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神的分类

《黄帝内经》论神或涉及神的内容近乎一半,后经历代医家补充,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医学中的神从生命肇基开始,随着个体生命发育展开过程有本神、元神和识神之分,三者都与心主神明、心智成长、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1.本神

本神又称原神,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名。《说文解字》谓:“木下曰本。”从汉字本的演变中可知下面中间略粗大的部分和“一”横者,即为“本”,其意同“源”和“原”。因而本神又称原神。甲骨文中间三点和金文中间的“T”形,即为“源”和“原”。《说文解字》曰:“原,水本也泉水始所出为百源。”“源,本原之原积非成是者,久矣。”本神深藏不露,是生命根蒂和本性所在。《黄帝内经》数言“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指此神。《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的“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也指此神。根据《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的“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新生命的诞生和新生命本身就是神。这是中医心理学的“人本主义”观念——将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视为神。两精所以能相搏,创造新生命,是因为两精中有本神。没有本神,两精不能相搏,精卵不能结合,男不育,女不孕,新生命无法诞生。“两精相搏谓之神”阐明了中医的“精神”观,与儒、道、释三家的“形神合一、身心不二”同义。

毋容置疑,人类在进化长河中既获得了复杂的形体结构,同时也一定获得了复杂的心理结构。《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篇云:“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本神承载、积淀、浓缩了人类自进化以来所获得的全部生命信息,包括各种刻骨铭心的生存体验、生存本能和心路历程。人的各种神奇能力,如学习力、领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认知力、忍耐力、意志力、自制力、自知力、智商、情商等,以及孺子可教与不可教、人格形成的趋向性、人格塑造的可能性等,都与本神相关。孔子言:“食、色,性也”,也是本神功能的外展。

本神深藏不露,是荣格心理原型产生的基础,是心理活动的后台和支柱,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内驱力产生的根源。本神属于无我或超我状态,或超意识或无意识层面,人类的一般意识难以察觉,因而被现代科学心理学所忽略。现代心理学对人类心理的研究多为断代研究,即多从来访者这一代探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由,最多追溯至上二代或三代,忽略了从生命链上发掘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根源。

2.元神

元神又称脑神,见于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辛夷条,“脑为元神之府”。《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精相搏前,各自含有的神为本神,相搏后新生命诞生,启动并推动新生命过程的神奇力量就是元神。《说文解字》曰:“元者,始也”“气之始也”。气象万千,有气就有象,有象就有见。从古至今,元字字形虽有所变化,但字义未变。第一横代表天,第二横代表地,第三左撇代表左根系先向下,第四右竖弯钩代表右根系先向下,待根基已稳,生机勃发,生长向上,冲出地面,生机显露,方可察觉。所以,元神的功能也是人类的一般意识难以察觉的。母腹中的胎儿没有意识,也没有记忆。

本神是元神的源,元神是本神的流。本神是生命的静而潜伏,元神是生命的动而勃发,两者有先后,但密不可分。生命化育之初,胚胎组织及器官不断发育,必然也伴随着“本神”和“元神”的展开和发育。《黄帝内经·灵枢·天年》曰:“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即强调了本神和元神在生命肇基化元过程中的主宰和掌控作用。

生命是高度精密的自组织过程。《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源于父母的先天“两精”在生命化育之初,首先满足“脑、髓”化生所需之精,以满足元神——大脑的正常发育。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之府内充满了“精”,脑神就明,此人出生后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行动灵敏,都是脑神明的表现。反之,若先天之精不能满足“脑”“髓”化生所需之精,元神之府——脑内不能充满精,如精亏、精弱、精虚、精衰等,都会影响先天大脑发育或后天大脑退化,前者可致先天性愚钝,后者可致老年性痴呆。属“脑神不明”范畴。《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头者,精明之府”“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是“脑主神明”的理论基础。

元神是新生命过程的第一启动力、激活力,也是激发本神展现于外的神奇力和整个生命过程的推动力。大道归一,万物同理。种瓜不能得豆。所有生命过程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由内向外展现生命自身固有的本性、根性和种性。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也必然如此。元神激发、启动,使本神进化、积淀携带的种族、家族和个体的形体及心理特质随生命过程逐步展现于外。一个人的智商高低、形体高矮、五官长相、俊美丑陋、易患疾病等,与先天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同理,一个人的智商、情商、心理特质、人格类型等也必然受先天因素的影响。《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对此有详细描述。

在人类进化发展的生命长链上,每个人都仅作为其中一环而短暂存在,他或她的形神特性既承袭了先辈们的特点,又融入了自身生命过程的特质,每一代既是前代的复制品,又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的改良品,进化后的创新品,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就形体而言,元神主宰掌控如呼吸、心跳、代谢、生、长、壮、老、已、本能欲望等由进化获得的,不是由后天学习获得的诸多本能活动。就精神而言,元神与无意识、直觉、第六感等有关,是心理活动的内驱力产生的源泉。

3.识神

识神又称心神,是一个集合概念,由元神驻守于心以后的心神和肝魂、肺魄、脾意、肾志等五藏神共同构成。识神统领后天认知发展过程,其中心神是认知发展的主体和主宰。《黄帝内经·灵枢·天年》云:“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原文一言:人就是神。二言:“神(元神)气舍心(心神),魂(肝)魄(肺)毕俱”的形身发育过程就是元神驻守于心、成为心神的过程。三言:只有神、魂、魄毕具,才能成为人。失神者亡。人无本神即死;只有元神而无识神,人处于昏迷状态,或植物人状态;只有识神在,人才有意识、思维、情感、精神等心理活动。识神属后天之神,本神属先天之神,元神介于两者之间,它们之间有主次,有先后,是本与末、源与流的关系,不容混淆。另外,此段经文只言及神、魂、魄,未提及意和志,因为意和志是出生后随认知发展而逐渐获得的。说明古人对心理发展过程的观察是相当的精准和细致。

由上可知,中医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特质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三种因素影响:一是本神进化而来的先天积淀,遗传携带,代代相传,属先天本有和固有;二是元神激活,对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有导向作用,有时起决定性作用,是内驱力和本能愿望之源;三是识神在出生后通过外部世界的认知对心理成长的影响,是心主神明、心神修明、心智成长、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的主体。本神属无意识或超意识,元神向内心深处与本神相联时属无意识。元神向外与识神相连时属潜意识。识神在人清醒时寓于五官神窍属意识层面;识神回归五藏,在人睡眠时属潜意识层面,如睡梦时的意识活动。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认为,“梦是潜意识浮上意识层面的意识梦是通往潜意识的大道,是窥探内心世界的窗口。”实际上梦境中的言行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我们每个人所能感知的只是识神掌控的那部分较浅的意识活动,深层次的潜意识和无意识我们无法感知,更不能掌控。所以,我是我,我又不是我;我知我,我又不知我。三者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本神、元神、识神的关系

每个人的心理特质和人格形成必受本神的种性根性、元神的激活外展、识神的修心明神三种因素的持续影响。种瓜绝不能得豆。在生命过程中,源于精子和卵子内部的“种性根性”——形体特质和心理特质,随形神发育而同步展开,如同种子发芽、开花般,代代相传。《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曰:“圣人易语,良马易御”,《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曰:“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因此,人有本能的好恶取向,孺子有可教者,有不可教者。

4.“任物”“处物”与心智成长

心主“任物”与“处物”阐述了中医学的认知发展过程。《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任物”和“处物”概括了中医心理学的认知发展过程,“意”和“志”的形成过程及心智发展过程。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都与心主神明和修明相关。了解“任物”与“处物”的发展过程,就可洞察来访者心理问题的产生根源及症结所在,心理治疗就更有针对性和疗效性。

1)心神任物——信息感知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是指心神主导五官神窍接收各种感官刺激和信息。心神所能感知接收的信息的来源有体内、体外两种,所以心神“任物”的途径及过程也有体内、体外两种。体内一是源于本神和元神的激发,如意识返祖现象;二是体内的生理病理状态,如饥渴感、二便感等。体外源于外界各种刺激。两种途径互相影响。

(1)“任物”于外,知类在窍。体外“任物”过程由神、魂、魄、意、志五藏神,及其所配属的眼、耳、鼻、舌、口五官,皮、肉、筋、脉、骨五体共同参与,心神主导,协调完成。从婴儿第一次睁眼看世界,不断接受各种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过程,乃至读书学习、就业工作等,都是不间断地“任物”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肝魂目接收并传递的视觉信息;肝主筋接收并传递的运动觉、平衡觉信息(肝开窍于目,藏魂,主筋);肺魄鼻及皮肤接收并传递的触觉、感知觉、嗅觉等信息(肺开窍于鼻,主皮毛,藏魄);心神舌所表达传递的语言信息(心开窍于舌,主血脉,心藏神,血舍神);脾意口接收并传递的味觉信息和深部感知信息(脾开窍于口,主肌肉,藏意);肾志耳接收并传递的听觉信息(肾开窍于耳,主骨,藏志)等。汇总于心(神)的高度概括五官皆为神窍,其感知功能是神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识神又谓神识,是认知过程的主体,但识神不完全等同于心神。心神若无魂、魄、意、志其他四藏神辅佐,就无法完成认知过程,如图2-2所示。

图2-2 人神分类及功能

所以任物者为之心”,一方面强调五官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由心(神)所主;另一方面强调只有心(神)的参与,五官才能感知外界事物。走神分心、神散不聚、神迷不明、神昏及神不寓于五官者,都不能正常进行或完成“任物”过程。

《鬼谷子·本经阴符》曰:“知类在窍”。知类泛指感知、认知一类的功能,窍指感官之窍,如眼、耳、鼻、舌、口、二阴、皮肤毛窍等。官窍在表,说明人对体外信息的感知、认知过程由各种感官之窍共同参与,协调完成。《鬼谷子·权篇》又曰:“耳目者,心之佐助也。”《类经·五癃津液别》云:“是以耳之听,目之视,无不由乎心也。”张介宾也强调了耳目二窍辅佐心神完成“任物”功能。“任物”过程既可以是心神正面熏染、不断修明的过程,也可以是心神负面熏染、迷蒙异化的过程。常言道:“三岁看老”,这与西方心理学的“人生脚本说”有些许相似。古人的胎教和早教都有“目不视淫色,耳不闻淫声”的说法,强调五官神窍的功能都需具有君子之德的心神支配与统领,即儒家所说的“君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履”。

(2)“任物”于内,神志在心。神志是神、魂、魄、意、志五藏神的简称,在外寓于五官神窍,在内舍藏于心、肝、肺、脾、肾五脏。体内的各种生理、病理信息的“任物”感知也由神志主导完成,如各种本能欲望、食欲、性欲等生理需求,饥饿、口渴、疼痛、大小便等生理病理信息等。“任物”于内的另一种特殊形式是梦。梦象既可反映身体状况,又可反映心理状态。《黄帝内经》论梦专篇详述做梦原理,对梦的象征意义有详细描述。梦在睡眠时出现,此时正是形神合一、阴阳平衡、神志协调、身心调整之时。明·张介宾(1563—1640)所著的《类经·梦寐》言:“梦造于心”。一曰梦是“心主任物”的一部分,二曰梦与心理状态有关。梦的来源有三:一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此类梦源于外界刺激;二者,体内正邪相争,扰动五藏神,使其不得安静舍藏所做的梦,可能是疾病的预兆。极端情绪、心境不静、心理失衡等也可导致做梦;三者,“潜意识浮上意识层面的意识”,可能是本神中积淀的进化生存体验被激活后的意识返祖现象。所以,古今中外都将释梦作为窥探内心世界和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

2)心有所忆——信息处理

“心有所忆谓之意”是对“所任”之物进行加工、处理、分析,是认知过程中意识获得的第一个步骤。《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中把“心有所忆”的信息处理过程概括为“意”。张介宾的《类经·藏象·本神》曰:“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意是由心神主导的、在脾(意)参与下的意识思维获得过程,常伴有“意识”“意象”“意念”“意境”等的产生。俗言“意思”,说明意识是由思维产生的。意识过程可以是心神根据以往或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任”之物,即由五官、五体所感知传递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分析、综合、归纳,最后得出相关结论的思维判断过程,也可以是对所经历过的,包括以往的境事的追念寻思、回忆回放、情景再现或结合意念而对现在境事做出判别的过程。此过程是在意识层面上进行的,属于较高层次的认知过程,与佛家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中的“意识”类似,与现所指的认知系统中的思维活动相似。弗洛伊德认为:“凡能为我们所意识到的,必得经过第二个心理步骤所认可……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它是由感官将其他来源的材料,经过一番加工而成的产品。”“心有所忆谓之意”的意识获得过程正是这“第二个心理步骤”。

因为意包括了诸如意识、意念、意向、意思、意象、意境等诸多内容,所以“心有所忆为之意”还为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情景再现。中医学称为“意疗法”。中国心理学家朱建军创立的“意象对话技术”被视为产生于中国本土的、被世界公认的具有实效的心理治疗技术。心理学家通过意识或意境层面上对“所忆”情景再现,结合角色转换、移情易性、打开心结、阐释迷惑、释放疑虑、驱除心魔,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所忆”所描述的心理过程可以是“现在进行时”,也可以是“过去进行时”。大凡刻骨铭心的心灵体验都可以超越时空而存在,对心理活动产生久远的影响。因此,“所忆”的过程自然成为心理学家了解心理现象、治疗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心有所忆”可以是一个单一的学习过程,也可以是终身的学习过程。心的即时“任物”主要是感官的感知过程,只是对知识的表面理解或接受,而“心有所忆”则是在意识层面上的深度思考加工,把知识变为智慧的“心悟”过程。此即《论语·学而》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意。

3)意之所存——记忆储存

“意之所存谓之志”指记忆过程,即心(神)在肾(志)的参与下,将此前思考所得的意识、意念、意境储存于肾的过程。“志”的原义是记忆。从“意”到“志”既是加工过程,又是记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经过反复思考、深思熟虑后得出一个决定和志向的过程。在“意之所存谓之志”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获得了“意”和“志”,包括思想意识的成长成熟与意志力的获得及稳定。意志是一种毅力,一种恒心,一种相对不变的人生目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意志相对稳定,不易变化。中医学认为肾志包含了人的智力、志向、记忆力等能力。“志”与人的肾精密切相关。年少精足、肾气盛,所以少年好立大志。肾精足,肾气盛,封藏力强,记忆力好,所以“读书趁年少”。

“任物、所忆、所存”代表了环境感知和信息接收、初步加工、记忆储存三个过程,它们是以输入为主的神识过程。三个过程相辅相成、高度协调、瞬间完成。如《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的“随神往来者谓之魂”中的肝魂(目)所见之物,心神同时“任物”,并“有所忆”,即刻做出判断是已知,或未知。若神、魂不相随,“走神”或“掉魂”,则心神无法正常“任物”,感知、认知、意识、思维、判断、储存等认知过程便无法正常完成。学习过程如果是一个完整的“任物、所忆、所存”过程,知识就会记忆得比较牢靠和久远。这些都需要“心主神明”为前提,“学霸”和“学渣”的学习差异也在于此。

4)志而存变——深度思考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代表了思想意识的成熟与完善过程,是一个根据环境不断调整“志”的过程,是知识经验不断积累和思考能力提升的过程,但与之前“心有所忆谓之意”的思考相比,两者思考的深度和高度显然不在一个层面。张介宾《类经·藏象》曰:“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因“忆”所思是对外界信息的简单初级判断,因“志”而思是对内在积累知识的深度加工。量变引起质变,最后知识升华,智慧增长,心灵顿悟,达到心智成长的目的。

5)思而远慕——深思熟虑

因思而远慕”指从长计议,为志向或理想的实现而反复思考、深思熟虑的过程。“因思而远慕谓之虑”。慕、虑有谋虑、谋略的含义。《神灭论》提出,“浅则为知,深则为虑”。宁静而志远,大志生谋略,大事三思而行,都与慕、虑的过程相关。志向的确立和理想的实现都应以“心主神明”为前提,否则会诱发妄想或狂想,甚者发展为妄想症、狂想症或白痴学者。

6)虑而“处物”——知识生智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是心智成熟的表现。“处物”是用智慧去分析、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杨上善(585—670)所著的《黄帝内经太素》曰:“智,亦神之用也,因虑所知,处物是非,谓之智也。”思考出智慧,谋虑生智慧。所以,思、虑、智是知识积累升华、由量变到质变的生智过程,也是将各种知识化为己有,并能输出、加以灵活运用的过程。思、虑、智三个阶段是“任物”后将知识升华生智,获得“处物”能力的过程。

从“任物”到“处物”的认知发展过程浓缩概括了中医心理学关于人类心智发展的全过程。从生到死,基本上可归纳为三个阶段:

(1)认知过程——“任物”。由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接收过程,从出生第一眼看世界,到闭眼离开人间,伴随终身。五官神窍通过外在环境的刺激感知,结合本性反应,影响心主神明的修明过程和明晰程度。

(2)处理过程——“心有所忆,意之所存”。在“意识”层面上经过思考,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和储存过程。去伪存真,去劣存优,吃堑长智,这可以是一节课、一件事、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也可以是一门手艺、一个工作、一个年龄段乃至一生的心智成长过程,而心主神明须始终相伴。

(3)生智过程——“因志而存变,因思而远慕,因虑而处物”。这是知识深加工、知识再输出、知识再运用的生智过程,也是心主之神不断修明和获得“明”的过程。知识、智商、情商本是中性的,只有在“心主明”的情况下正确使用,才能做出正确的事情。

以上三个过程基本上代表了后天知识的获得过程。因为任何一个过程都必须由心神统领,由“心主神明”引导,最后才能达到“心智成长”的目的。心神不明,会导致聪明反被聪明误。《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篇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指的正是神识获得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过程。这可以是一代人的积累,也可以是N代人的进化积累。《鬼谷子·本经阴符》的“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所行不错”,“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等,与《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的“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一样,以及后人的“专心致志”“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等都强调了心神对魂、魄、意、志的支配、统领、主导作用。心神主“任物”,心智主“处物”。从“任物”到“处物”的过程是心主神明和修明的过程。心主神明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后天的修炼和修正,方能逐渐由“昧”到“明”。如果心神不修明,就会因心神迷蒙、心神异染等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如毒瘾、网瘾等。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曰:“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关于“五藏相音”,张介宾解释道:“相是形相,如阴阳二十五人形。音是五音,如肝音角、心音徵、脾音宫、肺音商、肾音羽。”其实“五藏相音”中的“相”与佛家的“相由心生”中的“相”相似,“音”可以是与场景相伴的声响。由于“五藏相音,可以意识”,而“心有所忆”的意识过程有内、外两个途径,中医学的意疗法就是利用了“心有所忆谓之意”的相、音——情景再现来治疗某些心理疾病。“杯弓蛇影”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中医心理学所描述的“任物”“处物”过程,揭示了人类一般意识所能认知的世界有内外两种:一是正常清醒时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知;二是睡眠过程(有时也包括昏迷状态)中对主观内心世界的认知,如梦境中的场景、事件、情绪、人物活动等。完整的认知过程是从“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神)”开始,经“心有所忆谓之意”(意识获得过程),至“意之所存谓之志”(记忆过程)结束。由此可见,有心神全程参与并主导的“任物”过程,一定记忆清晰。若五藏神失调,正常的“任物”“处物”认知过程被打乱,当事者所见的主客观世界就会变异走样,出现各种奇异幻象。2012年2月28日,本人参观了在香港举办的“神禽异兽——大英博物馆藏珍展”,其中有许多异兽,如鱼身人面、羊腿人身、狮身人面等,还有很多诡异、怪异的图画,解说词表明是根据某某梦中所见描述的(见图2-3)。

图2-3 梦与神禽异兽的关系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言,木、火、土、金、水五行配肝、心、脾、肺、肾、五藏,又与鸡、羊、牛、马、猪五畜相配,还与五果、五蔬、五色、五味等相配。如果脏腑功能失调,或各种病邪干扰了神、魂、魄、意、志五藏神的功能,失调的五藏神使心(神)所主的“任物”“处物”功能失常,那么与五藏相匹配之畜,或物,或色等,就会异常显现于这些人的心中、眼中或梦象中,醒后再描述出来,成为只有当事者本人见过的神禽异兽及场景。这应该也是精神病患者幻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张介宾的《类经·梦寐》言:“夫五行之化,本自无穷,而梦造于心,其原则一盖心为君主之官,神之舍也神动于心,则五藏之神皆应之,故心之所至即神也,神之所至即心也第心帅乎神而梦者,因情有所着,心之障也……夫人心之灵,无所不至,故梦向之奇,亦无所不见,诚有不可以语言形容者。”古代中医学家将心理问题归纳为情着、心障等,足见其研究之深入。有一次在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师培训课上,一学员问:“我总是梦见自己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边走,这是什么意思?”我即答:“你对自己到底从事哪个职业还没最后确定。”她说:“是的,我仍在纠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