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战略如选鞋:合适最重要

企业没有谋略,前途会怎样?举大兵者当先计而后行,成大事者必先谋而后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教授 吴维库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每一个企业和组织都应该有自己的事业理论。它包括三方面的假设:一是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假设,这包括企业对市场、客户的认知价值、社会和社会结构、技术、分销商、竞争等各方面的假设;二是对企业使命的假设;三是对实现这个使命所需核心能力的假设。”

清华管理学中说,一个企业的战略决策就像一个人穿鞋一样,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而战略要满足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满足企业使命和自己企业的能力,这就像鞋号一样。因此,企业想要长久地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战略。


胡锦涛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在任期间胡锦涛一直想找一个适合中国发展的战略方针。他说,中国人就爱折腾,要想好好地发展中国就不要胡折腾,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当务之急是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

之后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决策,他说:“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胡锦涛主席知道什么适合中国国情,才有了科学发展观这么一说,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不仅仅是利润的增长,还要讲究科学,不能为了金钱就不要生态平衡,而现在中国由于过度地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境的发展,结果就是沙尘暴泛滥,雾霾遍布天空。因此,战略的制定一定要对社会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

一个适合企业的战略,就要顾及企业的全局。企业的管理模式、财务制度、人员组成等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实施,只有各方面都对企业没有坏处,企业战略才可以顺利实施。


1853年,德国慕尼黑有一家维多利亚保险集团声名显赫。其实这个保险公司初期以铁路交通意外险为主要经营业务。当时德国的很多市民买不起高价的意外险,维多利亚就开始推出人寿保险的业务。公司提出“走向世界,服务每一个人”的全球化和全面化的战略,推出了低价的寿险产品。这个保险让当时的维多利亚成为德国国内一流的保险商。因为它独特的发展战略,和对客户的服务理念,在20世纪初成为世界一流的保险企业。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让保险公司损失严重,因此资产和服务能力也大大地降低了,这时维多利亚调整自己的战略,决定只在国内发展。到了20世界90年代的时候,欧洲市场有很大的竞争力,维多利亚就决定和慕尼黑保险公司合并,合并后两家公司分享客户资源和服务团队,进一步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这个集团也占领了健康险和法律诉讼费这两个重要的保险领域。之后两大公司合并的集团利润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也实现了一百多年以前维多利亚集团主席的战略目标。


通过以上示例可知,一个战略适不适合自己的企业,只有企业自己知道,一个优秀的合适的发展战略,能够帮助企业抵御来自社会变化所带来的风浪。企业的战略管理也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调整各个阶段的短期战略,会让企业有更长远的发展。

清华管理学提出,制定合适的战略,就要科学分析社会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特点。企业的战略和发展方向要适应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发展。企业一些短期的战略如果不适合当时的情况,那么就要改变短期战略。

判断一个企业的战略是不是合适,不能以某一个时间段的赢利为标准。这个必须要看企业在长期竞争中的竞争力变化。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是说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制度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一个企业制定了战略,也不可能完全适应于市场,还要在实施过程中调整。调整也要以内部竞争力和企业外部环境为依据,这样才可以让战略更合适企业。

“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才能走到北方。”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方向,有了方向之后不断前行,就一定可以到达。但前提是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战略,这是因为前路漫漫,路途险恶,需要规划好才可以安全前行。

管理小贴士

怎样有合适自己的战略呢?那就要审时度势,懂得放弃,鱼和熊掌是不可同时都得到的;用自己的优势去和别人竞争,这样就可以打倒自己的敌人;确立自己的主要任务,不要总想什么都得到,什么都得到的人总是什么都得不到。一个企业制定了合适的战略,就像一个人穿上了合适的鞋,这样才会跑得更快,跑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