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现代物流产业

2.3.1 物流产业的形成

1.产业

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产品或提供同一类服务的生产者(厂商)的集合。一般认为,形成一个产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 产业规模规定性——一个企业单元不一定构成产业,若干企业单元也不一定构成产业,构成产业的企业数量、产业量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在社会经济中有相当影响,才成为一个产业。

● 产业的职业规定性——社会各职业中形成了专门从事这一产业活动的职业人员。

● 产业的社会功能规定性——这一产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承担一定角色,而且是不可缺少的。

具备上述条件的企业集合体才可以称为产业。

2.新产业产生的原因

产业都有其产生、成长、成熟、衰退的过程。新产业产生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市场的需求,并达到一定的规模,足以支撑一个产业的存在;二是产品或技术上的重大创新。而这两个原因又常常相互作用,如技术创新使产品成本和价格下降,从而使需求规模扩大;而需求规模的扩大对技术创新起到激励作用。

3.现代物流产业的形成

物流产业是以物流活动为基本共同点的企业集合体。物流产业的产生首先是由于物流科学与管理技术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人们能够把原本分散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搬运、流通加工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管理。但物流科学与管理的创新只是现代物流产业产生的必要条件,物流仍可由企业内部提供。要形成独立的产业,必须有足够的用户有物流服务需求。在西方国家,用户对外部物流服务的需求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达到足够的规模,并导致现代物流产业的产生和形成。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 用户对服务的要求提高,即用户已不满足于单一功能的、标准化的物流服务,而需要系列化、高水平、个性化的服务。传统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没有能力提供这样的服务,而企业内部提供又受到企业规模等因素的限制。

● 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追求。即使一些大型企业,为了把资源集中在培育核心竞争力上,也把物流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换句话说,不仅小而全的企业缺乏竞争力,大而全的企业也不再被看好,大企业同样需要依靠外部资源来增强市场竞争力。

● 贸易自由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导致物流的总规模增加。对制造企业来说,市场越大、分销渠道越长,对专业物流企业的依赖性越强。

● 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导致物流成本及收费下降,也使得用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4.物流企业的来源

国际上,现代意义上的物流产业是一个只有20年历史的相对年轻的产业。在美国,现代物流业被认为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成长期。而在我国,现代物流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目前仍处于萌芽期。就世界范围而言,全世界现代物流的市场需求具有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对物流产业的前景,各界普遍持乐观态度。这种良好的预期,导致大批企业进入物流产业。从国际和国内现有的物流企业来看,主要有以下这些来源:

● 以运输为基础的物流公司。这些公司都是大型运输企业的子公司或分公司,有些服务项目是利用其他公司的资产完成的。其主要优势在于公司能利用母公司的运输资产,扩展其运输功能,提供更为综合性的一系列物流服务。

● 以仓储和配送业务为基础的物流公司。传统的储运企业或配送企业,已经扩展到更大范围的物流服务,建造物流网络和企业信息化改造,使之符合现代物流的要求。经验表明,这类企业要比基于运输的公司转为综合物流服务企业更容易、更简单。在我国,这类企业大多数属于外贸、商业、物资等流通行业,与货主企业关系十分密切。

● 以货代为基础的物流公司。这类公司一般资产很少,但与许多运输企业有密切关系,并拥有广泛的信息网络。已证明它们具有把不同物流服务项目组合,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当前,这类公司正从货运中间人角色转为业务范围更广、更综合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

● 以企业物流管理为基础的物流公司。这类企业是从大公司的物流部门或企业集团的物流子公司演变而来的。它们拥有大型企业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易被客户所接受。其提供的业务的综合化程度较高,有较强的存货管理、采购与配送等能力。

除上述来源外,还有一些企业成立之初就以现代物流企业为目标模式,其好处是没有传统思维方式需要去破除、转型,但也缺乏上述企业在某些方面的优势。

2.3.2 物流产业的构成和性质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自身又由许多产业构成,所以严格地说,物流产业是一产业群。广义上,物流产业既包括现代物流产业,又包括交通运输业、储运业、货代业等“类物流”产业。狭义上,物流产业指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产业。广义的物流产业主要由以下产业构成:

● 交通运输业——包括铁道运输、汽车货运、远洋与沿海船运、内河船运、航空货运等不同运输形式的产业,还包括为主体交通运输起支撑、保证、衔接作用的许多产业,如装卸搬运。

● 储运业——以储存为主体的兼有多种职能的产业,包含若干小产业,也包括某些和储存联系密切的运输业,所以称为储运业。

● 货代业(即货运代理业)——货主和运输业之外的第三方从事托运和货运委托人的产业。各种运输业除了直接办理承运手续以外,都由货代业按货主的运输要求从事委托、承办、代办等服务。

● 配送业——专门从事商品采购、短期储存、配货和送货业务的企业群体。配送企业虽然也要从事大量商流活动,但其核心能力仍然是物流,是以物流带动商流。所以,配送业是以物流为主体,商流、物流一体化的产业。

● 集装箱联运业——专门办理集装箱“一票到底”联运的集装箱运输办理业,可以受货主委托完成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并组织集装箱“门到门”运输、集装箱回运等业务。

● 快递业——以承接并组织小件货物快递服务为主体的产业。快递业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兴产业,美国的联合包裹(UPS)、联邦快递(FedEx)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也是最大的现代物流企业。我国目前的快递市场发展迅速,不仅有外资、合资的快递公司,中国邮政的EMS,还有依托铁路、民航等运输企业的快递公司,以及大批区域性的中小型快递公司。

● 第三方物流业——目前对第三方物流业的界定尚不一致,有时泛指专业物流企业,甚至包括“类物流”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本教材特指与货主企业签订长期合同,为货主企业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综合物流企业。

● 仓储业——西方国家一般称之为公共仓库业,是以为货主提供仓储及相关服务为主业的产业。

此外,广义的物流产业还包括邮政业、拆船与拆车等废旧物资再生利用业、集装箱与托盘租赁业等。

物流产业的基本性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说明:

首先,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并在特定条件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讲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从物流对国民经济的动脉作用而言的。物流产业通过不断输送各种物品,使生产者不断获得原材料、燃料、零配件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又不断将产品运送给不同需要者,以使这些需要者的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进行。这些互相依赖的存在是靠物流来维系的,国民经济因此才得以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讲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而不讲它是器官,是因为假如人体一个器官坏了,也许还能生存下去,而动脉停止运送血液,人体就必然死亡。当然,从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这一点来说,动脉作用不仅是生与死的问题,而且还有生得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一些特定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地区,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条件,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中能够发挥带动和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其次,物流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讲物流产业的生产性,一方面是因为物流活动是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或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另一方面是由于物流产业的服务对象以生产、建设等产业为主。讲物流产业是服务业,是因为物流产业本身并不提供物质产品,而是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虽然目前物流产业以生产、流通等企业为主,但以消费者为服务对象的物流配送产业亦有所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兴起,使面向消费者的物流产业获得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2.3.3 第三方物流业

1.第三方物流的含义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 Logistics, TPL)是指由供方(或发货人)与需方(或收货人)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广义地定义为提供部分或全部企业物流功能服务的一个外部提供者。这一广义的定义把提供运输、仓储、销售物流、相关财务的提供者都包括在内,即,包含了所有专业物流企业。但是,我们更多地是在狭义上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含义,即与货主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关系,为货主企业提供系列化、综合化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这种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常称为合同物流(Contract Logistics)、物流外包(Logistics Outsourcing)、全方位物流服务(Full-service Distribution)、物流联盟(Logistics Alliance)等,这些名称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第三方物流的实质。或者说,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不是取代传统的运输、仓储等企业,而是部分或全部取代工商企业内的物流部门。所以,欧美学者一般是这样定义第三方物流的:第三方物流是指传统的组织内履行的物流职能现在由外部公司履行。本教材也在此含义上介绍第三方物流。

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

第三方物流中的合同是指长期合同,它不同于一般的运输或仓储合同,一般合同针对一次交易,只包含一项或分散的几项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则根据合同条款款定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它不是满足临时需求,而是满足一段时期的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也不严格限于物流方面,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包含一些商流、信息流方面的服务,只不过物流是其核心能力而已。

(2)第三方物流是个性化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对象一般都较少,只有一家或数家;服务时间却较长,往往长达几年。这是因为需求方的业务流程各不相同,而物流、信息流是随商流或价值流流动的,因而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应按照用户的业务流程来设计。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由于服务对象众多而只能提供单一的、标准化的服务,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了数据处理的实时化、数据传递的高速化,使库存管理、运输、采购、订单处理、配送等物流过程自动化、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信息平台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消除物流外包带来的管理上的不便,这就使用户企业有可能把原来在内部完成的物流作业交由物流公司运作。常用于支撑第三方物流的信息技术有: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技术,实现货物跟踪的GPS系统,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数据快速采集的条形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查询的电子商务技术等。

(4)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用户企业是联盟关系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用户(或货主)企业不是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介于市场交易与纵向一体化(即企业内部提供物流服务)之间的联盟关系。这就要求物流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充分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和共享收益,以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所能取得的更好效果,即双赢。表现在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收费政策上,不看重单项业务的盈利,而着眼于整个时期的利润。无论从哪一方讲,合作伙伴对自己都有战略价值,故这种联盟关系的存续时间都较长。调查表明,西欧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服务时间在5年以上的达到60%。

3.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类型

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尚处于萌芽期,尚未形成明显的企业类型。这里主要介绍欧美国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类型。

(1)按提供服务的种类划分

● 以资产为基础的物流企业——主要通过运用自己的资产来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这些资产可以是运输工具(车队、船队、机群)或仓库、物流中心,如美国的UPS、FedEx等。

● 以管理为基础的物流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和咨询服务提供物流管理。他们经常以一个子承包运输部门的身份,负责部分或全部的客户相关业务。另外,他们也常常具有进出口和配送部门的功能。他们与发货人的雇员一起工作,不拥有运输和仓储设施,只提供人力资源。还有一类物流咨询公司,他们不负责物流操作上的任务,而是提供概念上和战略上的物流规划设计服务,为各类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

● 综合物流企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企业拥有资产,一般是货车、仓库,或两者都有。但是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并不以使用自己的资产为限。一旦需要,便可与其他企业签订子合同提供相关的服务。

● 以行政管理为基础的物流企业——主要提供行政性的管理服务,比如运费的支付。

(2)按所属的细分物流市场划分

● 操作性的物流企业——操作性的细分市场中,物流企业通常以成本优势进行竞争,他们一般精于某项物流业务的操作。例如,快递公司中的UPS、FedEx、DHL等公司就是操作性公司的典型代表。

● 行业倾向性的物流企业——常为满足某一特定行业的需求而设计自己的作业能力。如荷兰的Volpak公司,为满足液体化工行业的物流需求而建立了全球化的作业能力和基础设施。

● 多元化的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开发出一系列相关又不具相互竞争性的服务,比如在班轮运输中的相关服务:集装箱、码头、汽运、仓储和水运。

● 顾客化的物流企业——面向一些有很高专业需求的客户,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于服务而不是费用。如FransMass,这家公司与一家欧洲大公司有着密切的服务关系,FransMass不仅为原材料的运入和产成品的运出安排运输,还提供最终产品装配的操作,以及在Venray的仓库设施为顾客进行产品测试。这类企业也是最典型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