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本书的起因

充满神秘感的创新禁区

创新的话题,现在在中国和全世界都被提到很高的位置。创新是发现新的方法满足社会和商业的需求。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很多人都明白,不会创新,就只能步创新者的后尘,失去科学发现的主导地位和产业先发制人的机会。

社会上流传的创新观点、英雄、故事、轶事不可谓不多。

科学是创新,科学家是创新。例子包括爱因斯坦、袁隆平以及诸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很多人认可他们做的是创新工作。可是,这些人对世界的主要贡献是增加世人对世界的理解。科学家一般不直接参与产业和产生产值。

企业家和创业者可以是创新。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联想的柳传志、星巴克的创始人舒尔茨(Howard Schultz)、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谷歌公司的创始人Sergey Brin和Larry Page、百度公司的李彦宏,中关村或其他技术孵化中心的创业者是很多人公认的创新者。他们在一个历史赋予的技术和商业舞台,演绎了新的技术、资本和社会元素。

发明家是创新。典型的例子包括美国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Edison)和美国西屋公司的创始人乔治·西屋(George Westinghouse)。发明家凭想象、推理和实践,为人类创造出新的工程元素。

象牙塔里的科学家或大学教授可以创新。比如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高通公司的创始人雅各布(Irwin Jacobs)等,他们对社会、对产业的贡献巨大。

看似涉世未深,甚至没有接受过正式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可以创新。爱迪生就是一个一天正式学校也没上过的孩子。全世界学子们崇拜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脸谱公司(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戴尔电脑的总裁戴尔(Michael Dell),都是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典范。这些人为了创新和创业,甚至可以停学、退学。

低科技或没有科技的创新也有很多。比如苹果iPhone手机上著名的“愤怒的小鸟”游戏,就是在苹果智能手机的平台上建立的商业成功。这种设计创新,显然与科学创新在方法和思路上截然不同。

创新是一个充满挑战但是会为创新者带来个人的喜悦和满足感的工作。创新为个人带来的满足,是知识的增加,是处理复杂的情况和挑战的机会,还有一种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精神享受,当然还有很多人从创新事业中得到个人的荣誉和财富。

虽然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存在,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创新好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不知如何下手。打个体育方面的比方,很多人不知道球门在哪里,不知道禁区如何突破,甚至不知道如何开球。

我想本书的读者对创新是有兴趣的。读者可能会问一连串的问题,比如:

——前面讲的这些故事,都是所谓的创新吗?

——创新是一个泛泛的词汇吗?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吗?一个东西看起来有点新意,或者没有被别人做过就算创新吗?

——到底什么是新?要多新、怎样新才是创新?

——什么是最高层次的创新?

——什么是中国最需要的创新?

——创新难吗?创新容易吗?新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产生新的东西很难?

——创新行为的诱因是什么?如何开始和走完创新的过程?

——创新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吗?创新的起点在哪里?创新有秘诀和高效率的路径吗?

——科学研究和创新是什么关系?做科学或研究工作就是自动在创新吗?如果是这样,中国有很多科学技术人员,我们培养了世界上数量第一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我们国家会担心创新力不够?

——引进、消化、改进和提高——这些是创新吗?

——什么是原创?怎样原创?

——西方国家的创新是如何进行的?西方国家的创新概念是怎样来的?他们的创新竞争力是如何培养的?中国要向西方学什么?如何让中国的创新质量更高、影响更大?

——爱迪生的创新秘诀是什么?美国硅谷的创新秘诀是什么?中国的中关村,以及遍布全国的高科技园,和美国的硅谷有什么区别?

——创新是要每天刻意做的事情,还是每天过平常的日子,等待好主意突然跳到你的脑子里?

——我很聪明,脑子快,充满想象力,点子很多。我是创新人才吗?我在创新方面有优势吗?

——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努力工作,就能创新吗?

——我是年轻人,我想创新。我要如何准备?这么多的成功例子,我要选择哪个轨迹走?是拿博士,当教授,做科学家,当企业家,做员工,还是马上辍学开公司?

——我想做乔布斯、爱迪生、王选这样的创新者,我要如何行动?如何选择和抓住机会?

——我是大学教授,我想创新?我要如何准备?如何执行?

——我是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我要我的企业做世界级的创新。我要怎样做才能最好地增加成功的机会?

——我不想赚钱。我对钱没有兴趣,也对赚钱的创新精英没有兴趣。创新都是为了钱吗?我只想造福世界。我应该怎样创新?

——我只在乎思想和理想,只在乎科学。我如何创新?写科学论文是不是自动就算创新?

——我只在乎钱。我想创业。创业是创新吗?创业是不是自动就算创新?

——现在的很多创新,比如互联网上沸沸扬扬的社交网站和微博,都搞不清到底有什么用。这是创新,还是一种时尚风潮?这样的创新社会真的需要吗?

——创新是可以教的吗?还是与生俱来的?一个社会如何系统地、可持续地培养会创新的人?

对创意和发明有些经验和了解的读者可能会问一些技术性更强的问题:

——创新就是为世界提供新的、更好的东西吗?创新就是开发崭新的技术或科学领域吗?我怎样知道世界最需要什么?

——创新和以下词汇有什么区别和共性:想象力,发明,创意,点子,科研,研究,原创,创造?

——什么是创新性思维?什么是头脑风暴?创新思维和思想自由是一回事吗?原创的思维是怎么遇到、找到、推理或捕捉到的?

——灵感是什么?灵感怎么才能产生?是坐在一个地方静思(比如苹果树下),还是像阿基米德一样坐在澡盆里?乔布斯、爱因斯坦、爱迪生的灵感是怎样来的?他们创新发明的诱因是什么?

——我可以像苹果的乔布斯一样“发明”需求吗?

——“山寨”是不是创新?“本土化”是不是创新?提高和改造算不算创新?

社会上传播的创新故事很多,可谓五花八门。浅浅地、泛泛地了解这些创新的人和故事,并不能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相反可能会降低人的创新能力,误导人的创新思维)。很遗憾的是,很多人头脑中的创新概念和创新故事都是不对的。很多人都想创新,但读不懂创新,不得要领,不知如何入手。

有的人觉得创新很难,很高深,所以不敢去试,也不想去试。

有的人觉得创新很容易,取得一点粗犷的创意就自我陶醉,或故步自封,或浅尝辄止。

有更多的人,没有精确包容的创新思维体系。这些人,有的盲目试验,不得要领;有的犯叶公好龙的错误,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有的把精力花在低端创新上。

创新者需要头脑“软件升级”

创新是一个难度不小的事业。要创新,先要承认创新是件很复杂、很难、成功几率有限的事情。世界上弹钢琴的人很多,但只有一个朗朗;打篮球的很多,但只有一个乔丹。提创新的人很多,但能突破创新禁区的人很少。

创新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个人能力、团队、需求、商机和时机等。创新需要很多书本以外的能力,包括自纠正能力、自学习能力、综合能力、交往能力、锲而不舍的意念和强烈的好奇心。创新的成功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业知识、商业知识、社会知识,以及领导力和亲和力。这些知识基于一个人对社会的全方位的成熟的理解。创新也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创新者需要团队,需要与别人配合。打个体育的比方,一个常胜的球队既需要球星也需要全体的配合,缺一不可。

在钢琴、体育和绘画这些领域中,没有一个人可以希望在没有任何正式训练、没有教练的基础上就凭运气、想象力、主观意志、自然观察学习和个人能力成功。创新也是一样。创新不是心想事成、无师自通的。

如果把创新比作一个体育运动,那这个运动的规则手册和训练手册现在是不存在的。很多对创新成功有深刻影响的想法和知识,散布各处,没有得到很好的综合和提升。在这本书里,作者会对这些统称为“创新智商”的知识加以系统的诠释。

作者通过长期的实践,认为创新最重要的屏障是人头脑中的定式。这些定式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社会环境影响的。很多不好的定式,连人们自己都不知道,或不认同。这些思维定式,使得社会上的整体创新力很低,使创新成为很多人可想不可即的禁区。

创新不是高不可攀的,不是可遇不可求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创新需要正确的思维习惯。正确的概念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力。创新的概念是可以教的。一个人要提高创新力,就要对自己的头脑进行升级。这就像计算机和手机的硬件不变,但需要加装新的软件,提升能力。

为什么创新要讲规则?

和科研、技术、体育一样,创新也是有规则的,或者说是有规矩可循的。有的人不相信或者不愿意承认创新有规则。这里原因可能很多。有人认为没有规则更适合个人发挥,更容易。有人认为规则会抑制创新。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

不同意创新需要讲规则的人大致持有以下几种看法。首先,制定规则好像是束缚手脚,有悖于自由精神。其次,任何的规则都有反例、特例。有的人说:“不要把规则讲出来,因为有很多特例。”再次,很多创新的规则是不能像数学公式一样证明的。有的人说:“你讲的规则,如果不能证明,那最好不要讲。”最后,还可能有人会说:“不要把规则讲出来,这样会让有些人失望。”

我认为规则是要讲的。规则的第一条,就是任何规则都有例外。但这些例外的概率很小。如果顾忌这些例外就不去讲规则,很多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会对创新产生曲解。这样的害处是很大的。鼓励人去自由发挥,把特例当规则,盲目去效仿某人某事的成功,会降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把小概率的成功当作成功的模板去效仿,就会陷入泥潭,永远攻不进禁区。

旁白

任何规则都有例外。比如说买彩票中奖是一件概率极低的事件。可以说,从统计学的角度上讲,中奖概率就是零。所以我们可以对读者说,任何人都不能靠每天买彩票去谋生。但是特例是有的。如果一个人看到电视里报道一个人第一次试手买彩票就中了千万大奖,这个事件就是一个特例,不是惯例。如果哪个读者看到这则报道决定明天就开始买彩票,相信自己会成功,那这个特例就会误人子弟。有关特例和规则的关系,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还会细讲。我在这本书里采取的策略是讲规则,但是让读者了解广义的事例和背景。

有人担心规则会束缚人的思维。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典故,包括逆向思维、头脑风暴和出奇制胜,这些故事的特点就是让人觉得创新是一种靠聪明智慧的即兴发挥。创新的生力军是年轻人。但很多年轻人认为奇思异想、随意解放的思维就是创新,认为“新”就是创新的真髓,认为改变世界是创新的目的,认为需求和好的技术是遍地可拾的,认为创新是不费一点资源和些许时间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这种想法使很多人在创新几率很低的思维定式中徘徊不前,顾此失彼,但是对影响大、高效的创新正路不知道、不相信,或者不感兴趣。读者请相信,创新得法不会限制你的创造力,只会增加你创新成功的几率和影响,会让你在别人看不到路的地方找到路。

创新不是靠发散思维迸发的火花。创新不是创意,也不是创异。创新是有规可循的。创新不需要爱因斯坦式的智商,不需要大学教授级的知识。但是必须强调,简单的所谓的“聪明”、“机灵”、“灵机一动”、“拍脑袋”和“脑子快”对创新没有效力。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和科研,发现不仅创新很难,就连传授创新的概念都很难。如果学校里有“创新工程”这个专业的话,那比单纯的机械工程或电子工程都要复杂。同时,坐而论道并不能带给读者真实的切身的理解。因此,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实例进行解说。这些实例,类似于商学院的案例,但和商学院的案例有本质的不同。本书的实例从技术、创新、投资、竞争和过程方面用多角度解读。即使是读者比较熟悉的人和事,本书也会引用新的、很重要但经常被忽略的信息。这些故事,不是简单地重复社会上的浅显了解,也不是像商学院案例一样只讲商业层面的信息。这些故事包含了不少重要的技术细节、个人细节和时代细节。很多短故事散布在书中,同时很多比较长的故事集中在第五章。书末附录中有所有案例的索引。

很可惜的是,对世界和社会的看法是很难教的,需要用生活经验去理解。为帮助读者在读书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问题产生思考,对重要的概念予以巩固,本书提供了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这些题目包含很多方面,如技术、商业、工业、财经、发明和社会等。

我衷心希望这本书对创新者、对年轻人、对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不是讲技术的,而是讲看世界的方法。我给自己提的一个标准,就是如果我自己二十年前看到这本书,一定会因为这本书改变我的一生。我自己认为达到了目标,希望读者喜欢。

一语道破

创新不易。创新有道。创新不是一个自由思考、天马行空的过程。读者要知道,任何创新都有规则和特例。但是不承认规律存在,想自由发挥和盲目模仿别人的特例,只会将创新的能力降为零,自废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