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一

邓伟志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正确地评价一个人是很难的,正确地评价一位伟人更难,尤其是评价列宁,那是难上加难。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了光辉的现实,可是70多年后,由他亲手缔造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了。怎么看这个问题、怎么评价列宁就成了个大难题。

解体后的俄罗斯内部有争论。有人说列宁是罪人,要拆掉列宁塑像;有人仍讲列宁是伟人,坚决反对拆掉列宁塑像。拆也不是,不拆也不是,怎么办?我亲眼看见俄罗斯有个城市来了个折中,不拆也不露,把列宁塑像罩了起来,容后再议。

德国的情况更加复杂。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后,有人把十几米高的列宁花岗岩雕像打成两半,很多人感到十分惋惜,喜欢列宁的人多了个心眼儿,连忙把1.7米长的头部雕像藏在地下。几年过去,德国舆论又提出应该把头、身分离的列宁雕像接起来,可是头像不知何处去了。悬赏之后找到了塑像,又有人反对头身连接。怎么办?有高人建议把头像置于博物馆。于是又有人反对。博物馆又来了个折中:将其置于馆内供人瞻仰,但头部雕像不是立起来的,而是躺着的。如何解释这个“躺”?那就众说纷纭,各人自便了。

可见,如何评价列宁是个世界难题。

华东师范大学周尚文教授花四年时间撰写的《列宁政治遗产十论》(以下简称《十论》),从总体上解出了这道“哥德巴赫猜想”。他认为列宁既不是神,也不是鬼,与历史上许许多多伟人一样,列宁是伟人,是一个有远见卓识、丰富感情,又有错误缺点的伟人。

之所以认为列宁是伟人,是因为列宁力排众议、独树一帜,在敌强我弱、环境十分困难的形势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时俄国和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见解和策略原则。列宁在1915年发表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破天荒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观点。随后,他领导布尔什维克组织发动了“十月革命”,撕开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个裂口,创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和社会制度,并为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建起了一座灯塔。预言是大胆的,胜利是璀璨的。

我们把中国已经建设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初级阶段”。那么整整一百年前开始的列宁时期的社会主义应当称为什么?不用说,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或曰:“试验阶段”。

想想看,在试验阶段能不出错误吗?多年来,我在教学中常引用列宁那句十分开明的名言:上帝是允许青年人犯错误的。那么,上帝是不是允许“青年社会主义”犯错误呢?周教授毫不讳言,他在书中指出了列宁在农村工作、知识分子工作等方面的错误。列宁驱赶持有不同政见的学者是化友为敌,是摧残学术,削弱自己。但就算是有错误,我们也得承认列宁领导的苏联远比沙俄优越。要知道,任何伟人都有历史局限性。法国的拿破仑是伟人,但后来呢?他要称帝。这可是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啊!犯有不可饶恕的错误并不能否认他仍是伟人。列宁还提出过“向敌人学习”。他所指的“向敌人学习”,是学习敌人的长处。在社会制度更迭的时候,人们喜欢用“翻天覆地”来描述,可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新制度历来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几块旧社会的“母斑”。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便既不会对伟人“个人崇拜”,也不会认为伟人是“罪人”。周教授在对列宁的评价中,熟练地运用了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所阐述的对立统一规律,这也是大家公认的历史唯物主义。

读了《十论》,可以清楚地看出,列宁的一生是一心为国家、为人类着想的一生。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立即领导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方面。1920年12月,他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在对外方面,他领导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击退了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他不止一次宣布废除沙俄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他为苏维埃国家制定“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30年后,列宁的“和平共处”发展为中、印、缅三国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与今天由中国提出、被联合国多次写进文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仅有一步之遥。

列宁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1900年,他以难民身份巧妙地经瑞士辗转来到德国的慕尼黑。在慕尼黑,他创办了《火星报》,写出了名著《怎么办?》。其间,为了逃避德国密探的搜查,他换过三个居住场所。2016年我去瞻仰了其中两处。有一处是八个人合住的一间房,有一处现在旁边放了十几个垃圾桶。可以想象,当年的模样是何等简朴!列宁当年还有一处住地,只知道是在郊区,早已荡然无存,没人知道具体情况。

列宁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他既反对随意曲解、攻击马克思主义,也反对抓住马恩著作中的个别词句当作教条,搬来搬去,肆意发挥。他曾庄严指出:无产阶级对敌人专政并不消灭本阶级内部的民主。他主张给最大多数人最高类型的民主。我大学毕业后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是组织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后来有三年,任务就是分工学习《列宁全集》中文版第1版38卷的内容。那时社会上强调阶级斗争,出版了马恩列斯论无产阶级专政等专门问题的几本小册子。我当时学了列宁著作以后暗暗思索:列宁那么多讲平等自由、“人权立法”、“权利准则”、“政治上的完全自由”、“实行没有任何限制的普选权”的言论为什么不选几句?如今有人一味地批判列宁的暴力、专政的思想,我便想:他们有全面地看过列宁的著作吗?列宁讲平等自由等的言论有没有看过?读书写文章不能“各取所需”,不能掐头去尾、以偏概全,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还有人以列宁拿过德国当局的钱为根据,大骂列宁是“德谍”“俄奸”。列宁在慕尼黑没拿过德国当局的钱是肯定的,至于在“十月革命”中是不是拿过德国当局的钱我还没有考证清楚。我只知道有一种确切的说法,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捐献、支援过俄国革命。退一万步讲,就算拿了德国当局的钱就一定是德谍吗?孙中山的“以俄为师”的主张是派蒋介石赴苏考察后才明确提出的,孙中山、蒋介石办黄埔军校是拿了苏联的费用的,但我们绝不能讲孙中山、蒋介石是苏谍。还有,如果撇开背景,蒋介石的儿子加入过苏联共青团和苏共,难道就能因此说蒋氏父子是“苏谍”吗?

列宁是伟人,不是完人,他有些主张当时看未必适当,今天看更被认为失当,但瑕不掩瑜,今人不能苛求前人。至于苏联的解体,更应当冷静思考。不论信仰列宁主义的还是不信仰列宁主义的,都应当全面地、历史地看待他。情绪化是学术的雾霾,轻率地扣帽子不是理论家的风度。

学无止境,理论研究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周尚文教授对列宁政治遗产的研究成果是他的一家之言,对列宁和列宁主义的研究并没有结束,欢迎读者朋友继续讨论。实践是理论之源,讨论是理论之流,源远流长。

2017年5月

于上海天纵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