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均衡产出

3.1.1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要说明一个国家的生产或收入是如何决定的,需要从分析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入手。遵循逻辑实证方法的一般程序,首先设定一些假设条件。主要假设条件如下:

(1)假设经济中只有两个部门:家庭和企业。消费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庭部门,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部门(这样简单的经济关系称为二部门经济)。

(2)假设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3)假设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等于零。这样,GDP=NDP=NI=PI。

(4)假设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动(有时被称为凯恩斯定律)。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所有变量值都是与名义变量值相对的实际变量值。

【知识链接】

关于萨伊定律和凯恩斯定律:凯恩斯以前的传统经济学是以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为代表,认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不可能出现生产相对过剩和经常性失业。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物价猛跌、工厂倒闭、百业萧条,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理论体系。凯恩斯定律指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供给,需求创造供给。该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因为在短期中,价格是黏性的,难以调整,当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调整产量,而不是价格。

3.1.2 均衡产出的概念

为了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总需求、总供给、总产出、总支出和总收入这些变量的关系。总供给和总需求属于理论概念,总产出、总支出和总收入属于统计概念。其中,总支出(Aggregate Expenditure,AE)是总需求的度量指标,总产出和总收入是总供给的度量指标。

在上述情形下,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决定了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或国民收入)称为均衡产出(或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家庭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当产出水平(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的生产就会稳定下来。如果生产低于需求,企业库存就会减少,企业就会增加生产;如果生产超过需求,企业所不愿有的过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由于总需求是表示在一定的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条件下,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想要购买的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总需求反应的是经济中不同经济实体的总支出计划,所以,它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4部分构成。在二部门经济中由于没有政府和对外贸易,总需求就只由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国民收入)可用公式表示为:Y=C+I。举例来说,假定企业生产200亿元产品,家庭和企业要购买产品的支出也是200亿元,那么这200亿元的产出就是均衡产出或者说均衡国民收入。

3.1.3 均衡产出的实现

均衡产出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这一点,可在图上得到表现。在图3.1中,纵轴表示支出(AE),横轴表示收入(Y),从原点出发的45°线上的各点都表示支出和收入相等(AE=Y)。假定总支出(总需求)为200亿元,则总产出(总收入)为200亿元时就是均衡产出,A为此均衡点。但在宏观经济实现均衡的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产出和支出完全可能是不相等的。例如,企业部门预测失误,生产了220亿元的产品,而实际的需求只有200亿元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把多出来的20亿元产品视为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或称非计划存货投资),图中用IU(Unintended Inventory)表示。此时,企业会减少生产,直到非意愿增加的存货为零。如果实际产出是180亿元,则存货非意愿地减少20亿元,企业将增加生产,使存货恢复到意愿的水平。只有当实际产出为200亿元,与总支出相等时,存货才不会发生变化,均衡产出即为200。还可假定总需求为190亿元,则均衡产出必为190亿元;总需求为210亿元,则均衡产出为210亿元。

图3.1 均衡产出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