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其中,成就其外

吴强

在上海教育这片藏龙卧虎之地,让我忆昔谈今,分享经验,简直是班门弄斧。但是,我曾到五所大学求学,涉猎三个专业,职称是大学中学双份,经历过艰辛的专业发展与转型,相信我的专业成长有“独”和“特”的成分。

一、心系专业,心无旁骛

物理,事物之道理也。这是我对物理的本质的理解。它助我谋生了36年,是我专业与事业发展的基石。

我是1978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因为喜欢物理,我报考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读师范学物理。

在大学的三年里,我的学习状态用四个字就能够描述:如饥似渴。最终我以比较优秀的成绩毕业,并回到母校教物理。

两年后,我调入了当地最好的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做高中物理教师,并担任班主任工作。由于工作出色,一年后便担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兼团委副书记。那年我23岁,是全市最年轻的两个科级干部之一。1986年,当地教委给了我一个“教育管理”本科学历进修的指标,但相比从事管理工作,我更钟情于物理教学。最终,我通过考试获得了物理本科的学历进修机会,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忙忙碌碌过了八年,1992年,由于市里的一所职业大学面临被教育部撤销的处境,组织部门要抽调骨干力量应对,我被调去并担任校办负责人,同时由中学物理一级教师转任物理学讲师,教普通物理课程。就这样,我把普通物理教了好几遍。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那所职业大学不仅没有被撤销,反而借机重组成一所综合性的高等专科学校。在这所学校,我先后负责多项工作,其中两个职务对我的专业发展影响最大。

1992年,我被任命筹备学校校办产业总公司。在只有两万元的资金支持下,为学校办了三家公司,其中两家是计算机公司,一家搞培训,一家搞销售和网络工程。利用这个机会,我以物理的功底,很快在计算机及外设硬件技术上崭露头角,同时在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与网络工程方面有了经验,但是在编程及操作系统等计算机“软”的方面技术水平严重不足。这段经历让我看到了我自己专业上的短板,决心继续学习,迎头赶上。

工程系的大多数教师是从工厂中调入的,领导说“没有人懂教学管理”。这样,我被派去担任负责人,从而正式走出了理科,走向了工科教学。理科与工科虽然有知识相通之处,但实践方式却大相径庭。好在我的物理功底比较扎实,特别是在电子技术方面,于是,我担任了“晶闸管变流技术”的主课教学,一边教一边学习。为了适应岗位需要,我参加了南昌大学的工业自动化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进修学习。这次学习促进了我的专业转向了工科。至今,“软件工程”“近似值计算”等课程对我的专业发展一直起到促进作用。也就是这段经历让我感觉到微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在1999年,我利用高校教师专业提升的机会,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学系进修微电子专业,并于2000年进入复旦大学计算机系进修,主修“计算机操作系统”和“INTERNET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完善我的知识结构。这一年,我取得了高校物理学副教授的专业资格。

二、心有所属,行之所归

2000年,我作为人才引进,进入上海市任中学教师。我一面教高中物理,一面做计算机网络管理。这时,我又从物理学副教授转为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但是,我很快发现上海市的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与我在大学所学所教十分相似,而中学开设的劳动技术课也与大学工科课程相似,很适合我。可能更习惯于大学那种教学的自由,或者是喜“动”不喜“静”的性格,我决定去教劳动技术课和指导学生做科技创新项目研究。这可是一个逆向的选择,当时阻力很大。

由于带学生搞科技项目研究,特别是当时方兴未艾的机器人活动,我渐渐地被人关注。于是,我加入了一个机器人教材编写小组,其中的领头人是位信息技术特级教师,我们写了三本《机器人教程》。其中一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我们团队中的一位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博士,他用自己公司的大部分利润,在国内首先创办了一家机器人公司。他的愿望是通过努力为国家培养研发机器人方面的人才,从现代技术上为强盛国家出力,而这,正是国家目前的软肋。我为他的举动所折服。机器人技术是现代工业的标杆。中国要强盛必须首先要做技术强国,而在机器人技术上有突破是一项重要选择。但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中学生中培养专业兴趣与特长开始。一个民营企业家能够有如此的胸怀,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有所觉悟。我想,人活着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个人的发展如果能与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前途联系在一起,将是人生中一件快事。从那时起,我有了一个立足点:在中学从事机器人教育,为强盛国家现代工业技术而努力。

至今为止,我始终认为选择这个立足点是正确的,也是有意义的。我曾动过念头重回大学,一些大学也很欢迎我去,但最终我决定留在中学从事机器人教育。我选择到上海一所一流的中学实践我的想法,希望能为培养出一批国家需要的现代工业领军型人才尽点绵薄之力。

三、修炼其中,成就其外

刚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时,学校的物理教师不足,领导希望我去教物理,甚至连续三年希望我回到物理教师岗位。但我的回答是:“我是来教劳动技术的,不是来教物理的。”不教物理这样的“主课”,而选择教“副课”,在常人看来是“傻子”,但我义无反顾,因为我有一个信念,应试教育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才是人才培养的必然方向。

这样,我坚持了下来,做了两件有意思的事。

第一件事,指导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在我看来,这件事是真正能够培养学生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事,是作为教师真正意义上力行实践素质教育的工作。与众不同的是,我没有选择“急功近利”的方式,而是谋求“细水长流”直到“水到渠成”。这样,从研究问题的发现,直到最终研究成果的形成,主体都是学生。用一些评委的话:你们学生的项目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学生研究去解决问题,是学生自己在做的。我的作用则是在做“引领指导”“项目管理”和“后勤服务”。

为了带好学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学生有研究的时间是第一要素。我利用休息日等时间,把学生集中到学校来开展研究;进校前三年,我利用节假日加班天数达到300多天,几乎每个节假日都在学校,而且都是无偿的。记得有一位家长问我指导小孩要交多少钱,我说不要钱。家长感到非常奇怪,难以理解,后来发现小孩还真能有收获,逢人便说“还有不收费的教师”。有时,遇到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课题研究已经超越了我的水平时,我能够适时地找到合适的专家、教授对学生进行指导。我也总能够与大学教授、专家打成一片,并相互尊重。这也得益于我在大学的经历和我实事求是的带教风格。

17年间,我指导了150多个学生研究项目,获奖数百项。最重要的是,我培养了约300名学生,他们大多数在工程、计算机、机器人领域养成了较好的思想方法和专业兴趣,并在国内外著名的大学学习这些专业。我相信最终有人会成为国家现代工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例如,一位我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指导了六年的学生,完成了五个工程与计算机类的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最终以优秀的学业和科技创新的特长进入MIT学习工程。他的面试官还亲自到我校查看他的研究项目的展板情况。这位学生在回顾这段经历时说:“吴老师把单片机作为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核心,是非常关键的切入点,因为在为单片机编写程序时,培养的是偏理性、思辨性的思维能力;而要让单片机发出的动作指令得到实现,需要设计制作出合理又精巧的机械结构,这样又培养了偏感性、实用性的思维能力。而有关一个创新项目的用途与目的,则会让我们去思考一个创新项目的社会意义。”又如在高中阶段我指导了三个计算机算法方面项目研究的学生,他借此获得教育部“明天小小科学家”一等奖而被清华大学现场签约录取,毕业后即被一家香港公司聘为总经理。这样的案例有数十个。

第二件事,是做劳动技术学科的教学研究。这门学科是当前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但是却不被重视。国家现行的学生分流使得绝大多数的优秀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并以升学为目标,如果技术教育跟不上,势必导致优秀的学生技术素养不高,或者等待进入大学后再进行培养就总是要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生。这可能是我国技术人才培养的一个短板。这个问题目前只能主要通过劳动技术学科来解决。但是,目前该学科也由于自身多方面的原因而举步维艰,主要问题出在师资、教材与教法上。针对这些问题,我的研究一直进行着。在师资培养方面,在教委的支持下,我组建了市级名师培养基地,招收了13名学员,目标是培养学科高端人才;以编写区本教材为契机,组织杨浦区高中教师团队进行编写,培养出一支教学研究团队。我参与市级教材编写共两本,并以学科内容拓展编写专著两本,发表论文20多篇,全国、省市公开教学课十多节,在主流媒体上通过微信号平台等方式面向海内外发表专访多次,开展学术讲座、报告几十场。我对现行教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以技术教育为核心的主导思想;倡导课堂形态适应技术教育的特点和“眼高手低”的课程理念;破解了学科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的难题。我基于课堂教学进行实证研究与示范,开放教学观摩,辐射面达全市本学科的10%以上,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我始终坚信物理学的守恒定律,我认为,人的付出也是守恒的,当付出积累到一定的量,即转化为质变。

2011年4月,我受聘于复旦大学高教所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11年9月,上海市政府授予我“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2012年,担任上海市普教系统劳动技术学科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2014年,聘为国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2015年升任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A类专家。2016年任上海市教师研究会综合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指南高中劳动技术学科编写组组长。2017年6月作为上海市向中组部教育部推荐“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学以下层面第一名;8月入选国家教材委专家;10月入选上海市教委“讲台上的名师”活动;12月通过上海市正高级教师评审。这些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专业转型的见证,可谓修炼其中,成就其外。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调整办学思路,决定把对学习工程技术有需求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工程素养与专业兴趣培养。为此,筹办“工程学院”以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规划与发展。我提出了以“机器人工程”为主干的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可行性验证并获得支持。我想,这是教育发展的新鲜事物,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借着这股东风,协助学校办好“工程学院”,为学校发展出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好的条件,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做准备,是我最大的心愿。

凤光宇,上海市历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嘉定区教育学院教师、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普教系统历史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初中历史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嘉定区会长,历史学科负责人。曾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获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嘉定区人民政府评发的第二届“嘉定区杰出人才奖”。近年来,先后参加上海市中学历史教材编写,主编教师教学用书,编书六本,发表论文3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