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媒体的特征

(一)媒介

分析新媒体中传播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就必然要与传统媒体的形态做比较。本文侧重研究科技在媒介发展中的作用,所以首先比较传播媒介的不同。传统媒体按照发端时间顺序包括报纸、广播和电视。麦克卢汉有名言“媒介即讯息”。这几种媒介形式对媒介环境的影响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报纸以纸张的形式存在,占据一定的物理空间。受众在获取信息时可以对纸张上不同位置的信息进行选取,信息仅限于某一张报纸上承载的内容。内容的更新需要在另外的纸张上印刷,重新送到受众手中。所以,虽然受众在阅读每一张报纸的时候看似不受时空限制,但是如果想获得更新的、更全面的信息,还是受到了报纸印刷手段的限制。其选择性也只能局限于受众手中的报纸篇幅内容。报纸内容的累积叠加需要受众付出额外的努力才能保持。总体而言,报纸在一定内容范围内具有选择性,但是由于印刷手段制约了信息的快速更新,报纸内容的传递还是受到很强的时空局限性。此外,报纸上的信息主要通过文字符号进行传播,与电视广播相比,对受众的识读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

广播以电磁波的形式存在,是点对面的传输,线性存在占据了一定的时间。受众获得信息仅需要信号接收器,不需要考虑距离远近,只要在信号覆盖区域内即可。这使广播信息的传送速度能够达到光速,几乎在信息发出时即可收到,克服了报纸制作、印刷、传送所需的漫长周期。在传播范围内,广播虽然几乎不受地域限制,但是其对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众必须在广播发出的同时进行信息接收,并且在确定频道后无法对内容进行选择。总体来说,广播虽然在信息更迭和空间上不受限制,但是其时间序列使受众几乎没有选择性。

电视是声画兼有的广播形式。与声音广播相比,电视更具有吸引力,更加生动,具有现场感。此外,无论是声音广播还是电视,都是对人类接收信息的现场的还原。声音广播可以模拟人类在接收信息时听到声音信息的状况,画面也是人类视觉接触信息的还原,声画兼备使观众身临其境。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一种无障碍的信息传播,即使没有接受过读写训练的人也能胜任,这降低了受众的门槛。此外,电视的存录不易,为信息的保存设置了障碍。

互联网是文字、声音、画面兼备的全媒体。移动终端占据了一定的物理空间,声音和画面的获取占据了一定的时间。然而,互联网克服了传统的广播的缺陷:选择性差。互联网通过进度条可以控制声音和画面的前进、后退和暂停。互联网信息的及时更新也克服了传统报纸印刷传送周期造成的信息传播延迟,达到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同步。此外,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存储克服了以上所有媒介不易保存的缺点。可以说,新媒体集合了以上所有媒介的优点,突破了以上所有媒介的缺点 [2]

(二)信源

在传统媒体中,信息的发布者即为媒介的从业者,如报纸的编辑和记者、电视节目的制作者等。然而,与互联网相连接的智能终端不仅是信息的接收器也是信息的发布终端。信息的发布权不再被媒体所垄断,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当信息发布权被分散以后,发布的内容也必然发生变化。

信源的广泛也导致了多重信源在信息输出过程的重新组织与梳理。在出现不同意见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个在互联网上发声较多的人,此人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互联网上有许许多多的意见领袖,他们活动在不同论坛、不同领域,在特定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对他人接受、选择信息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三)内容

互联网上传播内容的变化,首先体现在信息量上。当人人都能成为传播者,每个人都会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布自己知道的内容、坚持的态度、做出的行为。所以,互联网上的信息远比传统媒体上仅由编辑、记者等发布的内容量大得多,并且种类多种多样。

在互联网普及之初,就有木子美在网上晒出自己的私人生活日记,尺度之大挑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底线。博客伊始,徐静蕾、韩寒等明星在自己的博客上晒出自己的日常生活,点击超过一亿。微博盛行以后,姚晨等微博“大V”拥有近8000万的粉丝量。除明星外,还有凤姐、芙蓉姐姐这样的“草根”通过晒丑吸引大众的眼球。各类论坛上,也聚集着大批的ID,发布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点点滴滴,如天涯、豆瓣等。总而言之,各类人群可以自由地发布多种多样的信息到互联网,这使互联网成为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当然,这也催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四)噪声

噪声是互联网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信息发布权利被分散到每个人身上,传统媒体的把关角色难以平移到互联网上,这就造成了互联网上内容良莠不齐的现象。许多与暴力、色情相关的内容不时弹出,污染了互联网的信息环境。除此之外,某些信息发布者的发布的过激言论、谣言等也使互联网不再是一潭清水。

(五)信宿

传统媒体的信宿即传统媒体的受众。传统媒体的受众与传统媒体的信源有严格的界限,互不重叠。然而,对于新媒体来说,信源和信宿没有严格的区别,多数人既是信源又是信宿,在信源和信宿的角色之间来回切换。新媒体的信宿与其称为受众,不如称之为用户更合适。因为新媒体的信宿已经远远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信息的选择者,在选择以外,还可以随时对信息做出各种反应。媒介更努力去贴合信宿的需求,依据这一点,受众被称为信息的用户更合适。

(六)效果

新媒体信息的同步更新、可随时随地浏览的特点,使新媒体拥有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优势。最新的新闻事件在互联网上可以得到最快速的信息发布,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只要连接互联网都可以接触到网络上最新的信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终端以后,发布者与信息接收者的角色重叠,信息种类增多,信息量巨大,信息交互频繁,网络入口开放,互联网上的信息可以到达千家万户,覆盖面堪比广播,并且突破了广播的时间界限和选择性弱等限制。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各种媒介形式全部具备,声画同步冲击人的视听感官。当移动互联网普及到每个人的手机上,随时随地地接受最新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全媒体的信息的冲击,成为目前最受用户欢迎的媒介体验。

(七)反馈

受众信息反馈的畅通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点。传统媒体的受众反馈集中体现在读者来信、热线电话、发送短信等方面。对新媒体来说,互联网的开放入口是使信息反馈畅通无阻的重要原因。当受众可以随意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任何信息的回馈、意见的反馈都变得轻而易举。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的发布和反馈很多时候也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一条信息可能既是前面信息的反馈又包含新的信息内容。反馈在数量上也不再是少数,其巨大的信息量已经可以与信息发布内容数量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