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诸子百家各美其美,中国传统文化拥有多样性

虽然孔子创建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但是这并不影响诸子百家中其他文化流派的历史地位与价值。诸子百家,家家都有自家的哲学,各自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值得传承的思想精华。

纵观几千年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历史的发展演变也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统治者根据时势需要选择不同的思想理论,实现由乱而治,由治而兴,循环往复。通常,治乱用法典(家),重典苛政之后用道家的无为之术,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君主想要有所作为,于是又会回到儒家哲学。因为儒家哲学是以社会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中兴的哲学,即入世的哲学、在世的哲学。因此,自汉以降,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本,道家思想为辅,以及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各家学说。

老子(约前571—前471),是与孔子同时期的哲学家,有研究者认为老子是孔子的老师。胡适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老子创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儒家文化可以比肩的道家文化。如果纯粹站在哲学研究的高度,笔者以为,从形而上学而言,老子的哲学比孔子的哲学更具有思辨性、抽象性和唯理性。

再讲远一点,有西方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哲学,即便有,也是低层次的、经验类的、道德层面的。笔者以为,这是对中国古代哲学不太了解的缘故所致。但是国人中也有人这么说,我就觉得不理解了。

西方哲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中国哲人说一是一、一也是二,说二是二、二也是一。西方哲人说无是无,说有是有;中国哲人说无是无、无也是有,说有是有、有也是无。话中有话,意犹未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正是中国诗词歌赋、器乐书画艺术等所追求的意境。按照道家的思想,哲学是不可以言说的,只有“清谈”。因为哲学是研究“道”的学问,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此,“道”只能够暗示,只能够领悟,全在不言之中。哪里像西方,哲学的基础是概念,概念也是一切立论的基础。

笔者以为,中国古代哲学已经进入到思辨的阶段,亦即“和谐哲学”的阶段。正如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彻悟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从佛学的境界讲,由看现象,进而到看本质,再进入到无碍境界(也就是山水与我无关的境界)。从哲学角度看,是三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见山也见水,看水见水也见山。天下万物不为名所累,不为形所困,万物为一也。

中国古代哲学具有很强的思辨力,与西方哲学的辩证思维比较,一点也不逊色。关于辩证思维,孔子讲“辨惑”。子张问“辨惑”,孔子回答:“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自相矛盾。“辨惑”就是辨别自相矛盾并予以消除之。老子讲“观复”。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道德经第58章)祸里面蕴藏着福的因素,福里面潜伏着祸的危机,祸与福是能够相互转化的。谁能知道祸福相互转化的节点?祸福相互转化是没有确切标准的。正过了头就会变为反,善过了头就会变为恶。人们对祸福、正反、善恶的困惑,由来已久。

名家惠施(约前350—前260)关注事物的相对性问题。他认为,在现实经验生活里,“大”和“小”、“高”和“低”、“今”和“昔”等都是相对的。他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今日适越而昔来”。又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少无内,谓之小一”,通过对“至大”“至小”的分析,得出了绝对的概念。还有公孙龙(约前320—前250)提出共相学说,包括“白马非马”“离坚白”等命题。当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以“排中”“对立”为思维特征的形式逻辑时,中国古代哲学已经进入到以“系统”整体观和超越“对立”为思维特征的辩证逻辑阶段。

中国古代哲学是高人一筹,还是低人一等的哲学?是系统和谐的哲学,还是混沌一体的哲学?笔者以为,中国古代哲学是“极高明”的哲学。每当我们念读圣贤们的著作时,无不感到一种传统文化的自信和骄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由于西周灭亡,人们不再迷信“天道”,各种“儒生”“辩者”“侠客”“隐者”“方士”“阴阳术者”,纷纷出山,投靠诸侯门下,就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大政方针出谋划策,进而广收门徒,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各学派针对一些社会问题,或四处游说,或著书立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教化影响社会。

据《汉书》记载,诸子百家是对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其实数得上名字的学派一共有189家,著作4324篇。据其后的《四库全书总目》等书记载,名曰“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而传统上关于“百家”的分门别类,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约前165—前110)。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约前46—23)与其父在对宫廷藏书进行整理分类时,在司马谈分类的基础上,增加“纵横、杂、农、小说”等家,将“百家”分为十家,并且系统追溯了各家的来龙去脉。历史学家班固(32—92)在《汉书》中承袭刘歆套路,并指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而将诸子百家划分为“九家”。

依冯友兰的说法,随着分封制度的瓦解,社会组织结构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社会政治制度也逐渐地瓦解。原有的社会结构——一是国君、周王室,二是分封的小国国君,三是受到分封的诸侯(君子)阶层,四是庶民(小人)阶层——分崩离析,先是由于诸侯的沦落而进入到庶民阶层,也有一些庶民因为有一技之长而受到诸侯的重用而进入到官吏阶层,这种变化也就造成了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局面。随着社会动荡,社会秩序混乱,各个社会阶层的人重新定位组成新的社会组织结构。“有些教师以讲授经书、礼乐见长,他们被称‘儒’或‘士’;还有的教师精通兵法或武艺,他们被称为‘侠’;还有的教师擅长辩论,被称为‘辩者’。另有一些人以巫医、星相、占卜术数见长,这些人被称为‘方士’。还有一些人凭对政治的实际知识,献纵横捭阖之策,成为诸侯王公的顾问或官员,被称为‘法术之士’。最后,还有一些人,具有学识才干,而对当时的现实政治失望,遁入山林,被称为‘隐者’。”

故此,冯友兰认为:“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侠义之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下面,我们将他们粗粗地梳理一下:

儒家道“中庸”,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荀子(前298—前238),其代表作有《论语》《孟子》《荀子》等。

道家论“道”,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前369—前286),其代表作有《道德经》《庄子》等。

墨家讲“兼爱”,代表人物为墨子(约前479—前381),其代表作有《墨子》等。

阴阳家说“阴阳”,代表人物有邹衍(约前324—前250),提倡阴阳五行说,其主要观点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实,关于阴阳学说当首推《易经》,传说中乃中国第一位君王伏羲氏所作,而《易传》乃孔子所作等。

名家辩“名实”,代表人物有惠施,其主要观点见于《庄子·天下》篇,公孙龙,其代表作有《公孙龙子》等。

法家论“法术”,代表人物为韩非子,其代表作有《韩非子》等。

纵横家,代表人物为苏秦(前337—前284)、张仪(? —前309),其主要言论见于《战国策》。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杂家,代表人物为吕不韦(前292—前235)。吕不韦为秦相时,聚门客编纂《吕氏春秋》,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而得名。

兵家,代表人物有孙武(约前545—前470),代表作有《孙子兵法》;孙膑,孙武后人,大致与孟轲同时,代表作有《孙膑兵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