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擒二毛

【不擒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曰:“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古今汉语成语词典》)

齐桓公称霸时,西部的秦国发展很快,收归了不少附近的小国,实力显著增强。到了秦穆公时,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国家已很强盛。齐桓公死后,按说秦穆公应该称霸。可是,以霸主自居的不是秦穆公,而是宋襄公。

宋国,即商朝贵族微子启所建立的国家。微子启是纣王的庶兄,商末暴政他没参加,周初叛乱他也没参加,因此被封到今河南省东部为侯。宋国不大,但比周边的陈、蔡和其他夷族小国要大;宋国不强,但比周边的鲁国、卫国要强。齐桓公晚年为继承人的事逼得焦头烂额,他有五个儿子,谁都想继位。他想把君位交给自己喜欢的小儿子公子昭,又怕难以如愿,便想到周边势力相对强大的宋国,托付宋襄公扶助。齐桓公死后,公子无诡自立为君,公子昭跑到宋国求援。宋襄公不负重托,立即联合卫国、曹国和邾国护送公子昭归国。凑巧国内一些大臣杀死了公子无诡,于是,公子昭当上国君,史称齐孝公。齐孝公知恩图报,对宋襄公毕恭毕敬。曾经指使诸侯的齐国都对自己唯命是从,宋襄公哪能没有称霸的心思?

与秦国相比,宋国不及;与楚国相比,宋国不及;即使与晋国相比,宋国也不及。就实力而言,若不是晋献公听信骊姬之言,因立储造成内乱,称霸极有可能。偏偏秦国和楚国还没称霸,宋襄公就以霸主自居。他靠什么?靠仁义。他认为仁义之师,受人拥戴,扶助公子昭归国继位就是明证。这是一厢情愿,很多诸侯不满,便在公元前641年,进行聚会,缅怀齐桓公,陈、鲁、蔡、齐、楚、郑等国都聚集一起,结成新的联盟。宋襄公很不乐意,便想借助齐国和楚国的势力,让各国屈服于他。公元前639年,他搞了个三国会盟,齐孝公当然支持他,楚成王随口答应。接着商定,秋天在盂地(今河南省睢县)会盟。行前,公子目夷让宋襄公带些兵马,以防不测。宋襄公不带,他认为,如果连信任也没有,何谈仁义?他失算了,原来楚庄王同意会盟是要借机称霸,因而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将他抓了起来。进而,举兵进攻宋国。所幸,公子目夷有所戒备,匆匆逃回到宋国。眼见形势严峻,司马公孙先立公子目夷即位,安定民心,继而,号令全国,统一行动,抵御楚军。楚国大将斗勃率军围攻宋国都城,以宋襄公胁迫守军投降。宋军不降,还告诉楚军,已经立了新君。楚军无奈,只好攻城。宋军顽强抵抗,打得楚军死伤无数,仓皇撤退。楚庄王一看宋襄公已无用处,干脆借用他拉拢鲁国。经鲁僖公周全,宋襄公大难不死,辗转鲁国,得以释放。

归国后,宋襄公复位,带着卫、许、滕几个小国的军队进攻郑国。理由是宋襄公被抓时,郑文公提议诸侯拥护楚庄王当盟主。宋军攻打郑国,楚国不会袖手旁观,楚庄王立即派大将成得臣来救。成得臣很会用兵,不去救郑,而是带兵直接进攻宋国。宋襄公匆忙回师归国,飞速渡过泓水,在今河南省柘城西北驻扎下来。此时,成得臣送来战书。大将公孙固觉得宋国实力不如楚国,没有取胜的把握,不如两国讲和。宋襄公却不主张讲和,他觉得楚国蛮横霸道,丧失仁义,不得人心,仁义必胜,野蛮必败。宋楚战争无法避免地发生了。

公元前638年11月初,大战打响。宋国大军高擎着“仁义”大旗,列阵于泓水南岸,等待成得臣率军过河。毫无疑问,宋军占据地理优势,掌握着胜利的主动权。不过,宋襄公并不看重这地理优势,而是看重“仁义”,并将之视为法宝,以为正义在手,胜券在握。然而,宋军却被打得大败。开战之前,楚军需要渡河。渡河需要船只,需要时间,不会一次全部渡过。刚渡过一部分,公子目夷觉得是以多胜少的好时机,请求宋襄公下令出击。宋襄公却不,告诉公子目夷说:“不,此时不能进攻,咱们是仁义之师!”

宋军耐心等待,楚军终于全部渡过泓水,可还乱哄哄没有列队。公子目夷急不可待,催促宋襄公下令出击,还说,再不出击就错过了获胜的最佳时机。宋襄公不听,还烦躁地指责他:“你怎么一点儿也不讲仁义?人家还没有列好队,布好阵,怎么能打?”

公子目夷只好和宋军耐心等待,等待楚军整好队,布好阵,擂响战鼓,开始大战。楚军兵多势众,士气高昂,像洪水决堤般汹涌扑来。宋国部队奋力抵抗,敌众我寡,难以抵挡,不多时已经溃不成军。慌乱之中,宋军不忘保护宋襄公,但是,楚军深得擒贼先擒王的要领,盯住宋襄公不放。宋襄公身中数箭,大腿上血流不止。危急时刻,公子目夷拼命保护宋襄公驾车逃跑。楚军穷追不舍,公子荡拼命阻拦,奋力抗击追兵,战死在乱军当中。公子固收拾残部,边抵抗,边撤退,宋襄公这才躲过追兵,逃出战场,逃回睢阳。

战后,宋国军民不无怨气,公子目夷更是怨气冲天,责怪宋襄公不该如此打仗。宋襄公悲伤地说:“君子不杀受伤的敌人,不擒获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用兵之道,不靠险阻取胜。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可是不进攻还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左传》中宋襄公的原话是:“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禽,即擒。其中的不擒二毛,后来被广为使用,流传为成语。

由此可见,宋襄公所说的仁义不是没有依据,而是遵照古人法则,祖先成训。可惜,历代评价宋襄公很少有人回望历史,客观地认识他,公正地对待他,而是毫不犹豫地将他钉在耻辱柱上,认为他愚不可及,甚至说他是“蠢猪”一样的人物。这样一来,价值判断缺少了是非观念,沦为成王败寇的尺度,世事混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