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教程(第1册)
- 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组织 编写
- 2996字
- 2021-03-27 16:13:50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无比辉煌灿烂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描述:
一是哲学经典层面。如儒家经典,主要有“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道家经典,主要有《老子》《庄子》等。
二是习俗制度层面。如“四时”“八节”:“四时”为春、夏、秋、冬;“八节”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三是生产生活层面。如瓷器、刺绣、织锦、功夫、茶道、戏曲、器乐、书法、绘画、棋艺、中医药养生、中国传统礼仪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几个基本观点:一是存在决定意识;二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三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毛泽东有句名言:“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其中,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1.生活环境。主要指中华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大家知道,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天圆地方,中国居中,大地的四周环绕有东、西、南、北四海,所以,《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论语》有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可见“普天之下”“四海之内”都是指当时的整个世界,或者说是指当时的中国。
中国地大物博,地理环境优越,这就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因此,中国几千年历史,无论朝代更替,农业大国的属性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即便时至今日,中国的农业人口仍占人口总数的50%以上。在一个农业国家里,土地是最为重要的社会财富。因此,我们的一切经济思想、政策和措施都是从土地出发的。
大陆与海洋,一山一水,一静一动,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想象。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也就是说,不同的自然环境与条件产生不同的文化性格。
2.生产方式。中国人向来是向土地讨生活的。可以说,土地是中国人的衣食父母。中国人崇拜土地,侍奉土地如神灵,在普通百姓家庭的神龛里常常敬奉的有“天地君亲师”和“土地”的神位,门楣上张贴着“惟勤惟俭”“曰耕曰读”的楹联,可见,土地在中国人心目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土地及其生产方式孕育起来的。
黄土文化与海洋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不同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文习俗。中华民族历来依赖土地维持生计,逐渐形成重农轻商和安土重迁的观念。《汉书·元帝纪》有云:“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由于土地不易挪动,故人们安于故土,不愿轻易迁移。而且,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往往是为“骨肉相附”的家庭和家族所拥有和承继,这样形成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必然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而成为社会基本细胞的中国式的家族制度。举个例子,中国人拥有强烈的故土情结,时到今日,每年春节,在中国都要进行春节大迁移,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他们不远千万里,都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父母的身边欢度春节。由此可见一斑。
在一个传统的家庭里,父亲的地位自然高于儿子的地位。由于几代人生活、生产在一起,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在这个大家庭里,族长拥有很大的宗法权力。由家庭而社会,逐渐地放大开来,儒家学说记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并且把它们归纳为“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既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地服从为君、为父、为夫的;也要求为君、为父、为夫的,要为为臣的、为子的、为妻的做出表率。它集中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道德关系。“五常”即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儒家学说正是中国家族制度的理性化成果。
3.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社会制度产生的重要条件。政治是文化的集中反映。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以家族、家庭为生产单位构成的社会关系,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社会制度和重农轻商的政治文化,维护集体、权威与社会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人性的发展与个性的张扬,这与张扬个性和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传统文化相比较,有一定的差异。
在这样的自然生活环境、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拥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崇拜祖先神灵。长期以来,由于科学不发达,农业又是靠天吃饭,所以世代居住在一个地方的族人,往往怀念最先在这里定居的祖先,并且神化他们能够袪灾赐福。因此,在中国,往往地方有地方的神灵,行业有行业的神灵,甚至不同姓氏亦有神灵,真正是一个多寺庙、多神灵的地方。而祭祀祖先、崇拜神灵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比如,在湖南武冈古城文庙脚下,内城河畔,有一块奇异的巨石,大家尊称它为“石头娘娘”,是当地人崇敬的仙娘,相传她主管当地妇女儿童事宜,“有求必应”。“娘娘”一年四季香火旺盛,凡是出现妇女不育、孩子夜哭等问题,大家都会去找“娘娘”解决。
二是崇尚自然。由于农业生产与大自然联系密切,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无论儒家文化或者道家文化都主张“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譬如,道家主张凡事以自然为本,常常把人事与自然对立起来讨论问题。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德经》第77章)自然规律,很像张弓射箭。弓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压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能做得到。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意思是说,人类的行为应当效法大地运行的规律,大地的运行效法宇宙法则,宇宙运行则是效法大道的原理,而道的运行就是自然而然。是故,圣人治理国家,应审时度势,顺乎自然,实行无为而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37章)。老子告诫人们:“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48章)意思是说,乱作乱为,生事多事,必然招致失败。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诸子百家或强或弱具有崇尚自然的思想内核,这样的认识论决定它们都拥有“天人合一”“万物同一”“和为贵”的基本理念。
三是重农轻商。中国文化历来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所谓“湖广熟,天下足”,讲的正是吃饭乃天下第一位的大事情。与农业相比,商业被认为没有生产什么产品,而只是与物质的流通有关系,因此其作用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