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俗与文化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形成,并且不断循环往复,进而沿袭、传播和演变,服务于特定民众的日常生活。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
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民间”就是指除官方以外的有某种共同社会关系的群体,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风俗”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方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从民俗的内部关系看,社会生活本身是一个整体,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民俗文化的各个部分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并相互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这个词是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汤姆斯(W.J.Thomas)1846年创用的,他将萨克逊语的“folk”(民间、民众)和“lore”(风俗、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
1.文化遗留物说
这是英国文化进化学派的观点,由安德鲁·兰(A.Lang)于1879年首先提出,曾一度盛行,许多著名学者如弗雷泽(J.G.Frazer)、哈顿(A.C. Haddon)都主张此说。他们认为,民俗是一个已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所残留着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就像人由猿人进化而来但身上却残留着一根尾椎骨一样。
2.精神文化说
这也是英国学者的观点,曾在国际民俗学界流行了相当长时间。他们注重民众的精神生活或心理活动,而不重视工艺技术的物质生产。著名的英国民俗学家博尔尼(C.S.Burne)在英国民俗学会1914年出版的《民俗学手册》中认为:民俗把流行于落后民族或保留于较先进民族无文化简短中的传统信仰、习俗、故事、歌谣和俗语都概括在内。它包括有关生物与无生物自然界,人类性质和人所创造的事物,精灵世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有关巫术、咒语、灵物、护符、命运、预兆、疾病和死亡等方面的古老而野蛮的信仰;它还包括诸如婚姻和继承、童年和成年生活,以及节日、战争、狩猎、捕鱼、饲养牲畜等方面的习俗和礼仪;也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歌曲、歌谣、谚语、谜语和儿歌等。但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状,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鱼网和鱼叉的构造,而是渔夫下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技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祀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把民俗学研究的事象限定在物质形态背后的精神层面。
3.民间文学说
这种观点主要流行于美国和俄罗斯,认为民俗就是民间文学。如美国学者厄特利(F.L.Utley)将民俗定义为“口头传承的文学艺术”,把习惯、宗教、语言、工艺等都排斥在外。在俄罗斯,民俗仅指劳动人民的口头创造。在我国,自1918年2月1日刘半农在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发起向全国征集歌谣活动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研究得最多的民俗现象也是民间文学。
4.传统文化说
这是西方学术界普遍流行的观点,即受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影响,把民俗仅限于传统之中,将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民俗排斥在外。这些民俗学家的目光大多关注于文化后进的人群,即农民和边远地区的居民等。1961年,美国学者厄特利(F.L.Utley)对西方流行的21种民俗定义进行了关键词分析,发现其中“传统”一词的出现,达13次之多,可见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
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以及对民俗现象认识的发展,现在一般都从广义上理解民俗的概念。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将民俗的概念归纳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伴随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民众生活不断向前发展和变化。民俗语言学家曲彦斌认为“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
这种广义概念上的“民俗”,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民俗现象的范围,但也不是说民俗就是宽泛无边的。每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结构都是分层的,其文化亦有层次性,民俗只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但并非一切民间文化都是民俗。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传播扩展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