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医心理学继承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精华

中医心理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继承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精华。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心理学这门学科,但是在先贤的很多典籍中都蕴涵宝贵的心理学思想。我们在创建这个学科的时候,努力把这些思想的精华吸取进来。

(一)中国古代的“人贵论”思想

人类到底“贵”在哪?从古代先贤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贵在于这几方面:一是“有辨”;二是“有义”;三是“有志”。这不恰恰就是心理学研究的认知、情感、意志吗?人贵就贵在具有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心理素质上,所以强调了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基本上规范了中医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二)中国古代的“形神论”思想

古代先贤大多提出了“形神合一”的理念,如老子的“营魄抱一”、墨子的“形与知处”、庄子的“形体保神”、荀子的“形具神生”、范缜的“形质神用”等。这些都是中医心理学“形神合一”生命整体观指导思想的理论渊源。

(三)中国古代的“主心说”

这是中医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心主神明论”的渊源所在。在孟子提出“心之官则思”以后,基本上古代人都认为人的思虑器官在心。主心说的实质是什么?《淮南子》提出:“故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即关键不在于心的形体,而在于心所藏之神,神是心之宝。王守仁更明确指出“心不是一块血肉,凡是知觉处便是心”“心者身之主宰”(《传习录》)。什么是身之主宰呢?是神。所以主心说的实质强调的是神。现在有学者提出“脑髓说”,认为主心说不科学。实际上这个争论的焦点在哪里?就是器质的脑和脏象之心的争论,但在神主宰生命这一观点上是统一的。

(四)中国传统的“象思维”

中医心理学理论的阐述,充分应用了“象思维”。这个象思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并对东方人的思想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象思维”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易经》学中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就是天地万物之“象”的模型,由此变化“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又说“立象以尽意”,讲的就是当某些事情还无法说清楚时,可以借用“象”来说明。这种思维模式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在探索未知世界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造了中国古代的高度文明。中医学的原创思维就是象思维。例如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的心理学,秉承了这一原创思维,其核心概念,如“神”“心”等,都是“象”的概念。

(五)中国古代的“情欲论”思想

中国古代“情欲论”思想的精华,是中医心理学情志理论的重要内容。《礼记》“欲、恶者,心之大端也”,指出了情志活动的两极性;孟子“性感于物而动,则缘于情而为四端”、荀子“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说出了性与情的关系,情是人性的体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荀子“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强调了心在情志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论衡》所说“凡人之有喜怒也,有求得与不得,得则喜,不得则怒”,明确了人的情志活动与“欲求”实现与否的关系。这些论述都是中医心理学情志理论的重要观点。

(六)中国古代的“志意论”思想

《黄帝内经》的心理学思想,涉及认知、情志方面阐述得比较多,相对意志这方面说得较少。对于中医心理学的意志学说,我们主要是从古代先贤典籍中的“志意论”思想精华整理而来。其中包括意和志概念的界定、意志过程,以及意志与情感、认知的关系,意志的动力作用、意志的培养等。尤其强调了意志过程由心神主导,并借用先贤“志者,心之所之”“意者,心之所发”之义,将中医心理学的意志学说概括为“心之意志论”。

(七)中国古代的“人性论”思想

中国古代没有人格的概念,其内涵属于中国古代“人性”的范畴,因而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思想精华,成为中医心理学人格学说的重要内容。《论语》所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了人格的形成虽然与先天禀赋有关,但后天各方面因素直接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从而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其“狂”“狷”“中行”的个性划分,正是中医心理学按阴阳多少进行人格分类的雏形。刘劭《人物志》的“禀气阴阳,性有柔刚”“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物生有形,形有精神”等论述,蕴含着人格与体质相关的思想,这是中医心理学人格学说的重要观点,所以将这一学说称为“人格体质论”。

(八)中国古代的“睡梦论”思想

古代先贤对睡梦论述的很深刻。墨子的“梦,卧而以为然也”“卧,知无知也”,强调了梦是在睡眠中发生的,人睡着了仍有意识活动,但不同于觉醒状态下的自主意识,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无知”意识。荀子说得更形象,他说:“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从神和魂的关系阐述了梦的心理本质。“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神监控着魂的活动,白日魂随神行于外“使之则谋”,夜睡后“心卧”神归舍,放松了对魂的监控,于是失控的魂“偷则自行”,便产生了不被心神所知的“梦幻游行”。古代还有很多关于梦的分类,比如《周礼》的“六梦”等。这些都对中医心理学睡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