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明代报业及有关制度

明代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和发行的官报概称“邸报”,简称“邸钞”、“邸钞”、“阁钞”、“钞报”、“科抄”、“朝报”、“京报”等,或别称“除目”。除,拜官;目,条目。除目,意即官吏任命的名单目录,此为邸报的重要内容。邸报由通政司、六科编辑和发布,提塘报房抄传发送全国各地,下达至各级官吏,乃至缙绅人士。邸报是时人了解国家大事的主要来源,在明人文集记载中随处可见,可以说是当时社会上一种常见的读物,影响颇大。有人还以此作为收藏,作为修史的资料。

通政司为朱元璋明初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是政府“大九卿”之一。《明史·职官志》载:“通政使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并受之,于早朝汇而进之……有机密则不时入奏,有违误则籍而汇请。凡抄发、照驳诸司公移……月终类奏,岁终通奏。凡议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必参预。”通政司收受各类章奏后,根据不同内容分送有关衙门处理,“凡各科行移各衙门,俱经通政司转行”《明会典》卷二一三。。重要的由内阁批答后直呈皇帝裁决,然后由司礼监根据皇帝的旨意用笔批复,称为“批红”,再交还内阁,内阁根据内容分别送交六科。通政司是帮助皇帝汇总朝政信息和流通相关情报的重要机关,直接听命于皇帝,与六部平起平坐,与六科共同编定朝报,为朝廷之喉舌,权力颇重。其长官通政使为正三品,只相当于各部的侍郎,但其人选往往由皇帝直接任命。

六科也是明代新设的监察机构。六部给事中合称六科,即在六部设七品的左、右给事中共十二人,监察六部的日常政务活动。六科先隶通政司,明成祖后成为独立的监察机构。《明史·职官志》载:“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复奏,小事署而颁之……凡日朝,六科轮一人立殿左右,珥笔记旨……凡题、奏,日附科籍,五日一送内阁,备编纂,其诸司奉旨处分……凡大事廷议,大臣廷推,大狱廷鞫,六科皆预焉。”可见,六科级别虽不高,但权力颇重,参与朝廷的各项重大政事活动。期间,它负责记录有关内容,同时将皇帝批答的章奏分类抄出,交有关部门奉旨执行。《明会典》卷二一三载:“凡六科每日接到各衙门题奏本,逐一抄写成册,五日一送内阁,以备编纂。”六科同意发布的内容经过整理和编辑便成朝报,再转发以供邸报抄传。

明代没有地方进奏院,各省派有提塘官长驻京城,担任军情等官文书的呈递和邸报抄传下达等任务。明初提塘官在京城居无定所,中叶后开始自置馆舍,其居住和办公地通称提塘报房,简称“报房”。提塘官的工作之一是编辑汇总“塘报”,其内容限于军事动态,由各军事单位交由原称为“刻期百户所”、后称为“塘”的机构传递。塘报是地方向中央上报军情的官文书,唐宋时称“边报”。提塘官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抄传邸报。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巡抚及总兵官,俱有提塘官在京师专司邸报。”提塘官是武职,必须雇佣一批能干懂行的书手,主要从六科发布的朝报中筛选与摘抄,完成的邸报再由塘兵或通过驿站发送各地官府,就形成了邸报。所以,提塘官的工作与唐宋时的进奏官颇为接近。

各省城也有专门人员复制邸报,再分送下级官府,或再有转抄,供一般官吏和士人阅览。整个过程一般都是手抄,传抄中会出现增损和差错,往往只抄与本地相关或自己感兴趣的消息,所以邸报内容下传过程中损失颇大。邸报基本上每日发行,传抄也逐日进行。其外观如书册,页数不定,时有增减,常在三、五千字之间。万历后可能已出现雕版印刷的邸报,明末可能出现活字印刷版。顾亭林(即顾炎武)《与公肃甥书》载:“忆昔时邸报,至崇祯十一年方有活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邸报内容主要为:皇帝活动(皇恩浩荡)、皇室动态、朝廷诏谕、官员升黜、财政经济、教育科举、军事情报、社会新闻、外交往来、灾异情况等。明末东林党和宦官斗争,及南明小朝廷内部派系争斗,邸报曾被利用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同时,民间有人经营报房。如万历年间,“报房贾儿博锱铢之利”(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十一《筹边》),社会上出现“抄报行”,因利薄而得税收减免的待遇(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三《铺行》),有人“送邸报为业”(《祁忠敏公日记》,崇宁五年(1106年)三月一日)。小说《醉醒石》第一回里记有明嘉靖年间存在“那些府县间抄日报的”,为地方官府的日报传抄。谢肇三制(万历年间进士)《五杂俎》卷三十“自述”言:“一日看除目,三年损道心。除目,今之推升朝报也。其中升沉得丧,毁誉公私,人情世态,畔援歆羡,种种毕具。”不知被其如此评论的“朝报”具体何指?黄卓明在《中国古代报纸探源》中说它类似南宋“小报”。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四《书芦城平话后》记有“明时不全京报”,其内容为邸报之翻版。但是,明末天启间“京报”只此孤证,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一般认为,明朝中叶后,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生活基本安定,人们有了解新闻信息的欲望,而官办邸报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就有了民间报纸填补其空缺。政府允许民间“报房”传抄部分邸报内容,公开出售。除北京外,南京、苏州、江陵、杭州等地也有报房。民间报纸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得力于它拥有优于官报的迅速传递手段,甚或直接派报子传递至家中,往往比官报要快几天;还能补充一些消息动态,报道也力求生动通畅,可读性强,吸引了许多读者。然而,民间报纸的报道也时有失实、失真、可信度不高的缺陷,引起官府与读者的不满。

明代邸报唯一保存至今的原件是《急选报》,出版于万历八年(1580年)四月二十二日,存北京国家图书馆,用雕版印刷,长宽为24.6×14.4厘米,共六页,小本状,以黄纸为封面,左上端印有加黑框的报头,内含“急选报”三个大字和“四月份”三个小字。正文部分以“吏部一本急选官员事,奉圣旨,计开”打头,以下分四栏,刊出162名官员的名单,包括姓名、籍贯和官任。《急选报》没有出版单位和发行人,纸张和印刷质量都不高,估计是民间报房抢时间草印出来的,可称为全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报纸,弥足珍贵。

另外,保存下来的还有当时人的邸报摘抄本。例如,现存台北“中央图书馆”的《万历邸钞》,共32册,1969年出版影印本。《弘光实录钞》原载于明代史料丛书《甲申传信录》,该书由南京政府的中国历史研究所编辑,其序言说:“《弘光实录钞》系根据弘光朝的邸报,参以见闻的记载。”弘光是南明福王政权的年号,《弘光实录钞》主要为弘光邸钞,抄作者是思想家黄宗羲。此外,还有明人书籍附录的邸报翻印件。如收入《颂天胪笔》等书的《天变邸钞》,它是一份专门报道天启六年(1626年)北京发生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纸,全文约两千字,估计并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编写而临时刊发。

明代的告示、榜文等官方公报也不少。农民起义队伍中还流行竹筹、揭贴、旗报、牌报等消息传播手段。竹筹大约是一种写有紧急信息的竹签,当时白莲教14“飞竹筹,报机事,一日数百里”。揭贴类似近代的大字报,农民起义军所到一地常常采用。旗报渊源于古代的露布,由人扛旗骑马奔驰,旗上写口号、捷报或文告。牌报是用木牌记载信息进行传播,内容可以是战报、法令、檄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