立撰写《新闻纸略论》一文,这是中文报刊第一篇概略介绍西方报业情况与新闻自由的专论。他指出当时英国有报刊480多种,法国有490多种,美国为800多种,这是第一次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新闻报刊的情况。1835年,《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连载了麦都思的《东西史记和合》,让读者了解西方历史同样悠久;1834年辟有“各货现时市价”表,详列省城商行与各国远商相交买卖各货的现时市价,重点陈说中西贸易的好处,认为政府当局不应干预;曾两度休刊,1837年初迁往新加坡,对商业信息的发布更为重视,进一步辟出“贸易”栏,并认为鸦片之所以流毒中国,主要在于中国人不信基督,建议中国人成立“戒鸦片之会”,以善守志,广布耶稣之道,从而“近绝恶弊”。然而,郭士立正是向英国当局献议通过贿赂中国官员而从事鸦片贸易的谋士。1835年,他受命为英国领事的中文秘书。另一位编辑马儒翰,1814年生于澳门,1839年任英国全权特使义律的随员与翻译。两人后来实为中英不平等条约的起草者。由于主办人的这种传教士兼外交官的双重身份,此刊物在中英鸦片战争前夕停刊,目前所见最后一期出版于1838年7月。

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主编的英文月刊《中国丛报》,1835年5月在广州出版第一期,每期约50页,销数最高时为千余册。1836年2月期刊登文章《与中国订约——一个巨大的迫切要求》说:“采用低声下气的请求,我们将一无所获。倘若我们希望同中国缔结一项条约,就必须在刺刀尖下命令它这样做,用大炮的口来增强辩论。”到8月,《中国丛报》又发表了一篇对中国军事实力的调查报告,认为从军事角度看,中国实不堪一击。此刊1839年因战事迁到澳门出版,1844年迁至香港,1945年又迁回广州,1851年12月停刊。《中国丛报》记载了对十多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风俗诸方面的调查研究,保存了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尤其是鸦片战争前后的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1838年10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广州创办中文月刊《各国消息》,以刊载新闻为主,辟有商情专页。禁烟事起,中英交恶,该刊只出数期而罢。目前能看到的《各国消息》只有两册,即10月和11月期,内容登载的是尼泊尔、缅甸、英吉利、波斯诸国概况和广东省中外贸易的商业讯息,几乎没有宗教文章。传教士主持的中文报刊,排除相关的宗教内容,而把重点转移到新闻和商业方面,反映出时代需求的变化。

19世纪30年代,广州出版的英文报刊还有《广东杂志》、《广州周报》。《广州周报》以新闻报道面广和评论有见地而著称,1836年10月还出版了一张号外,为中国近代报刊的第一张号外。该报特别关注中国问题,1839年因中英关系紧张而迁至澳门,林则徐组织翻译的《澳门新闻纸》大多译自该报,1844年停刊。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出版的报刊有:1843年出版的《广州探报》;1859年,《中国之友》从香港迁往广州;60年代有《中外新闻七日录》周刊和《广州新报》;70年代还有《小孩月报》、《西医新报》、《纪南报》等。这些报刊除刊载新闻外,时常讨论对华政策,还发往东南亚和欧美,但是每期发行数量不大,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影响也不大。

香港最早的中文报刊《遐迩贯珍》月刊,由英国马礼逊教育会主办,1853—1856年发行。香港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被割让给英国,伦敦布道会决定以此为基地正式展开对华的传教活动,先将马六甲的英华书院和澳门的马礼逊学校迁来香港。布道会为继承马礼逊遗志,1853年8月创刊《遐迩贯珍》,传教士麦都思为首任编辑,1854年编辑工作转给其女婿奚礼尔(香港政府官员),1855年再转给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次年5月因经费与人员问题而停刊。理雅各1840年任英华书院院长,成为布道会的中心人物,后有名著《中国古典文学》,汉学成就卓越,1873年回伦敦,被聘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

《遐迩贯珍》月刊之“遐迩”即“远近”之意,“贯”为联络贯穿,“珍”乃珍闻。此刊每册11—24页不等,每期印数约三千,共四卷,计33册。其内容,前半部分主要是介绍西洋文明的长篇文章,有政治、历史、医学、地理、化学等各科知识;后半部分是新闻,有“近日各报”的新闻栏,如发布香港当局的法令,具体报道太平天国事件等各地消息,还有国际新闻,以及中国读者的来稿,甚至还有广告,可以说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此刊虽写明“每号收回纸墨钱十五文”,但大多系免费赠送中国读者,其资金主要靠英美人士捐助。为了方便旅华的欧美人士购阅,《遐迩贯珍》还刊登英文目录,所用白色洋纸,印刷精美。种种情况表明,该月刊在向近代化的方向发展。

有学者认为中国境内最早的中文日报是《香港中外新报》。香港割让后,最早的商业报纸都是英文报。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是《香港船头货价纸》,它是香港英文商业报《孖剌报》(《the Daily Press》)所办的中文附版,1857年11月3日创刊。该报现存1859年2—8月共79份,小型版(长41公分,宽28公分)一大张,两面印刷,内容以广告为主,以各色新闻为辅,打破了书本方式的报刊形态,且收取广告费用,可以说是中文报业史上的一大突破。它是中国第一份以报纸形态出版、两面印刷的中文报。该报每周二、四、六出版,以香港各商铺为主要客户,报费每月一大圆。当时日本版《香港新闻纸》,即取自该报。该报约于1864年改名《香港中外新报》,初仍为周三次刊,每周二、四、六出版“新闻纸”,一、三、五发行“行情纸”,后来发展到每日发行“行情纸”,各类新闻增多,读者面扩大。28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香港中外新报》(1872年5月4日)有四版,分别登载商业行情、本港新闻、羊城新闻、各式广告。1873年,该报终于改为日刊,成为近代化的中文日报。主持该报编务的是华人黄胜和伍廷芳,两位都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开拓者。

《孖剌报》由英国商人孖剌(莫罗的译名)(1817—1884)于1857年10月初在香港创办,是外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张日报,也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日报。虽然其办报目的在于以商业制造财富,但是时常与同业《德臣西报》等展开笔战,甚至因数度抨击香港官员而被控诽谤罪。《香港船头货价纸》虽是华人编者主持,但始终只是《孖剌报》的附版,跳不出外国人办报的思路范畴,不过还是为以后的华文报纸奠定了模式。尤其是1859年3月底,该报刊登了长篇评论《猪仔论》,掀起反对“猪仔贸易”的舆论攻势,说明它已能用评论的方式,发挥报人在舆论方面对时局的影响。

《香港中外新报》成为完整日报的时间实际上略晚于上海的《申报》和《上海新报》。《申报》于1872年5月7日创刊,应算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日报。《上海新报》于1872年7月2日改为日刊,也略早于《香港中外新报》。但是,《香港船头货价纸》“周三次刊”的发行,及《香港中外新报》每日发行“行情纸”,都为中国近代化日报的开创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模式,当为中国之最。这实际上标志着早期宗教华文报刊时代的基本结束,及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象征着中文报纸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香港华字日报》也于1873年改为日报。1872—1873年应是中文报纸纷纷发展为日报的重要年头。然而,上述诸家华文日报都不是华人自办的报纸。

1871年3月11日,香港英文报《德臣西报》出版中文附页《中外新闻七日报》,由西学巨擘陈蔼廷任主笔。陈蔼廷(? —1905),广东新会人,名言,字慎,亦称蔼亭。他1856年到香港,肄业于圣保罗书院。他在《创设香港华字日报说略》中述说了主掌该报的宗旨,认为此报虽系西人创设,而由华人办华文报为前所未有之创举,其编辑方针要着重于“述政事、纪民情、辨风俗、详见闻”,让国人知其“政治之得失”、“民情之向背”、“民俗之纯浇”、“见闻之广狭”,强调报纸应当“激浊扬清,褒善瘅恶,采舆众之公评,存三代之直道”,负起“转移风俗,鉴诫世人”的任务。其版面内容以本港新闻、中外新闻、选录各报新闻为主,也刊登广告、通告,但为数不多,与《香港船头货价纸》大不相同。该报按华人方针办报,以华人舆论界代表自居,能批评当局的一些政策措施,也欢迎读者投稿,发表评论。该报1872年4月17日易名为《香港华字日报》后,重新定位为商业报纸,与《香港中外新报》的版面安排几乎完全一样,初为周三次刊,第二年为日刊。总之,此报实不可能由华人全面主宰其编辑方针,但确实是努力在朝着反映华人的意愿迈进。1878年,陈蔼廷被任命为驻古巴领事,此后转向政界发展。

1864年,英商在香港创设中文报纸《近事编录》,王韬曾为编者,颇得上海《申报》的赞赏,“采摭繁富,笔墨灵奇”,可惜现已无存,详情难考。

陈玉申说:“香港早期的中文商业报纸都由华人担任主笔,其中《香港中外新报》和《香港华字日报》由华人‘承批’办理,自主营业,自负盈亏。因此,以往不少新闻史论著都将其视为最早的华人报纸,这是不准确的。华人虽拥有报纸的经营权,但其产权仍归外商所有。稍后出版的上海《申报》曾对当时报坛的情形有这样的记述:‘近因通商开市,于香港开设华字新闻三馆,于上海开设华字新闻一处,主笔虽系华人,而馆主实为西人也。'(《申报》1874年3月12日《论新闻日报馆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山东画报社2003年版,第33页。就是诸日报中最具华人色彩的《中外新闻七日报》,它可算中国最早的新闻周刊,也依然附属于《德臣西报》,而非一份真正由华人出资、华人自办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