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用资源,人人可用

(一)善用资源

“资源”是能够投入到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中的要素,如设备、资金、技术、信息、人力等生产要素就是资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其他资源在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只有经过人力资源的推动才能运行起来;其他资源在运营过程中只转移价值,不增加价值,而人力资源在运营过程中不仅转移价值,还能带来价值的增值。20世纪70年代,世界著名管理学家、美国的彼得·德鲁克就提出了“人是唯一能扩大的资源”的著名论断。又说:“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就是人,管理者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而做好工作。”

人力资源的形成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基因,即先天的遗传,这部分资源不用成本,在父母赋予你生命的时候也就赋予了你这部分资源。二是变异,即由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获得,这部分资源是要付出成本的,学习与实践使人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

智力、想象力及知识,都是人的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只有通过领导者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知识才能变成成就。

人从生到死是一个生命过程,也是资源的形成和运用过程。生命是有限的,没有来生,没有转世,没有轮回,而要把资源用尽。

人力资源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必备的一个前提条件,缺少人力资源,领导活动就会变成空谈。一个天赋极佳的领导者不能成功地领导,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能获取、开发或利用好人力资源,而是让它们沉淀或闲置,甚至成为自己行动的累赘。奥利夫·温德尔·哈默斯曾经说过:“美国最大的悲剧不是自然资源的浪费,虽然那也是很严重的,而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据科学研究证明:人的一生只用了自身潜能的2%~5%。最成功的人也只运用了自身潜力的5%。潜能就是每个人本身已经拥有,而自己却不知道、没有用上的能力。俄罗斯的一个学者打了一个比方,正常人如若发挥自身潜藏能力的一半,那将掌握140多种外语,学完几十门大学的课程,可将叠加起来几人厚的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他只发挥了他全部智慧和力量的10%,他发现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相对论。因此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们是领导者获得成功的源泉。然而,没有被使用的人力资源,就如同未经开发的能源一般,是没有用途的。

巴斯德说:人最重要的不在于地位有多高,而在于善用自己的才能,用到最高限度。领导者一定要记住:自己的潜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潜能也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开发好、利用好人力资源,是领导活动永恒的主题。

【案例链接1】

德鲁克有句名言:“人力不是成本,而是资源。”人的长处就是资源。在普通的管理者眼中,人力就是一种成本,而且是企业最主要的成本,在危机中不但毫无用处,而且还要搭进大笔资金去维持。当遇到经济危机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裁员。但是松下幸之助却有着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人力不是成本而是比其他资源更为珍贵的资源。他说经济危机之中不裁员,不仅包含着仁慈的元素,更包含着科学的管理理念:无论多么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都是暂时性的,危机到来时一旦辞掉那些技能优秀的员工,当危机过去的时候,很难找到非常合适的员工来工作。培训新人既需要时间成本,又需要资金成本。企业会出现开工不足的状态,更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案例链接2】

电视剧《大宅门》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年间,“白家老号”(药店)被查封后,白家陷入了困境。无法行医,对白家来说意味着没有了收入来源。但主人公“二奶奶”却没有把药铺的伙计遣散,依然给他们发工资,即使不干活,也养着他们。为此,“三爷”和“二奶奶”之间发生了很多争执。“三爷”认为,自己连肉都吃不上了,养着这些伙计根本没有用;而“二奶奶”却认为这些伙计都是未来白家再次崛起的骨干,留着这些人,白家才有东山再起的希望。事实证明“二奶奶”的判断是正确的,“大宅门”因为保留了这些骨干人物而得以东山再起。

(二)人人可用

哈佛大学有句名言:只有无能的管理,没有无用的人才。在德鲁克的眼里,“没有一个人是无趣的”。领导者用生产力的观点来用人,就是人人可用。

1.人人可用,就要用人所长,不为短处操心。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书中讲:倘若要你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事事精通、样样能干的人是不存在的。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有高峰必有低谷,谁也不可能十项全能。与人类现有知识、经验、能力相比,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掌握全部内容。当领导的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但你一定要知道他的长处,并将下属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变为己用。抓住下属的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的,而且你越是抓住下属的短处,下属的工作就越难以进步。你越是用下属的长处,就越用越长,以至于到后来他的短处已经无关紧要了,这里有个反弹琵琶的道理。聪明的领导者为实现目标,会尽可能地放大下属的长处,使潜力发挥出来。在《圣经》里有个“马太定律”:“让富有的更富有,让穷的更穷。”人力资源的优势也遵循着这句“马太定律”。有效的领导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与下属的长处。在关键点上发挥自己的长处,人生才能增值,发挥下属的长处,就更容易取得成功。人类历史上卓越领导者的光环闪耀在世界各处,而斟酌起来,无论是哪行哪业的成功者,他们之所以出类拔萃,就是因为自身的长处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并把所领导的人力资源的长处挥洒到极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链接】

魏徴去世后,唐太宗感叹到:“用铜作镜子,可以使我衣帽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了解兴衰;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与失。我曾经保持这三面镜子,谨防自己的过失。如今魏徴逝世,我的一面镜子失掉了!最近我派人到他家去,得到了一份手稿,才写半页,稿子中能认清的部分说:‘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平安,任用坏人国家就衰败。公卿之中,在感情上有喜爱有憎恶。对于憎恶的人,只看到他的缺点;对于喜爱的人,又只看到他的长处。喜爱和憎恶是应当全面而慎重的。如果喜爱一个人而能了解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而能了解他的长处;撤免邪恶的人而不犹豫,任用贤能的人而不猜疑,那么国家就可以兴盛了。’稿子的内容大致是这样。我仔细地想了想,在这方面我恐怕免不了有过失。公卿和侍臣们可把魏徴的话写在笏板上,知我有这种情况,一定要向我进谏。”

唐太宗曾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2.人人可用,就要用优点,不苛求缺点。十全十美的人固然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也不存在。任何人都有优缺点,但比例如何,除了客观的标准外,更重要的是观察者的角度。有人专看阴影,见到的自然是倒四六乃至倒三七,缺点多于优点;有人在阳光下看人,见到的是正四六乃至正三七,优点多于缺点。卓越的领导者看他的属下最起码都是七分优点、三分缺点的。用优点,不苛求缺点,这不仅显示了领导者的善良和宽宏,同时也是一种高明的领导智慧。领导者必须明白,才干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越明显。林肯说:“没有突出缺点的人,也没有突出的优点。”领导者决不能因为下级有缺点,就彻底否定他。一味盯着下级缺点的领导者最吃亏。一是一味盯着下级缺点,消除下属的缺点,那就只能在制约因素上下工夫,就缺少拉动力量了,是实现不了工作任务和目标的。蒙哥马利说:“一位整天除草的园丁,决不会培植出芬芳的花木来。”二是一味盯着下级缺点容易引起下级的反感和对抗。缺点总是在发挥优点的同时得到克服和改正的。领导工作的捷径就是领导者将下属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变为己用。“人贵适用,慎勿多苛求。”人的某些缺点、弱点只要不碍其用,可以不予考虑。因苛求一个人的缺点而影响了用他的优点,进而影响了事业的发展,那才是最不合算的。因此,领导者要举大道,赦小过,“有大略不问其短,有厚德不非小疵”,在优点上下工夫,这样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缺点也就能相对解决得更好一些。连萧伯纳也曾说过:“成功,网络着大量的过失。”

3.人人可用,就要用偏才,不求全才。人才并非全才。古人讲,“全才”即是“人”中之“王”,但世间并没有“全才”,“全”去掉“王”就只剩下“人”才,可见人才并不是能大包大揽的全能之辈。在一个团队里,有人专业技术好,有人社交能力强。能力有差异很正常,偏长之才一旦被用对了地方,优势可以互补,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会作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成绩。所以,领导者用人时要发现的是在某个主要领域中有卓越才能的人,而不是找在各方面都不错的人。这就要容得下下属的差异,切莫要求把专业人才变为通才,要求一般人员也成为专业人才。人才搭配的妙处在于让不同类型的人才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是让所有的人共有一张面孔。各显其才,各循其道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链接】

拿破仑在众多征战中屡屡获胜,原因就是他善于发现手下将士的优势,而不为短处操心,并尽量用其所长来为自己服务。例如他选用贝赫尔作为他的参谋长时,他很清楚贝赫尔缺乏果断力,完全不适于完成指挥任务。但他知道贝赫尔善于分析地图,了解很多种搜索军事情报的方法,并且做事细心周密,具有参谋长的一切素质。后来的实践证明贝赫尔是拿破仑的一位最理想的参谋长。

4.人人可用,就要用对位置,不怕“庸才”。庸才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张良手无缚鸡之力,刘邦如果用他取代韩信,去带兵打仗,冲锋陷阵,他肯定是个蠢材,可他的长处是会决断、有谋略,刘邦就让他做军师,当作外脑使用,结果成就了一位彪炳千秋的名相。放对了位置,他就是“能人”;反之,放错了位置,他就是“庸人”了。就是身体患有残疾的人放对了位置也是人才。清代武将杨时斋说:“军中无人不可用,就连身患残疾的士兵也可审其能而用之,聋者宜左右使唤,哑者宜令送密信,跛者宜令守炮座,馨者宜令伏远。”这就如同杠杆原理,杠杆的力量在支点,如果找准了支点的位置,即使只有很小的力也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最有效的杠杆,总是放在最恰当的支点上。最有效的人才就是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的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要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开创宏图伟业。

【案例链接】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整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