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财务共享服务建设与组织实施

第一节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范围确定

一、企业财务的职能梳理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初始阶段,企业需开展的工作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为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范围确定的准确性、完整性,应首先对企业财务职能进行梳理。随着财务管理定位的逐步强化,公司财务职能的成熟度也逐渐提升,逐步从会计账务处理向业务运营绩效管理、公司决策支持的管理会计转变并提升。通过对公司财务职能的梳理分析,可以判断企业当前财务职能是否齐全、完善,对企业财务职能的现状有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对调整并优化企业财务发展规划;对其所有财务职能进行梳理及分析,有利于后期职能划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范围确定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企业财务职能按照不同维度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每种分类方法各有侧重,也可以交叉同时采用。本书将重点对按照财务职能性质分类和按照财务业务类型的两种分类方式进行介绍,如图4-1所示。

图4-1 企业财务职能分类

(一)按财务职能性质分类

1.财务运营职能

财务运营职能是指财务工作中与日常运营管理及具体作业紧密相关的基础职能,一般包括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财务报表管理等内容。财务运营职能是企业财务总体职责的基础,是企业财务工作正常运作的基石。

2.非财务运营职能

非财务运营职能是指除财务运营职能以外的其他职能,通常具有较高的服务价值和管理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风险与成本管理职责、资源配置职责和决策支持职责,具体包括税务管理、财务分析、预算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权益管理和其他财务服务等内容。

(二)按财务业务类型分类

如图4-2所示,在职能定位方面,一个完善的公司财务职能至少包括以下十大模块。

图4-2 财务职能梳理示意图

图4-2对一个企业的所有财务职能进行了总体展示,让企业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能够直观地、充分地了解企业现有财务职能,并且可以进一步对每项财务职能的完善程度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财务发展规划提供充分的依据。

1.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地、系统地记录,并依据此部分基础信息定期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活动。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公司各项业务收支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公司间往来和决算等内容。会计核算可以形成一系列财务、成本、成本指标,据以考核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为管理层制定经营决策和综合平衡国民经济计划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其基本方法主要有:设置账户和账簿、复式记录、填制凭证、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

2.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对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各项工作的总称。通常包括账户管理,即账户的开设、日常维护和使用、变更、撤销、账户用途管理等;资金内部结算,即资金归集管理、资金的上划下拨、资金头寸管理等;资金外部结算,即资金外部结算交易管理、资金交易平台的搭建及日常管理等;资金信息分析,即通过企业资金系统与银行系统直联或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系统对接集中资金信息,实现对资金信息的实时监控,加强对资金流入、流出规律分析、运营资本效率分析、收入回现分析、流动性风险分析等;资金风险管控,即通过对资金流动的动态监控,实时掌握各级账户和资金流入、流出信息,对账户开设和大额资金流动进行动态监控,降低资金风险;资金报表管理,即通过企业资金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实现自动对账和生成会计凭证,并编制资金余额调节表等资金报表;其他资金管理,即资金相关制度管理、资金印章管理等。

3.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亦称对外会计报表,是指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报表附注。财务报表的管理工作包括各类财务报表的制定、优化和日常管理等。

4.税务管理

企业税务管理是指企业在遵守国家税法,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实现少缴税或递延缴纳税款,从而降低税收成本,实现税收成本最小化的经营管理活动。包括税务战略制定、税务合规监控及税务申报处理;对集团经营决策中的涉税业务进行税务分析、规划、拟订筹划方案。

5.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指以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信息来源,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科学的评价标准,分析与评价企业等经济组织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状况,帮助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为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企业未来的状况及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财务分析包括公司经营业绩和结果的分析以及其他各类关键财务分析工作,具体可分为:资金运作分析,是指根据公司业务战略与财务制度,预测并监督公司各项现金流以及资金使用情况,为公司的资金调度、运作与统筹提供信息与决策方面的支持;财务政策分析,是指根据各种财务报表,分析并预测公司的财务收益和风险,为公司业务的发展、财务管理政策的建立及调整提供建议;经营管理分析,是指参与生产、销售的财务预测、预算执行分析、经营业绩分析,并提出专业的分析建议,为业务决策提供科学的财务支持;投融资管理分析,是指参与投资和融资项目的财务测算、成本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活动,配合上级制定投资和融资方案,防范风险,并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财务分析报告,根据财务管理政策与业务发展需求,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投资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为公司财务决策提供分析支持。

6.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指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控、调整及分析的管理。

7.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等经营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并适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保障理财活动的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财务风险的分析、评价和考核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是由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等环节组成的,其中风险度量问题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降低财务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因此,在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时要处理好收益与成本的关系,从最经济合理的角度来处置风险,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的动态性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在实施财务风险管理计划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财务风险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对偏离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行为进行修正。企业风险如图4-3所示。

图4-3 企业风险

8.权益管理

权益管理包括公司权益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公司权益类资产的管理,含投融资和股权投资管理等。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权益资金是指企业依法筹集的、长期拥有并自主支配的资金。这类资金通常没有规定偿还本金的时间,通常也没有偿付利息的约束。权益资金由企业成立时各种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组成。为设立而筹集的、进入企业的权益资金主要是实收资本。它是企业权益资金的主体。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总额。投资者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法人或个人,还可以是外商。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方式主要有:货币资金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

9.其他财务服务

其他财务服务包括财务外部检查配合、财务内部管理和财务系统建设等。ERP系统是一个在全公司范围内应用的、高度集成的系统。数据在各业务系统之间高度共享,所有源数据只需在某一个系统中输入一次,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会计核算ERP开发时,针对会计核算,实现收银软件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管理等功能。ERP开发会计审核模块由总账模块、应收账模块、应付账模块、现金管理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多币制模块、工资核算模块、成本模块等构成。

10.ERP财务管理

ERP系统财务管理主要是实现会计核算功能,以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分析、预测、管理和控制。ERP选型介于对财务管理需求,侧重于财务计划中对进销存的控制、分析和预测。ERP开发的财务管理模块包含: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

二、企业财务职责的划分

根据企业财务战略发展规划及前期确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企业中的定位,可以对企业所有财务职责在原有业务体系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间进行明确界定。在企业财务职责梳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边界的问题,应组织相关各方进行充分讨论,界定清楚后再继续进行职责划分。财务职责需要先界定清楚,因为职责划分是以职责梳理清晰为前提的,两者是有前后关系的,职责没有梳理并定位清楚,职能划分也就无从谈起。

通常而言,企业更倾向于将财务职能中高价值内容保留在原有的财务业务体系中,而不选择纳入财务共享。这些高价值内容涵盖:财务计划及分析、预测与预算、管理会计及报告、财务及法定报告、业务支持、税务分析、纳税申报、资金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公司治理、投资者关系和融资项目等。

此外,部分企业也会考虑将高价值中个别内容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主要包括财务及法定报告、税务分析、纳税申报以及资金管理职责,主要是由于它们与交易性内容的联系较为紧密,存在前后端的关系,更容易被标准化。与管理决策相关较大或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如财务计划与分析、预测与预算、资金运作、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等,其共享程度较低。涉及政策法规及专业性强的内容,如财务及法定报告、纳税申报和税务分析等,为了有效制定管理决策以及担心核心数据泄露,企业通常不会纳入共享(外包)ACCA,德勤.中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现状与展望[J].首席财务官,2013(5).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企业将资金管理纳入了财务共享服务的范畴,这一内容具体包括金融风险管理、资金运营管理以及融资平台管理。资金运营管理中资金交易平台的搭建,可以体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规模化、作业自动化的功能,能明显提高资金结算时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的目的。

三、实施业务范围的确定维度

企业中各项财务职责划分清晰后,讨论并确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范围包括行业范围及业务范围,其相关的确定维度主要包括业务处理的集中性程度、业务规范性程度、流程标准化程度和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等几个方面。

对于集团化的公司来说,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范围需要考虑纳入哪些行业的子公司。在实践中,制造业、电信运营、银行、保险、零售等行业都是适合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此外,财务共享服务并非只针对公司,一些公共服务部门,例如医疗康复机构已经接受了创建共享服务中心的理念,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同时也避免重复性活动。Quinn等人举例说明,尽管面临严格的记录约束、提高效率和相互协调等问题,一些独立的医院仍决定建立共同的共享服务中心Quinn B. , Cooke R. , Kris A. Shared Services:Mining for Corporate Gold[M]. Financial Times, Prentice Hall, 2000.

确定财务共享服务的业务流程范围是实施共享服务的首要任务。一般来说,重复性高、劳动密集型、能够实现、容易见效或者已经具有标准化工作流程、可自动化处理的财务业务,应纳入财务共享的服务范围。

ACCA与德勤在中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现状和展望联合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被纳入财务共享的通常是与操作日常业务相关的,因为它们与管理决策相关度较低,交易量较高且操作相对容易标准化,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总账、员工薪酬、固定资产、费用报销和资金管理ACCA,德勤.中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现状与展望[J].首席财务官,2013(5).

业务范围的确定可以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和筛选。

(一)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需要考虑流程是否满足业务量大、重复发生且没有必须保持分散的约束条件。一般来说,越具有同质性的流程,越有可能成为财务共享的目标。以表4-1为例,在资金流出中,由于资金账户开设在机构当地,导致部分流程必须保持分散状态。

表4-1 流程定性选择实例

(二)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主要通过基于活动的成本分析法(Activities-Based Cost Method, ABC)来确定流程步骤,分析现有流程的全职工作人员效率(Full Time Employee, FTE)及流程的成本,并考虑实施共享服务中心之后的流程工作人员数和成本,以方便进行投入产出比等相关分析。最后管理层可根据统计分析出的数字和图表数据确定实施范围。

从表4-2可以看出,该集团公司经过工作人员效率及流程成本的分析、比较,最终确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时采用流程A,由此确定财务档案管理业务项目不纳入共享服务的实施范围。

表4-2 集团公司在确定业务范围的定量分析表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范围

纳入财务共享的业务范围通常具有重复性高、劳动密集型、能够实现、容易见效或者已经具有标准化工作流程、可自动化处理等特点,而后再逐步将财务共享服务范围扩大到管控性财务职能和战略性财务职能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提供服务主要包括四类:一是会计账务处理,包括往来账、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存货等;二是现金管理,包括资金管理、工资管理、现金存量和流量管理等;三是财务报告,包括公司内部管理报表、对外财务报表、报表合并等;四是其他会计业务,包括发票管理、差旅费管理、税务筹划等。

根据德勤公司调研报告,在最初实践中,大多数企业秉承着简单易行、平稳可控的原则,主要针对交易量大的基础性业务流程进行共享。早期的财务共享中心主要处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费用报销、工资支付及总账、单体报表等工作。随着共享服务的不断成熟,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技术手段的优化升级,原本留在本地的很多专业程度较高、难以标准化的工作也越来越多被纳入共享服务范围,如合并、分析报告、税务筹划管理等。财务共享的业务范围如图4-4所示。

图4-4 财务共享的业务范围ACCA,德勤.中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现状与展望[J].首席财务官,2013(5).

在第一节提到的企业财务职能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主要的业务类型包括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税务管理、数据及报表管理和会计档案管理。

(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会计事项。《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作过规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第三十七条重申了《会计法》的这一规定,即要求对下列会计事项,必须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保函押金和各种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财产权利或者支配权利的票证,如股票、国库券、其他企业债券等。

款项的收付是经常发生的,在有的单位其发生额还很大。有价证券收付的频繁程度在多数单位要低一些,但发生额一般都比较大。款项和有价证券收付的业务涉及较易受损的资产,绝大部分业务本身又直接造成单位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化,影响单位的资金调度能力,所以通常要求进行严密、及时和准确的核算。目前实际工作中在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有的单位款项收付未纳入单位的统一核算,而是转入了“小金库”;或者单位资金管理失控,被非法挪用,甚至发生贪污、抽逃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款项、有价证券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等管理制度。

2.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产物资是一个单位用来进行或维持经营管理活动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流动资产和机器、机械、设备、设施、运输工具、家具等固定资产。

财产物资在许多单位构成资产的主体,并在资产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业务,是会计核算中的经常性业务,有关的核算资料往往是单位内部进行业务成果考核、控制和降低成本费用的重要依据。此外,会计核算还对各种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具有重要监督作用。对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这也是保护国家财产的一个重要关口。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一个单位收取款项的权利,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的款项。债务则是一个单位需要以其货币资金等资产或者劳务清偿的义务,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债权和债务都是一个单位在自己的经营活动中必然要发生的事项。对债权债务发生和结算的会计核算,涉及单位与其他单位以及单位与其他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到单位自身的资金周转,同时从法律上讲,债务还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成问题,因而债权债务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单位,往往不能正确、及时办理债权债务的会计核算,使单位的信誉和经济利益蒙受损失。也有的单位利用应收应付款项账目隐藏、转移资金、利润或费用,涉嫌违法乱纪。对此问题,会计人员必须进行制止和纠正。

4.资本、基金的增减

资本一般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因此亦称所有者权益,具体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基金,主要是指机关、事业单位某些特定用途的资金,如事业发展基金、集体福利基金、后备基金等。

资本、基金的利益关系人比较明确,用途也基本定向。办理资本、基金增减的会计核算,政策性很强,一般都应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董事会决议或政府部门的有关文件等为依据,切忌盲从单位领导人个人或其他指示人,未经法定程序认可或未办理法定手续的任何处置意见。

5.收支与成本费用的计算

收入是一个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提供资产的使用权等取得的款项或收取款项的权利。支出从狭义上理解,仅指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履行法定职能或发挥特定的功能时所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在正常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或损失。如从广义上理解,支出是一个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或损失。费用的含义比支出窄,通常使用范围也小一些,仅指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因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耗费和支出。成本一般仅限于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购置商品和提供劳务或服务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耗费,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费用、商品进价以及燃料、动力等其他直接费用。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都是重要的会计要素,是从不同角度度量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是计算单位经营成果及其盈亏情况的主要依据。这些要素会计核算的特点是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在实际工作中,问题突出的有虚报收入(人为压低或拔高)、虚列支出和乱挤乱摊成本、费用等。这已成为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源之一,会计人员有责任制止和纠正这种现象的继续发生。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会计主体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从事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是亏损。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交和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等,这个环节上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所有者和国家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虚盈实亏”和“虚亏实盈”,一般视单位的所有制性质而异,呈典型的利益驱动倾向,其共同特点是损害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7.其他会计事项

其他会计事项是指在上述六项会计核算内容中未能包括的、按有关法律法规或会计制度的规定,或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需要办理会计手续和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单位在有这类事项时,应当按照各有关法律、法规或者会计制度的规定,认真、严格办理有关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合理地组织会计核算是做好财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基础前提,对于保证财务工作质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正确、及时地编制财务报表,满足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将全部或部分核算业务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操作处理,也可以在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分批次、有选择性地逐步纳入。

(二)资金管理

在从企业集团完整、全面的业务开始发生到财务入账、支付、凭证归档的整个过程中,资金管理业务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整体业务范围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企业集团采用何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应的资金管理业务基本保持在银行账户管理、资金收付管理、票据管理等基本业务上。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防范资金的交易风险、降低资金的流动成本以及建立多渠道方式的结算机制,可以为企业集团创造更多的价值。

1.银行账户管理

银行账户管理是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集团的账户通常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整体账户数量庞大,子公司等下级基层公司账户数量占比大,如图4-5所示;二是账户开设标准不统一,主观因素较大;三是账户集中化程度不高,使用效率有限。上述三个特点,给企业集团的账户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强化企业集团账户的管理要求,加强银行账户开户、变更和撤销管理、新增网上银行(银企直联)管理,搭建合理的企业集团账户体系,理顺集团成员单位账户的架构,为加强财务管理、有效进行资金的集中运作提供基础。

图4-5 资金管理体系下的账户管理体系

2.资金收付管理

资金收付管理按照收支管理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收入、支出业务的集中管理、集团公司与下级子公司及分支机构间的资金上收、下拨管理。加强资金收付的集中管理,可以全面控制资金流向,整合公司资金集中优势,能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资金收入、支出的内部控制,有效地控制资金风险,降低资金机会成本;明确各项资金收付审批权限及审批程序,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加强企业集团下级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资金归集,将大量滞留在基层公司的资金进行归集,提高企业集团对下级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资金风险管控能力。

3.票据管理

票据管理包括有价单证及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票据集中管理,实现票据在购买、领用及保管等方面的全面管控,满足集团对票据信息可查、可控的动态监控,这对于“零现金”管理的企业集团意义尤为重大。企业集团通过票据的集中管理,有利于调整和控制下级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资金需求和使用计划,监督和把握企业集团及各成员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为管理层提供管理数据,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了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

4.资金收付渠道管理

在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资金收付渠道管理包括:根据企业集团资金收付特点,确定主要合作银行及第三方收付渠道;收付渠道方及收付新业务接入资金系统的需求评估、协议签订、接入安排、日常管理及调整等工作。此外,在选择合作的银行及第三方收付渠道时,应考虑合作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业务网络、资金调拨效率、成本费用、服务水平、业务需求响应能力等因素。只有资金收付渠道在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系统中良性发展,才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手续费成本,增强企业集团资金资源配置效率和财务监控能力。资金的集中管理提升了与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水平。企业集团资金收付渠道的合理配置,为与银行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扩大融资额度和拓展融资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税务管理

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的日常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因此,税务管理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可或缺的功能。结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特点,可纳入共享中心的税务作业应当具有可远程操作、可标准化处理等特征,通常包括税务政策咨询、税务合规监控、纳税申报数据整理及提供网上纳税申报业务等。企业需根据当地税务监管要求,结合自身业务情况,选择性地将部分具有以上特征的税务业务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操作处理。

不过,对于多数企业来说,税务管理中最基础的增值税发票管理和纳税申报管理却成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中的两大难题。

1.增值税发票管理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作特点在于将流程化、标准化的作业集中处理,当税务工作被纳入财务共享服务的业务范围后,它可以通过中心专门的税务人员来集中处理。但现实中,由于税务管理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特殊复杂的问题,导致“集中”困难。比如,就销项发票而言,也就是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而对外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国家税收监管政策规定,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的使用遵循属地管理原则,企业不能异地安装和使用防伪税控机,也就是说只能在本地对外开票。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税务集中化管理的推进。

相反,对于进项发票,即企业购买货物、接受劳务而从外部单位获取的增值税发票,则是非常适合集中管理的,这一利好也来源于政策规定。2017年1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启用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持有哪个地区开具的增值发票,都可以登录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对专用发票、普通发票、机动车发票、电子发票进行查验。这一平台使得增值税从认证抵扣到会计账务处理都可以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完成。

可见,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值税发票集中管理,就需要从问题的源头出发,寻找一套解决方案来打破地域限制造成的阻碍。而这一方案无疑需要使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支撑。

对于销项发票的集中化,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由于分支机构分布于不同地区,各自有不同的业务系统,因此,适用于采用支持多分支机构、多用户并发操作的B/S架构平台和数据接口,连接到企业的ERP系统、财务系统以及OA系统,通过系统的集成来自动从不同分支机构的系统中抓取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生成增值税开票信息,通过内嵌税率选择、票面拆分、红冲发票等发票操作规则来实现自动化的发票开具。同时,销项发票管理平台中应嵌入严格的流程化审批程序,以完成发票的开票申请、批准、批量打印。最后,还需将发票管理平台与物流平台连接,支持快递订单生成、快递单扫描以及物流状态查询等功能,完成发票邮寄、促发提醒的任务。

对于进项发票的集中认证问题的解决,则如前面所提到的,可以建立一个增值税进项统一管理平台,将该平台一端接入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进行批量查验认证;一端连接核算系统,利用OCR技术识别纸质增值税发票的购方信息,并自动分发发票,进而完成三单匹配和自动过账等功能;另一端还可以延伸到供应商系统,实时获取在途发票、应开而未开发票、待认证发票等状态,由此实现进项发票从接收、认证、过账到抵扣等全过程的可视化。

2.纳税申报管理

2016年6月1日“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纳税申报得到进一步规范,纳税申报表的内容较之前更为复杂,且对报表的完整性、数字的准确性以及申报表与附列资料之间逻辑关系的要求更加严格。纳税人各项销售情况、进项税额明细、扣除项目明细等需要分别对应到纳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上的不同栏目。相比于“营改增”之前,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难度和工作量明显加大。

此外,未采用共享服务模式时,财务人员需要手工将ERP生成的数据导入办税系统,可见,纳税申报本身就是一项操作量大、手工录入效率低、易出错但标准化较强的工作。因而,迫切需要借助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势来解决当前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效率问题。

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纳税申报管理平台,对接国税局网上办税系统和各个分支机构的ERP系统,在系统中嵌入申报表的数据模板,建立数据间的钩稽关系和校验规则,自动从财务核算模块的科目发生额、税控系统的开票数据、已认证进项发票数据等多种数据源中获取详细的纳税申报表数据,由系统一键生成所有分支机构的纳税申报表,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纳税申报的人工操作及差错风险,提高税务管理效率。

当然,增值税发票和纳税申报集中管理平台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流程化作业的效率,使得财务共享中心和集团总部能够对各地分、子公司的增值税发票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为企业生成定制化的税务报表,还可以利用共享中心的大数据库,实现多维度查询分析和数据共享,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集团的决策。

(四)数据及报表管理

数据及报表管理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升值业务,也是共享服务中心的核心价值所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会计核算、资金交易等“大数据”平台,应充分利用好这部分数据为管理层和相关利益主体提供优质服务,所以财务数据管理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各项业务中显得尤其重要。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报表管理可以从报表提供、报表梳理、报表优化、报表需求管理等几个方面着手。在集中提供法定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根据管理层要求对财务管理报表进行优化、调整,实现高价值服务。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本单位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经营方向,制定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2)有利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通过汇总和分析各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资料,了解和掌握各行业、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便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各方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收益、发展前景等,为他们投资、贷款和贸易提供决策依据。

(4)有利于满足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部门监督企业经营管理。通过财务报表可以检查、监督各企业是否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有无偷税漏税的行为。

(五)会计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进行审核、整理、装订、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会计档案管理,通过流程改造、现代化系统支持等一系列手段,实现从前期收集、内部流转到后期保管及调阅的全流程管理,基于电子档案进一步实现远程调阅。实现电子资料和实物资料的自动匹配,可以保证会计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精准性。目前国内已实施财务共享的企业中,苏宁电器财务共享的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值得借鉴。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会计档案的管理正在经历从以纸质为媒介的传统管理储存方式到以数据形态的数字化管理的转变。根据国家财政部2013年发布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简称《规范》)中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推动电子档案相关工作开展,如《规范》第四十条明确要求。

“企业内部生成的会计凭证、账簿和辅助性会计资料,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不输出纸面资料:

(1)所记载的事项属于本企业重复发生的日常业务。

(2)由企业信息系统自动生成。

(3)可及时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人类可读形式查询和输出。

(4)企业信息系统具有防止相关数据被篡改的有效机制。

(5)企业对相关数据建立了电子备份制度,能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6)企业对电子和纸面会计资料建立了完善的索引体系。”

可见,企业会计档案管理不仅包括纸质会计档案的管理,也可以探索并推广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财会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财会管理发展的必然路径,与之相应的会计档案的管理内容和方式必然随之发生改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流程高度标准化、自动化的作业模式,更应该积极推广使用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