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娘如何抵过三千佳丽稳坐后位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里,贾宝玉曾经这样语带机锋地试图去化解林黛玉刚刚上来的醋劲,说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一种说法。然而要想在后宫佳丽三千之中独秀一枝,惹人喜爱并非是一件易事,但为何高太皇太后摒佳丽三千独选孟娘为皇后呢?这里到底又有怎样的玄机呢?
元祐孟皇后是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后,孟皇后曾两度被废又两度复位,并两次于国势危急之际被迫垂帘听政,可以说她的经历既是离奇的,又是罕见的。
高太后选孟娘
据史书记载,孟娘是名州平赫(今河北永年县)人,父孟彦弼,其祖父孟元曾官至眉州(今四川乐山)防御使兼马军都虞侯。1092年,孟娘16岁,由于出身名门,性情温柔贤良,是母仪天下的合适人选,所以被高太皇太后和神宗皇后向太后看中,册立她为哲宗的皇后。并举行了北宋有史以来最为隆重的婚礼,一时极尽荣耀。
宋哲宗赵煦是神宗的第六子,神宗死后他便继承了皇位,改元“元祐”。由于赵煦继位时年纪尚小,只有10岁,所以朝中的一切政务还是先由高太皇太后主持。元祐七年(1092年),哲宗到了大婚和亲政的年龄,于是高太皇太后便下诏要在百余名世家少女中为哲宗选出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来。没过多久,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名美女便纷纷来到了皇宫,等待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那一刻,在这些秀女中便有孟娘。
到了选秀那一日,高太皇太后仔仔细细地端详着这些美女,可是看了一个又一个,都不太满意,没有一个是自己心中母仪天下的理想对象。直到最后,高太皇太后发现在队伍的最后几名女子中,有一个女孩子特别的与众不同。她仪态端庄,面若桃花,长得实在是俊俏,于是太皇太后便在这个女孩儿的身上多停留了几秒钟,并暗自点了点头。诏令官察言观色,急忙上前向太皇太后禀报:“此女子名叫孟娘,乃是马军都虞侯孟元的孙女。”太皇太后听后便招呼孟娘上前一步说话。孟娘十分乖巧地走到太皇太后跟前,跪下说道:“民女孟娘叩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让孟娘起来说话,但是她却不肯起来,坚持跪在那里说道:“太皇太后德高望重,人人共仰,民女应跪拜听话。”此番话经孟娘说出口,太皇太后便更加喜欢她了,认为她是一个知书达理、性格温顺的女孩儿,正是母仪天下的皇后的不二人选。于是便停止了这次甄选,把孟娘领到了后宫。
那么孟娘到底有着怎样的出身和为人呢?孟娘的爷爷是北宋马军都虞侯孟元,从小就对聪明伶俐、性格温顺而又漂亮的孟娘格外疼爱。并请当地最好的老师来教孟娘诗词歌赋和经文,希望她能成为一个知书达理、有学问、有教养的人。果然,孟娘不负众望,一眼便被高太皇太后看中。高太皇太后与向太后商议,想立孟娘为后,向太后对孟娘也是非常满意,于是便开始择日完婚。经过比较研究,太史官又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记载,认为五月初八是个黄道吉日,是举行册礼大典的好日子。两位太后亲自传授孟娘宫中的礼仪,甚至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是亲与把臂。孟娘冰雪聪明,一学就会。没多久,宫中那些繁琐的礼仪,她都能做得娴熟自如,优雅中度。随后,为了把婚事办得隆重热闹,高太皇太后亲自出面,命翰林学士起草制词、召见台谏会同礼官,议定了一套正规的册立皇后的六礼仪制。并且组建了主持六仪的部门,成员都是来自内阁的各位大臣。可见,皇室两位太后对孟娘是相当的重视和满意。而且哲宗也早就听说了孟娘的美貌和为人,对这位皇后也是有着些许的向往和憧憬。
皇帝大婚在中国古代是一件十分庄重和重要的事情,因为它代表的不仅是皇室的喜庆,更是向天下显示皇室威严的时刻。皇上和皇后将合天下之好,上事宗庙,下继后世,更是为全天下的夫妇树立仁德和睦的典范,所以皇帝的大婚必然非同一般,礼仪必定也是非常复杂的。孟娘首先接受了宋朝迎立皇后的“诰命”,即册宝,册用珉玉五十简做成,宝则用纯金制作,方一寸五分,高一寸,上面刻有“皇后之宝”四个大字。接受册宝也就代表着孟娘愿意做皇后,愿意入主后宫。接着她将册宝交由司言、司宝掌管,再由司仪引导坐上皇后宝座,坐北面南,接受内官们的叩拜。这样,册立皇后的仪式就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大婚仪式,全部礼仪结束之后,孟娘便入主坤宁宫,成为宋哲宗的皇后。
在宫中孟娘依旧保持着温顺贤惠的性格,对待下人十分宽厚,与其他的妃嫔也是和睦相处,所以在成为皇后以后一直受到皇宫上下和朝廷官员的尊敬与拥护,可以说是宋朝典型的好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