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物流管理(第三版)
- 王自勤
- 6706字
- 2020-08-28 01:19:35
1.1 现代物流与物流管理概述
1.1.1 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把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该定义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物流,这种物流在人类现代文明开始以来就已经存在了,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后半部分指的是现代意义上的物流,即现代物流(Logistics),是将原本分散的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要素有机结合的产物,又称综合物流或一体化物流,也是本教材所指的物流。
物流活动广泛存在于各类经济与非经济组织,除了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建设等企业外,政府、军队、宗教、体育等组织也存在着大量物流活动。本教材所介绍的物流管理与方法虽以工商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为对象,但其基本原理与技术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类组织。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因此,物流管理就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被国内教材广泛引用的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LM)对物流的定义是:为满足顾客需要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生地到消费地高效、低成本地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过程。这实际上是对物流管理的定义。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现代物流与物流管理的概念,理解物流管理活动的特点、范围和内容,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把握物流管理的一些基本特征。
(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
满足顾客需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在现代物流中,顾客满意目标的设定优先于网络其他各项活动。在物流体系的基本建设上,要求物流网络、信息系统、作业系统和组织结构等的设立必须围绕“使顾客服务能有效开展”这一基本出发点。具体来说,物流体系必须做到:第一,物流网络的优化,即要求车站、码头、仓库、配送中心、加工中心等物流结点的建设(规模、地理分布等)既符合分散化原则(接近顾客),又符合集约化原则(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第二,信息系统的优化,即能够及时、有效地反映物流信息的流动和顾客对物流的期望;第三,物流作业的优化,即在运输、仓储、加工等过程中应当运用什么方法、手段使企业能最有效地保存商品价值并使商品增值;第四,物流组织的优化,即把原来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物流组织,按顾客导向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建立一个扁平化的、富有弹性的新型组织。
(2)现代物流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
以往我们认为物流存在于企业生产阶段和产品销售阶段,也就是说,物流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分销物流”(即Physical Distribution)和“企业内物流”;而现代物流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生产和流通过程,还包括消费过程。例如,从零售商到消费者家庭的末端物流,已成为某些物流企业的目标市场。现代物流不仅关注资源开采商→制造商→分销商→用户的正向物流,也关注退货物流、废弃品物流、回收物流等逆向物流。
(3)现代物流的对象除了物品还包括服务和信息
物流的名称易使人误以为只针对实物运动;而现代物流的对象,早已超越了实物商品。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也反映了这一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定义只涉及实物(原材料、零配件、成品、废弃物),而到八九十年代,则扩大到服务及其相关信息。
(4)现代物流是效率和效果的统一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上,有效率(Efficient)指的是能够低成本地达成目标,而有效果(Effective)指的是达到目标的程度。就物流而言,有效率是指以最低的物流费用满足顾客的要求,而有效果则以物流的速度(订货周期)、可获得性、准时性、差异化等反映。显然,在许多场合,效率与效果是有矛盾的,如运输速度与运输费用、服务水平与库存水平、标准化(导致低成本)与差异化(导致较高的顾客满意但会提高成本)等。解决办法是战略匹配(Strategic Fit),即针对顾客的不同偏好或优先顺序,提供不同的物流战略,以求得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5)现代物流管理是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现代物流并不是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简单集合,而是从供应方开始到最终顾客整个流通过程发生的商品实物运动及相关服务的一体化管理。这也是为什么已经有了运输、仓储等概念和功能还要提出物流概念的根本原因。在实践中人们发现许多问题无法从单一功能的改进得到解决,而必须将包装、运输、储存、搬运等相关要素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设计和处理。例如,传统水泥以纸袋包装,在运输、装卸、储存过程中存在易破损、包装材料消耗大、污染环境等问题。如果仅从包装着手,那这一问题是无法完全解决的;但从包装、运输、储存、搬运整个物流过程出发,提出散装水泥的解决方案,就彻底解决了水泥袋破损问题。又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运输军火的船只在英国港口卸货时极易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如果从装卸这一局部考虑解决办法,无非是增加几台吊车,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超越了装卸这一局部,从包装、运输、装卸整体出发,提出集装箱的方案,才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总之,局部问题仅从局部考虑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必须从物流全过程出发,进行一体化管理和设计,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现代物流管理可以说是系统管理思想与物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1.1.2 现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
虽然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物流历史久远,但以一体化管理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的军事后勤,至今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二战期间,美国军事兵站后勤活动的开展为人们对综合物流(即一体化物流)的认识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并且推动了战后对物流活动的研究以及实业界对物流活动的重视。二战期间另外两项重大成果——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和计算机的发明,为物流理论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手段。
20世纪50年代至今,物流管理经历了多次变革,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其物流发展进程也有所差异。由于美国物流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最为先进、最为完善,一般以美国为例,将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实物配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和供应链管理阶段。
1.实物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
实物配送阶段指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以实物配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特征的阶段。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技术革新层出不穷,管理科学飞速发展,产品在数量上的丰裕导致企业竞争加剧,而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使物流(被认为是顾客服务的重要手段)逐渐引起企业界、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视。1954年,鲍尔·D·康柏斯在波士顿流通会议上发表“市场营销的另一半”的演讲,指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业界都应重视对市场营销中物流的认识、研究,真正从战略的高度来管理、发展物流。康柏斯的演讲得到各界人士的认同,被后人视为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此后,1956年霍华德·T·莱维斯等人撰写了《物流中航空货运的作用》一书;1961年爱德华·W·斯马凯伊等人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物流管理教材——《物流管理》,对物流学科的发展和物流教育起到了显著的推进作用。
1962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物流是“一块经济的黑大陆”,是企业重要的利润源泉等,从而对实业界和学术界又产生了一次重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一背景下,1963年成立了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即世界上第一个物流专业人员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物流无论是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一种职业,已从市场营销中分离出来,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然而,这一阶段对物流的研究仍以分销过程为主,即产品从制造商成品库到用户这一阶段。企业内部物流通常被称为物料管理(Material Management, MM),并不包含在物流管理(指Physical Distribution)之中。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英文名称此时为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简称NCPDM。因此,这一阶段的物流管理被称为实物配送(PD)阶段(见图1.1)。
图1.1 综合物流
2.综合物流(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阶段
综合物流阶段指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以综合物流的形成为标志的阶段。当时,企业界及学术界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把物料管理与实物配送综合起来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与效果。而环境、制度、技术等的一系列变化,使这一变化既可能又必需。首先,跨国公司的兴起导致全球性竞争加剧,使企业采用新的物流管理技术、改进物流系统、提供服务水平成为必要。其次,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首先实行了运输自由化,放松了对运输业的管制,承运人和货主能自由定价,服务的地理范围也可以扩大了,承运人与货主之间建立了紧密而长期的合作关系,增加了企业系统地分析物流过程、降低物流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可能。第三,一些先进管理技术与理念,如MRP、MRPⅡ、DRP、DRPⅡ、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Just-in-time)的产生和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从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来把握物流管理,而微型计算机的商业化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物流的一体化管理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名称从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为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标志着综合物流观念的确立。教科书中也普遍以Logistics(直译为后勤,但由于习惯仍译为物流)取代Physical Distribution。为了区别军事后勤,也常使用企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一词(参见图1.1)。
3.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阶段
供应链管理阶段指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以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为标志的阶段。供应链管理是指从最终用户一直到初始供应,向客户提供增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的商务过程一体化。综合物流阶段的一体化管理局限于企业内部,受企业内部资源和活动范围的限制;而供应链一体化是超越企业边界的外部一体化,覆盖原材料的供应商到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的整个过程(见图1.2)。这一概念同时又是基于制造商与分销商、零售商及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趋势,强调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以期实现供应链上合作伙伴双赢的理想境地。
图1.2 供应链管理
1.1.3 物流活动的对象——货物
一个世纪前,孙中山先生就把“货畅其流”作为“建国四大纲领”之一,这里的货就是货物。货物又称物品、物料、物资。物流活动虽然也包括服务和信息等要求,但货物无疑是物流活动最主要的对象。货物多数是商品,但也包含不是商品的物品,例如:
● 企业内部调拨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
● 不能进入市场的军用物资;
● 没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废弃物;
● 慈善捐赠物品;
● 个人或单位非交易性流动的物品(如搬家时的家具等物品)。
货物从物理形态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从生物形态可分为活体(活的动物和植物)和非活体,从运输的形态可分为包装货物、散装货物和大件货物。表1.1所示是从物理和运输结合的角度对货物二维分类的描述。
表1.1 货物的二维分类
同一种物品,可能有两种货物形态。例如,水泥在供应市场零星需求时的形态为袋装(包装货物),在供应建筑工程等大量需求时为散装,从物流的角度来看就是两种货物;因为前者可以采用通用运输工具(棚车、敞车、杂货船等),后者必须采用专用运输和储存设备。散装货物与大件货物都没有包装,也很难界定物品大到多少才能算大件;但在运输工具的使用上存在明显不同,前者采用敞车、自卸车等,后者一般采用平板车。
1.1.4 物流活动的计量
物流活动的计量就是对物流活动的规模、数量进行计算、评价。物流活动的计量是设计物流方案和物流设施、装备,评价与考核物流作业的基础数据。
1.计量单位
物流活动的计量单位包括重量、体积、距离、时间等基本单位和标准箱等特殊单位。
● 吨(t)或公斤(kg)——常用重量单位,固体货物及带容器的液体和气体货物可以用吨或公斤计量其运输、储存及装卸量。
● 米3(m3)——固体轻泡货物(一般指每立方米体积重量不足333kg,有的行业是167kg的货物)以及散装气、液体货物都可以用米3计量。
● 吨公里——重量与距离的乘积,用于计算货运周转量。
● 标准箱(TEU)——一个20英尺集装箱的货物量(1英尺=0.3048m)。
● 天或小时——反映物流服务的响应周期。
我国采用的是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即米公斤秒制。在国际物流中,有时需要采用英制计量单位(如英尺、磅等),读者可以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学会两者之间的换算。
2.物流结点的物流活动计量
物流结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2条或多条线路的设施,包括货运场站、码头、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库等。反映物流结点的物流活动的指标有:
(1)吞吐量
吞吐量=输出量+输入量
吞吐量主要用于计量转运型和流通型物流结点的物流活动,以吨、米3或标准箱(TEU)为单位。
(2)库存量
库存量包括时点(期初、期末)库存量和平均库存量,其简单关系是
平均库存量=(期初库存量+期末库存量)/2
库存量以吨、米3或标准箱等为单位,主要用于计量储存型结点的物流活动。
(3)当量物流量
所谓当量物流量,是指物流过程中一定时间内按规定标准修正、折算的装卸和运输的量。由于各种物品的几何形状、比重等差别很大,仅仅用重量单位难以反应物流活动的大小,因而必须找出一个标准,把所有的物品修正、换算为一个统一的量,这就是当量物流量。
当量物流量常用的计量单位是玛格数(Magnified),它相当于一块经过粗加工的10英寸3(约150 cm3,1英寸=2.54 cm)大小的木块,约有2包香烟大小,叫作一个玛格。
玛格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M为玛格数,A为基本值,m为修正系数,B为密度修正系数,C为形状修正系数,D为损伤危险程度修正系数,E为状态(化学、物理)修正系数。
3.物流线路的物流活动计量
物流线路的物流活动计量,指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线路上物流活动的计量。
(1)货运量
一定时期内,物流部门实际运送的货物数量,可以用吨、米3、标准箱等单位计量。我国按货运量从大到小的排序是公路、铁路、水运、管道、航空。
(2)货运周转量
一定时期内,物流部门实际运送的货物数量与运输距离(运距)的乘积,通常用吨公里计量。也可以用吨海里为单位。我国5种运输方式按货运周转量从大到小的排序是:水运、铁路、公路、管道、航空。
货运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平均运距
4.社会物流总体规模的计量
社会物流总体规模的计量,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物流活动总体规模的计量。与微观物流活动(结点、线路)以实物量计算不同,宏观物流活动由于需要汇总不同类型的物流活动,一般采用价值指标计量。
(1)社会物流总额
社会物流总额=工业品物流总额+农产品物流总额+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
社会物流总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个行业、单位和个人物流活动的总规模。
(2)社会物流总费用
社会物流总费用=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
社会物流总费用反映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的总和。
(3)物流业增加值
物流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业物流增加值+仓储业物流增加值+贸易业物流增加值+
流通加工、包装业物流增加值+邮政业物流增加值
物流业增加值反映一定时期内物流业通过物流活动为社会提供的最终成果的货币表现,它是物流业总产值(营业收入)扣除中间投入(外购产品与劳务)后的余额。
上述三个数据的关系是: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物流业增加值。物流活动的规模并不代表物流的水平和地位。我们也常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反映一国的物流发展水平(在产业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前提下,比值越低,说明物流发展水平越高);用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或服务业增加值的比例来反映物流业在国民经济或服务业中的地位(比例越高,说明物流业的地位越高)。
1.1.5 现代物流在中国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古代中国,传统物流已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在货物的运输方面,大宗货物主要依靠漕运,并且实现了水路与陆路的联合运输。小件货物则有官办的“驿站”和民办的“镖局”,驿站主要依靠遍布全国的网络和接力运输,达到了畜力运输时代所能达到的速度极限。在仓储方面,除了地主和工商业者的私人仓库外,出现了专业化的公共仓库,包括常平仓(以调节粮食供求关系为目的)、义仓(以救灾为目的)、广惠仓(以救济老幼贫病为目的)等。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更是古代中国物流发展的杰出成就。
现代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则始于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物流”一词被引入中国,1984年成立了中国物流研究会;但直到20世纪末,物流的应用仍主要在物资管理部门,没有从产业的高度认识和发展现代物流。21世纪初以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升级转型等事件,触发了中国物流理论与实践的大力发展,尤其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并成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唯一的服务业,迎来了中国物流发展的春天,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