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1 产业链效应
PC+战略VS“云管端”一体化

第一章 基于联想汉卡的产业链

一、联想式汉卡从研发到产品

20世纪80年代IBM推出了PC,在西方迅速流行并进入了各个应用领域。但在中国,PC的推广却遇到了处理汉字的难题,包括汉字的输入、输出、显示、编码、字型、汉字软件等。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各种汉字系统应运而生。PC上最早的汉字系统是CCDOS,它是纯软件的解决方案,成本低廉,但也有缺点。例如在PC/XT上,汉字显示速度每秒只有几十个,全屏幕只能显示10行汉字文本,汉字字库占据了1/3的RAM,汉字显示必须通过BIOS,破坏了“直接写屏”协议,使西文软件不能适应。为了提高汉字处理的性能,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就将已在8位汉字微机LX-80上实现的联想汉字技术移植到PC上,成为PC的一个扩展卡。通过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使PC不论处理中文还是处理西文,显示速度不变,显示格式不变,字库不占RAM, “直接写屏”协议不变,西文软件基本上不需“汉化”就可使用。当然,还因具有“联想”功能这一特色,将其命名为“联想式汉卡”,全称是“联想式汉字微型机系统LX-PC”。

(一)“联想式输入”一枝独秀

在当时“汉卡”这类产品中,联想式汉卡推出较早,销量和影响最大。与后来那些仅作为汉字字库的汉卡不同,联想式汉卡以提高汉字处理性能为主。对于386以下的PC,它把西文PC变成中文PC,中西文软件达到高度兼容。

虽然联想式汉卡的软件与硬件捆绑,不单独销售,但实际上软件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中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联想式汉卡也发展了智能化汉字输入:除联想功能外,用户可用码表生成任意输入方案,支持词输入,“联想”的相关长度达到4个汉字,利用“联想”可调整输入中的候选字顺序,允许在输入现场定义词,输入中的候选字动态排序……因此有人说,联想式汉卡将汉字从“字处理”扩展成了“词处理”。

从1989年起,联想式汉卡的硬件采用了自主开发的ASIC芯片,这就是七型(ASIC)卡的DLX-9000芯片和九型卡的TLX-9200芯片,后者集成了SVGA显示芯片,成为汉字显示芯片(CSVGA),取代了显示卡。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文Windows 3.2的推出和486以上PC的普及,基于DOS的汉字系统包括联想式汉卡被淘汰出局。联想式汉卡到1995年结束销售,前后历时10年,共销出了16万套,利税逾亿元。

早在1968年,计算所六室显示组在万永熙主持下已在717机上首先实现了汉字显示。1975年在SK-1光笔图形显示器上有了发展,倪光南参与了这项工作,与显示组合作做出光笔汉字显示器作为人机交互汉字输入手段。这期间倪光南在所内学术报告中提出了利用上下文的关联由计算机辅助汉字输入,即联想输入方法。1974年的748工程会议后,倪光南所在的六室输入组开展了汉字处理研究。1979年开发出“111汉字信息处理实验系统”,获中科院二等奖。它解决了汉字输入、输出、显示等技术问题,并为机器翻译、情报检索等研究项目提供汉字处理服务。

接着,又发展为汉字图形微型机LX-80,通过成果转让生产了600台。1984年6月,在中航技深圳工贸中心和信通公司支持下,计算所进行了将LX-80移植到PC成为联想汉卡的开发工作,到年底已基本完成。

(二)专访计算所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万永熙

2014年12月26日,笔者前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在一栋绿树掩映的老式红砖楼房里,对计算所外部设备领军人物、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96岁高龄的万永熙老人进行了上、下午连续访谈。

1.主持研制第一台汉字显示器

1960年,计算所分到一台大型计算机,成立外部设备配套研究室(后来才叫六室),万永熙担任副主任,是整个外部设备的技术负责人。当时这个大组大约有40人。

六室是研制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显示设备和磁存储设备,也就是磁鼓、磁带、磁盘等设备。

1961年,倪光南大学毕业到计算所六室后就分在万永熙的大组里,那时是在计算所北楼的204房间,倪光南在大组中的输入组工作。

当时,万永熙深感苏式外部设备技术水平极为落后,因而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其中主要的技术切入点就是开展电子显示设备的试验和应用。第一次应用是为卫星的发射用监控计算机研制配备一种能实时显示64种汉字的显示器,使用效果良好,以后进一步改进成为一种制式设备推广使用。

万永熙说,在研制此种设备过程中一直有倪光南、秦梅芳、贾沛长等多人参加,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

1968年,倪光南参与万永熙主持的717机显示器研制。它是我国最早的汉字显示器,这项研究揭开了倪光南研制联想式汉字系统的序幕。

万永熙回忆道,倪光南那时在研究汉字输入,想利用计算机来帮助人输入汉字。但那时的计算机都不能显示汉字,只有进行汉字显示器的研制,计算机能显示汉字了,才能帮助人们输入汉字。因此,倪光南主动参加万永熙他们的研制工作,既然能帮助解决技术难关,他们当然欢迎。

万永熙说,倪光南先后参加了几台显示器的研制。

1970年,他们在717汉字显示器的基础上,又开展针对111型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研制配备一种具有人机对话功能的国际标准字符输入输出显示设备,以取代常规笨大的中央控制台。这在国内属于首创应用,效果良好。以后这种汉字显示器受到各方纷纷响应,得到普及推广。

这是国内第一台光笔图形显示器,随后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也做了类似的工作。在这台显示器上,用光笔可以在显示器的屏幕上画图,也可以在屏幕上指点图形和文字,他们称此为人机交互作用图形显示器。关于这个显示器,万永熙和倪光南还有显示组的同事发表过一篇研制总结,发表在《计算机动态》上。后来倪光南用这些技术在111机上专门为联想汉字输入方法设计了带光笔的汉字显示器。

2.联想输入研究吸引众多参与者

“倪光南用光笔图形显示帮我一起搞,有一些电路需要用模拟机的他帮我设计电路。用计算机图形带显示器,关键部分是倪光南帮着搞的。计算机键盘显示器是倪光南、秦梅芳帮着一起搞的,这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属于国内首创。后来秦梅芳与倪光南一起搞汉字输入研究,当时汉字输入法很多、很热门,但弄起来很麻烦。倪光南产生灵感,想到联想式输入法,把常用的汉字弄在一起,比如按一下键盘D,那些相关的汉字就可以显示出来了,这样省事,不用一个个去敲键盘,输入汉字就很快。当时,汉字输入搞得有希望了,就吸引了其他技术人员参与,他们都跑到倪光南这个组来了。”

说到倪光南参与汉字显示器的研制与改进,万永熙表示,有些改进是他专门为联想输入方法设计的。“以前我们的光笔是用手开关控制的,当光笔指点了屏幕上的图形和文字后,还要用手指按一下笔上的触点(手开关),进行选择。倪光南的做法是在光笔头上加上一个微动开关,只要光笔指点了屏幕上的汉字,轻轻一压,开关一动作,汉字就被选择了。他的这种做法,使联想式汉字输入方法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只要用光笔在屏幕显示的汉字上一点,就能输入这个汉字,这是专门为联想汉字输入方法设计的。”

万永熙还介绍,倪光南很早就有了联想式汉字输入方法的设想,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帮助人们输入汉字。后来他把这种方法称为联想式汉字输入方法,他参加我们显示组的工作,就是想实现这种方法。倪光南很愿意和人交流,他的这种想法我们显示组的老同事都知道。在70年代中期,倪光南还在所阶梯教室作过学术报告,介绍过联想式汉字输入方法。

“加拿大专家来参观,是从我这儿推荐去倪光南那里的。”万永熙主动提起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副院长来中科院参观,院里安排先到计算所参观,我负责接待。那时倪光南已经在搞联想汉字输入研究,我带他(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副院长)去机房参观,看倪光南搞的计算机界面、实验等。他对倪光南的联想输入法产生兴趣,倪光南参与陪同参观工作,他的研究成果获得来访副院长的欣赏,于是副院长邀请他去加拿大国家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1981年8月,倪光南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NRC)工作,担任访问研究员(VRO)。出国工作使他对西方高技术企业有了感性认识,同时也熟悉了微处理器和C语言技术,他决心将联想式汉字处理成果做成一台实用的汉字微机。为此他自己掏出几千加元买了够研制几台汉字微机样机的关键器材带回国来,包括Z80 CPU、SRAM、DRAM、接口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和C编译器,这些器材当时如在国内购买需要进口,周期很长。

回国后他就组织课题组研发。由于硬件器材齐备,软件采用C语言开发,效率很高。到了1984年初就开发出汉字处理的第二项产品,这是一台完整的汉字微机,即“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系统”。

(三)联想式汉卡从研究、开发到产品化的前期过程

联想式汉卡从开始研究到推出产品,用了十多年时间。联想式汉卡推出后,计算所公司确立了以“联想式汉卡作为拳头产品,作为龙头,带动起整个经销”的业务(1988年3月公司总经理柳传志的讲话),汉卡自身也在公司这一机制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实现了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