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汉语习语与节日禁忌

禁忌,在西方学术界称为塔布(英文“taboo”的音译),来源于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语。塔布的原意是指不能被普通人所接触的有超自然灵力的人、物。这些事物之所以不能被普通人接触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它被视为神圣的;其二,它被视为不洁的或危险的。人们认为,接触了这样的事物将会遭到惩罚。现在,禁忌泛指那些来自社会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约束、禁制。

“禁忌”一词在我国汉代便已在古籍中出现,意即忌讳。《汉书·艺文志》中说:“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合人事而任鬼神。”可见最初禁忌是由于对鬼神的信仰,怕亵渎神灵招来祸患。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中引用温德持的观点:“随着文化形态的变化,禁忌成为一种有它自己基础的力量;同时,也慢慢地远离了魔鬼迷信而独立,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习惯、传统而最后则变成了法律。”

俗语“大年午夜死个驴,不好也说好。”反映的就是语言禁忌。春节期间偶遇摔破碗碟的情形,要赶紧说“岁岁(碎)平安”、“落地开花”或“越打越发”。或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如“缶(瓷器)开嘴,大富贵”等)来弥补。除夕的饺子煮破了,要说“挣了”。

春节忌风、雪,喜晴忌阴,俗谚云:“元日晴不阴,五谷扎下根,元旦日晴明,年丰人安宁;元旦日风雨,米贵蚕儿稀。”认为五更时有风,则“东风水患,西风兵变,南风大旱,北风岁丰,东北风大有,东南风疾病,西南风小旱,西北风五谷欠。”最忌西风或西北风,有“正月初一发西风,十个牛栏九个空”,“岁朝西北风,大雨害农功”的谣谚。但随着对科学和气象知识的了解,这些禁忌也已经消失了。

《清嘉录》说:“元旦,俗忌扫地、乞火、汲水并针剪,又禁倾秽蹇粪。”忌扫地,倒垃圾是防止走了财气;忌动刀剪针线,是怕遭凶祸。古时元旦出门时忌讳碰到和尚、尼姑、寡妇等人,因为“初一遇和尚,穷得精当光”,“碰到尼姑,逢赌必输”,“新年遇寡妇,必定做鳏夫”。春节吃的饭要有剩余,以求“年年有余”。吃腊八粥忌吃荤,有“荤年素腊八”之习。正月二十三为忌日,忌用刀斧及出门,恐有不测,俗话说:“大忌二十三,太上老君不出庵。”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行为禁忌,我们可以从有关端午节和清明节的习语中窥见一斑,如:“清明不带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带柳,来世变黄狗”,“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佳节,菖蒲插壁”,“惟有儿时不能忘,持艾簪蒲额头王(额头王,即在端午节时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画个王)”。用柳枝插门或簪头上,插柳、戴柳是为了防衰老和死后转生。端午节在小满和夏至之间,正是多种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人们采用艾叶悬于门户上,利用其发挥的药味洁净空气。因此端午有挂艾蒿、带香包、驱五毒、饮雄黄酒的风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忌妇女住在婆家,必须回娘家“躲灯”,俗语说“男家怕灯”。中秋古时,男子忌拜月,因为男为阳,月为阴,怕亵渎月神,故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婆家过中秋“吃乱了月饼死公公(河北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湖南长沙城乡有送节之俗,由出嫁女儿向娘家馈赠月饼、菱藕等物,娘家则将已嫁姑娘接回家团圆过节,有“八月桂花香,家家接姑娘”的说法。

六月六古称天贩节,俗称“杯官生日”。官,亦称鄱官,相传是灾害之神。农家剪纸剪成田神,涂上鸡血,挂在竹竿上,每田插一根,叫敬官。有的在五更时杀雄鸡祭于田间,叫祭官,以求禳灾丰稳。旧时读书人曝晒书画,妇女翻晒珍贵衣服。谚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

有些地方九月九日这天要将牛羊等家畜放纵于野,不能关在圈里之习俗,因此有谚云“九月重阳,散放牛羊”、“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容着大量的禁忌内容,并且多属于四时禁忌。所谓四时禁忌指的是这些禁忌附着在特殊的时间上,仅仅与某个日子或某段日子有关,期限一过,禁忌便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